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左脑右脑开发全案0-3岁
25565200000016

第16章 宝宝左右脑开发大讲堂(10)

这个方法不仅锻炼了宝宝对手的掌握能力和上臂的力量,还能锻炼宝宝对整个身体的控制能力。

认知能力

宝宝的记忆力明显提高了

当宝宝成长到1岁左右的时候,他能够认识自己的衣物和玩具。如果问宝宝某个玩具放在哪里,他虽然不会说出来,但已经能用手指头把方向指得十分明白了。如果宝宝曾被小猫抓过一次,以后当宝宝一看到猫,就会远离或者吓得哭出来。宝宝的这些表现,充分说明了他已经拥有了超强的记忆能力。

宝宝对事物的了解逐渐成熟

随着宝宝的成长,相应的智力也在逐渐发展。父母突然发现,宝宝对周围环境的了解成熟了许多。对一些事物和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知。比如,宝宝在书上看到了一只小狗的图案,就会联想到自己家里或大街上看到的小狗,并意识到虽然这些小狗并非一模一样,但它们都是小狗,是一个类型的动物。

宝宝有了反义词的概念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以及父母的教导,宝宝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反义词的概念。开始明白干和湿、冷和热、大和小、来和去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了。比如,宝宝尿湿了裤子,妈妈让宝宝用手摸一摸,告诉宝宝“裤子湿了”,等妈妈把裤子晒干后,再让宝宝用手摸摸,告诉宝宝“裤子干了”,宝宝的脑子里就有了干与湿的概念了,以后只要有相似的情况,宝宝就能区分开来。

宝宝有了联想的意识

宝宝长到1岁大的时候,开始有了联想的意识,已经能比较清晰地看出因果关系的概念了。宝宝可以知道,敲打手边的小鼓会有怎样的效果——小鼓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妈妈拿碗过来干什么——喂自己饭吃;如果妈妈在给自己穿衣服——那表示妈妈要带自己出去玩了。

宝宝自我意识的觉醒

宝宝在1岁之后,就开始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宝宝会咬自己的小指头,并且因为感觉到疼痛而放声大哭,这一咬,使宝宝感觉到咬自己的手指和咬其他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从而形成了最初的自我意识。

宝宝还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即把主体和客体区分开来。知道了摇动挂着的铃铛,铃铛就会自己发出声音;拍一拍娃娃的小脸蛋,她就会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等。宝宝从中认识到了自己跟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些关系。宝宝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这些行为都是宝宝自我意识觉醒的最初表现。

宝宝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明显提高

宝宝1岁时,能够安心地坐上一会,听完妈妈讲的一些简单易懂的小故事了;这个时候的宝宝还喜欢听妈妈唱歌,每当宝宝哭闹的时候,或者是晚上睡觉之前,一听到妈妈讲的故事或者妈妈唱的歌就会很快地安静下来。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能够听懂妈妈讲的故事和唱的歌了,所以也就能集中注意力安静下来听了。

情绪和社交能力

孩子的笑脸是快乐的源泉

1岁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能对父母的动作作出反应。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有意识地去训练宝宝,对宝宝的成长是很有裨益的,父母在宝宝面前走过时,轻轻地抚摩或亲吻宝宝的鼻子或脸蛋,并笑着对他说:“宝宝笑一个。”也可用语言或带响的玩具逗引宝宝,或轻轻挠他的肚皮,让他挥手蹬脚,甚至咿咿呀呀发声,或发出“咯咯”笑声。注意观察哪一种动作最容易引起宝宝发笑,从而可以经常有意地重复这种动作,使宝宝高兴而大声地笑。这种条件反射是有益的学习,可以促进宝宝智力的发育。

