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无忧管理:管理中必须提前堵死的77个漏洞
2552600000038

第38章 合同的漏洞(1)

当前,经济领域内诈骗活动日益猖獗,许多犯罪分子把诈骗的目标指向了国有企业公司和金融机构,诈骗公款成了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发家致富”的捷径。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诈骗案件当中,被骗单位80%以上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受骗金额占总受骗金额的90%以上,一些被骗单位因此陷入困境,有的甚至濒临破产。

漏洞1:风险意识淡薄

在许多公款被骗案件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其他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譬如行贿受贿、贪污、挪用、侵占、渎职、玩忽职守等等。国有企业屡屡被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忽视商务安全调查工作

企业经营者既要寻找赚钱的机会,又要承担经营的风险。经营上过于谨慎,像小脚女人似的,也不会赚到大钱,只会丧失大量机遇;而过于粗犷,像黑脸李逵似的,即使能赚到大钱,但也易赔得一干二净。在谨慎和粗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很难,但并非没有。商务安全调查就是为了保护企业经营的安全,让经营者放心大胆地干而又不会使企业遭受损失。但一些企业领导人认为自己搞企业这么多年,真朋友、假朋友一看便知,什么信用风险、资信调查,没听说过,也没必要。

或许,中国过去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这个运动,那个运动,“阶级斗争”那根弦绷得太紧了,一说调查,就以为像过去搞运动那样“内查外调”,手续繁琐,这极倒胃口的做法,像对待阶级敌人似的。况且中国的企业家又有多少人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与意识?与企业有关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又有多少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与意识?也难怪,我们生活的社会太缺少资信调查的氛围,国家也未建立资信调查机构与体系,缺少权威的资信评估与咨询机构。有些地方或企业找投资、找项目都快想疯了,好不容易有客商撞上门来,你却要调查人家,这不是缺乏诚意吗?还不把人家吓跑了?因此,很多项目就这么引进来了,很多钱款就这么汇出去了,很多手续就这么免了。倘若对方诚心诚意,并给当地种上了一棵摇钱树,双方皆大欢喜,这也就罢了。如果因为我们的失误造成巨大款项有去无回,那剩下的就只有后悔。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那损失的钱不是自己的,一旦上级追究起来,写个检讨,就算交学费了。官照当、车照坐、房照住,说不定还会“因祸得福”,官运亨通呢。

我们的一些企业尚未发生过严重的被欺诈事件,但这些企业若不尽快增强信用风险意识,加快安全防范工作,迟早有一天会出问题,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事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据新华社1998年7月27日报道,厦门市中级法院以玩忽职守罪一审判处被告人刘某某有期徒刑5年,此人因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给国家造成损失1亿多元。

刘某原是中国五金矿产厦门开发公司总经理。1993年8月10日,他代表公司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轻工产品出口总合同。在未经深入调查对方资信的情况下,贸然采用被严格控制使用的风险性极高的托收方式收汇。刘还违反正常操作规程,让具体经办的业务人员将每一笔业务中的货物提单的正本直接寄给对方,从而使对方不用先到银行付款即可直接提取货物,进一步增加了收汇风险。至1994年10月,对方提走货物后不如期支付的货款已达200余万美元,但刘某对这种明显的违约行为并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反而继续大量发货,最终导致五矿厦门公司货款600万美元被骗。

1994年6月16日和17日,刘某分别与台湾地区和美国的公司签订了跑步机、滑雪机等健身器材的出口合同和《出货协议书》。他对上述两家公司的资信仍未做深入调查,却在与美国公司的合同中大量采用比风险更高的托收方式,最终那家美国公司以货物质量问题为由拒付货款共计712万多美元。后该公司申请破产,只偿还五矿厦门公司1.5万美元,使五矿厦门公司遭受了710万多美元的巨大损失。而付给台湾公司的货款则以信用证方式付款。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刘又违反操作规则,在未收到信用证的情况下,仍大量发货。

像刘某这样的企业决策者不是少数,只是比他严重的企业尚未被公开“曝光”比他轻的企业损失没有那么巨大而已。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很盲目,都是不重视资信调查。

