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056

第56章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赏析】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大约写于作者贬谪时期。全词情景交融,反映了词人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和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逸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

开头一句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

“春入武陵溪”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欲”三句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只恐”两句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

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无人陪他饮酒,他缺乏知音,他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我为”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溪山描写得很脱俗,其实是要在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