宝宝的笑声会成为家庭快乐的源泉,快乐的宝宝招人爱,也是具有良好性格的开端。

做电话游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电话是现代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宝宝在家里常常看到父母打电话,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产生模仿父母打电话的愿望。父母应该满足宝宝的这一愿望,为宝宝准备一个便于玩耍的玩具电话。宝宝拿起电话机,学着父母的样子,对着电话听筒自言自语,这也是宝宝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开始。为了鼓励和培养宝宝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父母可以常和宝宝做打电话的游戏,用玩具电话和宝宝进行交流,不仅可以增强宝宝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兴趣,也会使宝宝的社会性得到培养。

宝宝开始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1岁的宝宝,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能和比自己稍大一点的孩子。每当这个时候,小家伙就显得特别高兴,一会儿摸一摸其他小朋友的小皮球,一会儿抱一抱别人的布娃娃,一会儿又拿过人家的小汽车,玩得不亦乐乎。当然了,聪明的宝宝也知道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其他小朋友玩,即便是一个拿着玩具爱不释手的宝宝,当看到其他的小朋友把手伸到自己面前,仿佛是在说“也给我玩一会好吗”,宝宝也会把玩具给其他的小朋友。

(第十三节)

宝宝1~1.5岁左右脑开发

左脑启智密码

宝宝1岁多了,随着接触外界环境的相对增多,宝宝的机敏、好动,还有他的语言都有较大的进步。此时是宝宝开口说话的黄金时期里,父母要多和宝宝说话,而且要让宝宝在愉快、轻松的状态和环境下学习语言。寓教于乐会使宝宝的语言学习事半功倍。此时的宝宝每一天都有新的长进,智力发育也更加迅速。

语言能力

宝宝的感情丰富了

这个时期的宝宝,有了更丰富的表情,高兴或者生气时,情绪会非常明显。这一点尤其在性格外向的宝宝身上尤为突出。比如,高兴时宝宝会大声地笑,有时还会大声地叫喊;生气时宝宝会大哭或者使劲跺脚,有时会躺在地上打滚发泄自己的不满。但不管是外向或者内向,这些都是这个时期宝宝正常个性的体现。

面对宝宝的这种哭闹、撒娇、不听话,多数家长都会满足宝宝的要求,以停止宝宝的折腾。但这会让宝宝认为,这样哭闹、撒娇的方法很有效,可以达到自己的小目的,于是便在日后常耍这种把戏。所以,父母要明白,当宝宝第一次撒娇、在地上打滚时,父母如何做是很关键的,这直接决定着宝宝日后的做法。当宝宝生气地在地上打滚不起来时,父母可以装作没看见,让宝宝把力量消耗完,他自己就会起来了。

宝宝能说出自己的小名

当父母问宝宝“你叫什么”时,宝宝可以说出平时常被称呼的小名。看来,宝宝已经记住了自己的小名,不仅如此,有的宝宝还能记住小伙伴的名字、爸爸和妈妈的名字。对于复杂的名字,宝宝还不能说出,一般只能说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宝宝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

这个时期的宝宝,注意力多集中在语言上。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在飞速发展,能听懂别人的说话,并能一步一步地把语言和具体事物结合起来。同时,宝宝说话的积极性也在逐渐提高,掌握的词汇量不断增加,而且掌握的词类也由过去的名词、动词扩展到形容词和副词等。在原来只会讲单字的基础上,开始会说词组、会讲自己的名字和说一些简单的句子。

经常听儿歌的宝宝,在妈妈念时,可以说出儿歌后面押韵的字。比如,当念道“小白兔,白又白”的时候,宝宝可以说“白”。父母可以渐渐让宝宝说后面的两个字或是3个字。

宝宝不仅会说一些短句,而且概括能力也增强了,懂得不同的老人都是“爷爷”;不同的女人都是“阿姨”了。这可以说是“一名多物”。另外,宝宝也懂得了“一物多名”,比如,除了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小名之外,也知道“宝宝”、“乖乖”、“小心肝儿”、“小胖子”等都是指他。宝宝还喜欢听父母讲故事,一个简单的故事常常喜欢听父母讲许多次。

