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289

第289章 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

郑少微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有花无叶真潇洒,不向胭脂借淡红。应未许,嫁春风。天教雪月伴玲珑。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赏析】

词上片写梅花的丰色和韵致。“谁折”句开始就从梅花所处的具体环境着笔。“折南枝”当然是折开得最盛的梅花了。“佳人”句以物拟人,由物及人。丰色,既是梅花的丰色,也是佳人的丰色。只有梅花才能和佳人比美,使人产生艺术联想。

第三句仍从梅花本身特点着笔向意境的纵深处掘进、拓展。“有花”两句写普通的鲜花有绿叶的衬托才能显出红的美丽来,而梅花不同,梅花盛开时,绿叶尚未长出。“潇洒”本是用于写人的,这里亦花亦人,花与人在艺术形象上已统一起来了。作者既是赞扬花的品格高尚,也是赞扬像梅花一样的佳人和高士品格高尚。

第三句是从花与叶的衬托关系上来写的,第四句则是从色泽上的衬托关系来写的。一般人赏花多喜爱花的姹紫嫣红,而梅花却“不向胭脂借淡红”。将审美情境更提高了一层,进一步突出了梅花高洁的品质。言在颂花,意在颂人。

下片侧重写梅花的骨气和品格。她不向春风献媚邀宠,却偏偏愿意和“雪月伴玲珑”。只有和她同样洁白无瑕的雪和月才配作她的伴侣。春风和胭脂都是用来和梅花作反衬;在寒夜月光和严冬雪光的交相辉映中,梅花临风挺立,迎寒傲雪,愈显精神。这就使审美情境进一步向纵深拓展,表现了作者生平不肯随俗同流,不趋炎附势,不慕富贵,一身清白的高洁本质。

结尾两句由写梅花之形到写梅花之神,使艺术境界达到本词所描写的最高度。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情境:澄净的池水中倒映着疏疏朗朗的梅花清影;酒盏中几枝梅影横斜,情调自然、宁静、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