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062

第62章 踏莎行·郴州旅社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赏析】

这首词写于郴州贬所。全词音调之凄厉,犹如萧瑟秋风中折翅坠地的孤鹤的哀唳。

开篇展示了一个令人伤心惨目的朦胧世界:雾气弥漫,月色凄迷,以至楼台与津渡都隐没不见。他想遁离这纷争不止、忧患无已的人世,然而“桃源望断无寻处”,哪里有他所殷殷向往和孜孜以求的世外“桃源”?“望断”二字写出了作者对世外桃源的锲而不舍的寻觅、追求以及这种寻觅、追求之徒劳。他心寄桃源,却身系孤馆:“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曰“孤馆”,其孤苦、寂寞之情已见,而“孤馆”,为“春寒”所锁,则又添了几多幽冷、几多凄凉?此际恰值薄暮时分,更有那杜鹃啼归,其声哀切;斜阳西沉,其色惨淡。

上片着重以景传情,下片三句则改为借典喻情。“驿寄”句化用南朝陆凯故事。“鱼传”句典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这里所谓“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实际上是喻指友人频频来信慰解。作者因久经压抑,胸中的愤懑郁结已深,很难排遣,所以友人的慰解非但不能驱散包裹着他的浓重的愁云,反倒更勾起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迁谪沦落之恨。“砌成”句中这“恨”正是指迁谪沦落之恨。“无重数”是极言绵绵此恨的漫无边际、渺无绝期,一个“砌”字妙在化无形为有形,使其“恨”成为可以触摸的实体。

结尾两句于极度愁闷中忽发奇想,埋怨江水无情,益见沉痛。在作者对郴江故作不解的诘问中,分明倾注了他自己离乡远谪的无尽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