书城哲学素书全鉴(第2版)
25578700000014

第14章 本德宗道章懂得权变与操控的基本原则(1)

世事如棋局般简单,又如棋局般复杂。所以无论做人还是成事,懂点权变和操控之术是不多余的,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达到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灾祸缠身。诚如黄石公所言,在运用权变和操控之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则:本德宗道——以德为本,以道为宗。

1

【原典】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

【张氏注曰】

谋之欲博。

【王氏点评】

道、德、仁、智存于心;礼、义、廉、耻用于外;人能志心笃行,乃立身成名之本。如伊尹为殷朝大相,受先帝遗诏,辅佐幼主太甲为是。太甲不行仁政,伊尹临朝摄政,将太甲放之桐宫三载,修德行政,改悔旧过;伊尹集众大臣,复立太甲为君,乃行仁道。以此尽忠行政贤明良相,古今少有人;若志诚正心,立国全身之良法。君不仁德、圣明,难以正国、安民;臣无善策、良谋,不能立功行政。齐家、治国无谋不成。攻城破敌,有谋必胜,必有机变。临事谋设,若有机变、谋略,可以为师长。

正确地运用智慧、谋略

【译释】

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最大的智慧莫过于对谋略的正确运用了。

所谓“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着亡”,在事前就做好谋划,在做事的过程中又能恰如其分滴水不漏地运用,这就是高人。

谋略的运用重在不显山不露水

老子在其《道德经》中特别赞赏这样一类人:“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即在平日里很少“显山露水”、抢风光,这类人表面看上去很不显眼,然而他们却能在暗中默默地将事情完成,丝毫不张扬。能做到不显山不露水,并且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对谋略家们最基本的要求。

做事太张扬,虽然能够显得自己高人一头,然而却能引来众多人的妒忌,让别人也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确切地说是更关注我们的失误),这样就会给日后自己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曾这样认为:“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雍正不但是嘴上这么说,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也是如此做的。

在雍正皇帝之前,历代王朝都以宰相统辖六部,权力过重,使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一个君王有手腕驾驭全局,使宰相为我所用,这当然很好。但如果统领军队的宰相超权行事,时间一长便很容易与皇帝、大臣们产生隔膜和分歧,容易给国家添乱子、造麻烦。

在雍正即位之初,虽然掌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举凡军国大政,都需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由皇帝宣布执行,不能随心所欲自行其是;权力受到了制约,皇位受到了挑战。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把自己推向了权力的金字塔顶端。简单地说,就是皇帝统治军机处,军机处又统治百官。

军机处还有一种职能,即充当最高统治者的秘书的角色,类似于情报局,有很强的保密性。军机处的由来,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清政府平息准噶尔叛乱时产生的。雍正密授四位大臣统领有关军需事务,严守军报、军饷等军事机密,以致二年有余而不被外界熟知,保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战斗的最终胜利。

雍正对军机处管理得特别严密。他对军政大臣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他们时刻同自己保持联系,并留在皇帝最近的地方,以便随时召入宫中应付突发事件。军机处也会像飘移的帐篷一样随皇帝的行止而不断改变。皇帝走到哪里,“军机处”就设在哪里,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现场办公。雍正对工作、对百官的一些看法,以便察言观色,去伪存真地选用人才。在当今,雍正的这些创造,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

雍正的第二大特点是对军机处的印信管理得非常严密。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军机处的印信由礼部负责铸造,并将其藏于军机处以外的地方,派专人负责管理。当需用印信时,必须报告皇上给予批准,然后才能由军机大臣凭牌开启印信,在众人的监视下使用,以便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设立“军机处”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每办一件事情,或者有关的奏折,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周转,才能够送达皇上。其中如扯皮、推诿、拖沓的官场陋习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保密性能也差,皇上的口谕无法贯穿始终。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以来,启动军机大臣,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口谕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职能机构,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设立“军机处”,将“生杀之权,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军机处”由于在皇上的直接监视下开展工作,所以处处谨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树立了一种清廉的官场形象。“军机处”的设置,保证了中央集权的顺利实施,维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社会的动乱和民族的分裂,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无论在雍正的正史和野史的记载中,雍正帝都是一个喜欢在秘密行事的皇帝,然而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面,故而在他死后的乾隆年间,才会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唯有这样,事情办起来才不会出现众多人为的障碍和束缚,办起事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们将会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环节的人为阻挠,事情办起来就很难成功了。

2

【原典】

安莫安于忍辱。

【张氏注曰】

至道旷夷,何辱之有。

【王氏点评】

心量不宽,难容于众;小事不忍,必生大患。凡人齐家,其间能忍、能耐,和美六亲;治国时分,能忍、能耐,上下无相怨。如能忍廉颇之辱,得全贤义之名。吕布不舍侯成之怨,后有丧国亡身之危。心能忍辱,身必能安;若不忍耐,必有辱身之患。

忍辱方能身安

【译释】

要想做到平安无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忍辱负重了。

大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世界这么小,你不碰我,我还会碰你,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得饶人处且饶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张笑脸,一句诚恳的道歉,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冰释前嫌,何必为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呢?

没有爬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蹚不过去的河。忍一时的委屈,可以保全大家的宁静、和谐,并不损失什么,反而还会赢得一个更为宽阔的心灵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那么,到底要忍什么?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忍小忿面就大谋。”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闯祸而败坏大事。

忍小利而图大业。这是“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忍辱负重。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阴侯?