宝宝发音不清楚的对策

宝宝现在会说一些完整的话了,但父母有时候却发现,宝宝出现了发音不清楚的现象,如把“狮子”说成“私自”,把“吃饭”说成“七饭”,把“舅舅”说成“豆豆”,把“苹果”说成“平朵”等。

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宝宝发音不清楚是常有的事情。随着宝宝发音器官功能的逐步完善,尤其是父母及时准确地对宝宝进行发音指导和反复的发音练习,宝宝的发音就会逐渐正确的。

开发宝宝智力的语言游戏

认名字

宝宝现在已经认得家里的每一个人了,现在父母可以告诉宝宝这些家人的名字,让宝宝记住并学会说。教的时候要先教会宝宝说一个人的名字再教另一个,然后再让宝宝区分这些名字。比如,父母说“把这个饼干给×××”,看宝宝能否做对,做对了就要鼓励宝宝。

表达想法

宝宝已经会用个别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如用“喝”表示“喝水”,用“不”表示“不要”。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教宝宝用两个字以上的词来表达想法,如爸爸问宝宝:“妈妈去哪了?”教宝宝说:“上街”、“上街买菜”等。

教宝宝说口令“一、二、三”

父母在拉着宝宝上楼的时候,一边上,一边说“一、二、三”;领着宝宝翻小土坡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喊口号,逐渐让宝宝学会这个口令。

精细动作能力

穿绳游戏

穿绳玩具包括木珠和塑料珠、塑料管、木线轴和花片等。

父母可先给宝宝做示范,然后再教宝宝把散落的珠子穿到绳子上。穿到绳子上后,父母可以和宝宝牵着绳子两端来回抡两下。这样可以锻炼宝宝手部小肌肉动作和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从而促进宝宝左脑智能的发育。

搭积木

让宝宝搭积木,可以从搭两块开始,然后逐步增加。在开始时,一般宝宝可搭3~4块。到1岁半时,宝宝就可用积木搭成简单形状,如火车、桥等。这样可以锻炼宝宝手部小肌肉动作,培养宝宝注意力和观察力,促进智力的发育。

把小球放进杯中

父母给宝宝做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住小球,把小球拿到杯子上方,然后说“松开”,把小球投进杯子里。让宝宝也用拇指和食指拿住球,放进杯子里。

如果宝宝做到后父母要称赞宝宝。让宝宝继续再放4~5个。这样可锻炼宝宝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

右脑启智密码

现在的宝宝走得更稳了,过去只能看一看的东西,现在已经能够自己走过去摸一摸了。宝宝还喜欢爬上爬下,像个活泼的小精灵一样,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这些都使宝宝与外界的接触面更加扩大,有利于宝宝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对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大动作能力

下楼梯训练

训练时,由于宝宝掌握不好身体的平衡,父母可以先拉着宝宝的手,站在上面让宝宝体会高和低的感觉。训练一段时间后,等宝宝不害怕了就可鼓励宝宝自己扶着栏杆下楼梯。但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旁边保护宝宝。如果宝宝不敢自己扶着栏杆往下走,父母可以扶着宝宝练习,等宝宝能够掌握台阶的深浅之后,再放手让宝宝自己练习。下楼梯一般比较危险,训练时父母一定要慎重,要确保宝宝的安全。到了最后一级台阶时,父母也可以双手拉着宝宝,让宝宝双脚一起跳下来。

球类游戏促进宝宝全身动作协调

对于1岁以后的宝宝来说,球类是最好的玩具。父母可以和宝宝相互扔球、捡球、接球、滚球、踢球等。

捡球。父母先将球放在宝宝前面,再将球滚出去,让宝宝边追边捡,之后逐渐拉长滚球的距离,让宝宝去捡。

滚球。让宝宝蹲下将球滚出去,再起身捡回,也可以和父母相互滚球。为了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准确性,还可以让宝宝把球滚过用积木或小凳搭成的门洞。