贸易本身的复杂、繁琐,使得很多经营者看不清对方的真实面目与目的,却比较容易被眼前诱人的价格与利益、被豪华的宴请、珍贵的礼物所迷惑,和他们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在进行了几笔交易双方都很守信用之后。其实,每当这一刻到来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1998年1月,北京某大型外贸公司收到来自美国某公司的一套传真资料,表示要投资中国市场,愿与北京这家公司合作,称该公司将于3月派员来考察,并以货币投资方式汇入这家公司的账户,预计5月1日前到账,请这家公司立即告知其国际账户及有关银行资料,以便及早转账。这年头,外商主动找上门的不多,有此等好事,北京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内心颇有几分得意。他未经太多的思考就指示财会部门将公司开户银行资料传给对方,并指示有关人员开始为投资立项做准备。

而实际上,这是一家专门用类似手法套取别人信用资料从事国际金融诈骗活动的皮包公司,中国已有一些企业被骗了数十万美元。好在北京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及时获得了这千金难买的极为珍贵的信息。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庆幸自己陷得不深。

每年全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中,这种“先甜后苦”、“天上掉馅饼”的事件屡见不鲜。所以,有专家认为,在经济日益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能否对其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已是衡量其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企业经营之道的第一要点,即了解自己的客户,尤其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仅包括对新客户应该进行资信调查,对那些比较熟悉的,已做了几笔生意的老客户也应该进行资信调查工作。因为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在众多贸易欺诈案中有不少是“老朋友”、老客户所为。

很多企业不能主动地、自觉地运用商务安全调查这一手段,从某种角度上看,新闻媒体也有一定责任。新闻媒体不注意这方面的宣传与监督,一些企业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如何防范形形色色的欺诈犯罪活动,更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商务安全调查机构的帮助。

2.企业经办人私欲极端膨胀、法制观念淡薄

导致企业被骗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位负责人、业务员收受犯罪分子的贿赂或巨额回扣,导致公款被骗。某厂负责人亲自到南方购买机器,由于犯罪分子实施了财物和色相贿赂,结果眼睁睁地让犯罪分子骗去80多万元。俗话说,苍蝇专叮有缝的蛋。一些单位负责人或业务人员本身素质较差,心术不正,在经济活动中关心的不是国家利益和单位利益,而是个人能得多少好处,能得多少回扣。其结果是质量上舍优取劣,价格上舍低就高,路途上舍近求远,合作伙伴上舍公取私。有些金融单位的负责人或经营人员,由于收受了当事人贿赂,往往会违章发放贷款,导致公款被骗。犯罪分子摸准了这些人的心理,诱之以利或色,然后大模大样地行骗。

(2)法制观念淡薄,在业务活动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导致公款被骗,有些人既缺乏市场经济和法律的知识,又没有经营能力,责任心和警惕性也不强,但却偏偏“大权”在握。他们在经营中听不进他人忠告,有章不循,主观武断,盲目决策,尤其对市场信息的真伪和各类骗子的行骗手法辨别不清,急功近利,大量公款被这些人交了“学费”,打了“水漂”。银行对于来往账目灵活有余,认真不足。有些银行工作人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影响下,不去认真对待或核实往来票据的真伪,导致这么多的拖欠行为发生,这么多的钱贷出去而回不来,以致“三角债”、“多角债”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3)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合法化”、“人情化”,令一些单位防不胜防。犯罪分子为了骗取公款,挖空心思,不择手段,花招迭出,企业稍有不慎就会被骗。有些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的技术伪造各种证件、票据,单凭人工很难识别其真伪,稍有疏忽就会受骗。还有一些犯罪分子,托关系打通各个环节,甚至和企业内部的个别工作人员相勾结,“内外”联合,遥相呼应,共同骗取公款。

(4)对诈骗活动打击不力,被骗单位不能主动报案,司法机关介入也较晚。目前打击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单位被骗后不能主动到司法机关报案。据统计,主动报案率不到60%,因而出现了诈骗案件发生多,而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少的现象;二是有些诈骗案件,由于司法机关介入较晚,虽经立案查处,但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让诈骗分子在经济上占了便宜。另外,有关单位对公款被骗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处理也太轻,起不到惩戒作用。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行为复杂多样,不少行为介于合法与违法、犯罪与非犯罪之间,对一些具体案件,较难认定其是诈骗犯罪还是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加上许多诈骗案往往一开始表现为一般的合同纠纷,因此,侦查机关介入得晚,这就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善意提醒:强化风险意识,会让企业这只“大船”在行进的过程中少触暗礁。

漏洞2:管理漏洞太多

各式各样的欺诈犯罪活动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造成了很大危害,污染了社会风气,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尤其是有些犯罪分子专门利用一些企业和个人对某些新兴领域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差以及相关法规尚未健全等漏洞进行大肆的欺诈活动。