因此,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忍耐也是一种美德。这一观点尽管与现代这种竞争社会不合拍,但是,很多学者已经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些东西并没有过时,相反,其中的学问博大精深,如果运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必将使人们受益匪浅。其中,忍耐就大有学问,忍耐包括很多种。当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忍耐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种忍耐无疑是一种大智慧。

唐代著名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我伤我,嫌我恨我,则奈何?”拾得和尚说:“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这种忍耐里透着的是智慧和勇气。

人生不可能总是风调雨顺,当遇到不如意、不痛快,甚至是灾难时,一个人的忍耐力往往就能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很多时候,因为小地方忍不住,而害了大事,这是得不偿失的。

三国时,诸葛亮辅佐刘备在祁山攻打司马懿,可司马懿就是不出来应战。诸葛亮用尽了一切手段,极尽所能地侮辱司马懿,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侮辱总是置之不理。总之,司马懿就是不出来与诸葛亮交锋。等到诸葛亮的粮食吃完了,不得不退兵回蜀国,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诸葛亮六次出兵祁山,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司马懿之所以不战而胜,就是因为一个“忍”。

与别人发生误会时的忍耐,那只是一时的容忍,比较容易做到。难得的是在漫长时间里,忍受着各种各样的折磨,而只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这种忍耐力是难能可贵的,但也是做人最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

非洲一位总统问邓小平同志有什么好经验,他就说了两个字:“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不是目的,是一种策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忍耐。人们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把刀,让你痛,也会让你痛定思痛;这把刀,可以削平你的锐气,也可以雕琢出你的勇气。

有人说,忍耐就是一种妥协。其实,妥协不是简单地让步,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达成一种共识。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妥协都不仅仅为了“家和万事兴”、“安定团结”,而且还隐藏着一种坚持,这种坚持实际上就是一种坚定的决心。

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如果互相谩骂攻击,不仅有伤风化,使你斯文扫地,还破坏了社会的文明形象。当然,有时要做到忍,也的确不易。虽然忍耐是让人痛苦的,但结果却是甜蜜的。因此,遇事要冷静,要先考虑一下后果,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去化解矛盾,我们就不至于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纠缠不清,更不会使矛盾升级扩大。

人,贵在能屈能伸。伸,很容易,但屈就很难了,这需要有非凡的忍耐力才行。只要这个人真正有智慧,有才干,不管他忍耐多久,终究会有出头之日,而且他的忍耐力反而会更加富有魅力和内涵。人生很多时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误解,忍耐寂寞,忍耐贫穷,忍耐失败。持久的忍耐力体现着一个人能屈能伸的胸怀。人生总有低谷,有巅峰。只有那些在低谷中还能坦然处之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走过低谷,前面就是海阔的天空。回过头来,那些在低谷里忍耐的日子,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日子,那些在寂寞里执着的日子,都会显得弥足珍贵。

忍耐,这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3

【原典】

先莫先于修德。

【张氏注曰】

外以成物,内以成己,此修德也。

【王氏点评】

齐家、治国,必先修养德行。尽忠行孝,遵仁守义,择善从公,此是德行贤人。

做事之前先修德

【译释】

无论做人做事,但凡有所成就,首先应该做的是修养自己的德行,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成功的标准不止一个,成功的路也不止一条。但要到达成功的终点,就必须有良好的德行修养。古人说: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有才是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那些无德有才之人走了狗屎运也有可能一不小心收获些小成就,但那是不可能长久的,最终,他们会因为自己作恶多端而付出代价。

佛家说“境由心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在心里做个“圣人”,要修炼圣人的德行,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就。

做大事者品格培养是中心课题

古代人敬重有“德”的之人,尤其是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这五点“德”。良好的品格能带来持久而成功的人际关系。不管是下属,还是合作者,都会把人品作为考察这个领导者的重要标准。

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把品格培养当作自己的中心课题。因为,领导是无法超越来自品格上的限制。很多有杰出才干的领导者,在取得某种层次的成就后就突然崩溃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与人品有关。那些在事业上有高度成就,却在品格上有缺陷的人,常会在成功的压力下遭遇突然的失败,像“红塔”集团的褚时建,“伊利”乳业集团的郑怀玉都是在金钱面前败下阵来。

品格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用行动做出来的。领导的品格和所作所为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个领导者的心思和行动经常不一致,那么,他的品格当然就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疑点,也就不能获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了。

企业家冯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他去香港,和李嘉诚先生吃了一次饭,感触非常大。“李先生76岁,是华人世界的财富状元,也是大陆商人的偶像。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人会怎么样?一般伟大的人物都会等大家到来坐好,然后才会缓缓过来,讲几句话,如果要吃饭,他一定是坐在主桌,有个名签,我们企业界20多人中相对伟大的人会坐在他边上,其余人坐在其他桌,饭还没有吃完,李先生就应该走了。如果他是这样,我们也不会怪他,因为他是伟大的人。

但是令我非常感动的是,我们进到电梯口,开电梯门的时候,李先生在门口等我们,然后给我们发名片,这已经出乎我们意料——就是李先生的身家和地位已经不用名片了!但是他像做小买卖一样给我们发名片。发名片后我们一个人抽了一个签,这个签就是一个号,就是我们照相站的位置,是随便抽的。我当时想为什么照相还要抽签,后来才知道,这是用心良苦,为了大家都舒服,否则怎么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