扔球。让宝宝自己把球扔出去再捡回来,练习跑、捡、弯腰等手脚及全身动作,训练时可以逐渐加长距离。

踢球。可以把较大的冲气塑料球放在宝宝脚前,让宝宝把球踢出去,逐渐做边走边踢的动作,使宝宝提高下肢动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球类游戏能促进宝宝的走、跑、扔、投掷、弯腰捡拾等基本动作的发展,使宝宝上、下肢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同时培养了宝宝的注意力、观察力。

被子摇摇船游戏

做这个游戏时,父母要准备一条毛巾毯或薄被子,让宝宝仰卧在毛巾毯或薄被子中,父母各抓住一端的两角,慢慢地左右摇晃,摆动的幅度与速度要逐步增加。

还可用薄被横卷宝宝身体,妈妈推宝宝身体来回滚动几下,再拉住被子头让宝宝侧滚出来,反复进行,宝宝会感到十分愉快。

在做这项游戏时,如果宝宝感到不舒服,就应立即停止,不要勉强,等宝宝逐渐适应了再继续进行。

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宝宝身体的平衡能力,从而培养宝宝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宝宝的勇敢精神。

平衡木或滑梯游戏

公园和游乐场一般都有小平衡木、小滑梯和适合宝宝玩耍的攀登架等设备,父母在带宝宝到这些场所玩耍时,可以让宝宝利用这些设施玩耍,并增加乐趣。在利用这些平衡木和滑梯等进行平衡动作练习时,需要父母加以帮助和保护,并注意减缓冲击力。

同时要在宝宝旁边扶持的同时加以赞扬和鼓励,然后逐渐放开手让宝宝自己玩。但一定要保护宝宝的安全。

过障碍游戏

父母游戏前在地板上放上12~18厘米长的绳子或木棒,让宝宝从上面跳过来、跳过去。放6块木板在地板上,摆成一排,每块间隔8~10厘米,让宝宝依次从上面踩过。

或者父母可以把长1.5米、宽20~25厘米的厚板子放成一头高20~25厘米斜坡,让宝宝从板子上走过去。游戏中,父母要注意保护宝宝的安全。

互动体操

让宝宝和妈妈一起做互动体操运动,妈妈和宝宝的姿势保持一致,动动手,动动脚,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手脚协调,而且还增强了宝宝的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从而促进宝宝大脑的均衡发育。

全身运动

把绳子拉到宝宝腰部的高度,在绳子前面摆上玩具,让宝宝哈腰过绳,用双手拿起玩具,再高举过头。然后再把玩具放回原处,这样可以锻炼背、腹部的肌肉。

让宝宝坐在椅子上面,两手拿着旗子,妈妈喊“举旗子”、“把旗子藏在身后”、“再把旗子举起来,在头上面摇动”等口令,让宝宝按照口令做相应动作,以锻炼背腹肌和屈伸臀部。

或者把椅子排成一排,妈妈、爸爸和宝宝坐在上面,做传球游戏。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

教宝宝学跑步

父母可以让宝宝在游戏中学跑步,比如让宝宝用肥皂水吹泡泡,父母先示范。当泡泡飞出来后,让宝宝跑着追泡泡。在宝宝跑的时候,父母还可以和宝宝强调“跑”这个词,以及“飞”、“追”,让宝宝了解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父母还可以让宝宝拉拖-拉玩具,宝宝会在拖-拉玩具的鼓舞下,从快走逐渐慢慢学会跑。或者父母拉着宝宝的一只手带着宝宝跑步,也可以和宝宝一同跑,然后站在宝宝面前,让他跑过来。

认知能力

教宝宝认汉字

父母拿一张字卡教宝宝认汉字,先教宝宝学念字音。等宝宝会念以后,把这张字卡与其他字卡摆在一起,问宝宝这个字在哪里,如果宝宝挑出来后,父母要称赞宝宝。

看照片认识亲人

给宝宝看照片,让宝宝认识不常在家中的亲人。比如,在远方工作的小姨或者当兵的叔叔,当宝宝日后见到亲人,会更易于辨认。

认识物品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