1.购销欺诈——商贸管理法规相对滞后,内部管理混乱

在购销欺诈中,很多案件属于合同欺诈,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二节重点论述。当通过依法签订和履行商贸合同来完成商品交换日益成为我国商贸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时,一些不法分子趁法规尚不完备和某些经营者尚不熟悉有关合同知识之机,利用合同大肆诈骗作案。当票据结算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等特点在商贸领域广泛使用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票据进行诈骗也发展成多种多样的形式。

在商贸部门面对销售不畅,极欲开拓市场时,一些诈骗老手,利用某些商家急于销货的心理,设置种种圈套诱人上当。而且商贸领域里的诈骗犯罪涉案金额也远较一般诈骗案件大。

商贸部门之所以会日益成为诈骗犯觊觎的目标,据一些罪犯供称,是由于这些部门“油水”大,且容易得手。有的骗子为此专门去学金融知识,熟悉各种票据及其应用方法。有的骗子可以专门去研究经济合同,熟悉商品供需状况及价格行情。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两个根本转变”时期,商贸领域某些管理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且一些商贸企业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转轨感到茫然失措,内部管理较为混乱,监督制约措施不力,因而极易让犯罪分子得手。同时,某些商贸公职人员素质不佳,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贪图小利而落入圈套;有的因对方是亲友熟人而丧失警惕;有的不懂业务而屡屡受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商贸主管人员疏于职守导致钱款被骗。他们对工作不负责任,或者违反规定擅做主张,或者不做必要调查而盲目开展业务,以致发货收不回货款,付款收不到货物。

上海某纺织经营公司经销部经理轻信他人的介绍,在不了解对方资信情况,又未签订供销合同的情况下,分别与14家单位发生68笔业务,先后被人提走价值3000万元的货物,而违规收取的商业汇票不能承兑,经追缴至今仍有1000余万元无法追回。

2.金融欺诈——财务人员金融知识缺乏,把关不严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在商品购销活动中越来越多地使用银行票据结算货款,这对于抑制通货膨胀、方便购销双方交易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把关不严,致使货款被诈骗的现象屡有发生。

一家建筑公司到某物资供应站采购钢材,谈妥价格后双方签订了价值15万元的供货合同,当日建筑公司拉走价值4万元的钢材,公司财务人员与供应站财务人员一起到银行办理了转账结算手续。三日后,建筑公司到物资供应站提运剩余的11万元钢材,并交给物资供应站一份11万元的转账支票,由于当时已接近银行下班时间,供应站财务人员未到银行办理结算手续。次日,供应站财务人员到银行结账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账面余额不足,并将支票退还给了供应站。之后,供应站财务人员每隔两日就去银行查询一次,眼看支票就要到期,供应站财务人员方知情况不妙。

后来,供应站在法院和银行的协助下了解到,这家建筑公司从开户至案发时仅在银行发生了3笔业务,一笔是开户时存款1000元,另两笔是存款和转账4万元,供应站11万元货款仅收回1000元。

3.汇付欺诈——钱货两空,损失惨重

汇付是买方主动将款项通过银行或其他途径交给卖方的一种付款形式。在欠款追收案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买方在采用汇付方式进行购买时发生的欺诈而产生的。

某年10月,我国某地外贸公司与香港某商社首次签订一宗买卖合同,合同规定中方提供一批货物,买方用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方式付款。合同规定的开证日期为装船前1个月,但届时外贸公司并未收到买方开来的有关信用证。几经催促,买方始告知“证已开出”。装船前10天,中方仍未收到有关的信用证,经再次查询,对方以“因开证行与本公司所在地的银行无业务代理关系,证已开至与其有业务关系的异地银行,由他们转口至出口地的银行”为由拖延开证。此时,船期临近,报验、报关、租船、定舱,急需用证。在多次催促下,在货物装运前4天才收到信用证。审证后发现有7处与合同条款不符需修改。港商在与中方签订合同后,又把这批货物转售给加拿大一客商,原合同规定由中方直接把货装入去加拿大的船,而此航线每月只有一班,若赶不上船期,只能拖至下个月。这样不仅使中方准备好的货物要存放1个月,而且还将耽误收汇,并产生利息损失。故中方立即电催对方改证,但由于时间太紧已来不及。信用证有问题,中方无法照办,将可能造成单证不符,致使银行信用证不能安全收汇。在中方坚持不修改好信用证不能装船的情况下,港商提出用电汇方式将款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