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274

第274章 少年游·江南节物

杨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赏析】

此为咏梅之作,全词以写景始,抒写了作者别有怀抱的人生感慨。词中借景言情,即景发感,营造出一个深婉蕴藉、若即若离、空朦柔美的意境。

上片起首三句点明地点江南,时令为严冬,刻划出风雪肃杀中的景象,为写迎冰雪而开的早梅作铺垫。此处既没有点破梅,又没有刻画梅,却从“水昏云淡”中、前村飞雪中,烘托出梅的“冰姿玉态”来,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后面三句开始直接写梅花。“翠岭”指位于粤、赣交界处的梅岭,据传张九龄为相,令人开凿新路,沿途植梅。“迢递”句暗用南朝宋人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下片具体描绘梅的“芳艳”,并风雨摧残的物象中寄托词人的惆怅和伤感,达到托物抒怀、借景言情的目的。“寿阳”句用寿阳公主梅落额上的典故。“冰姿”二句是作者对不惧风雪、冰肌玉骨的梅花的高度赞美。“等闲”一句写梅花遭到风雨的摧残,寄托了词人的升沉之感,芳菲缠绵之中,具沉郁顿挫之致。词人这里用一个“又”字表示自己同样人生旅途上历经风波;又用了“等闲”两字来表达其遭到摧残的“平白无故”。“更忍”两句是以情语作结,真味无穷,化用了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意。词人在风雨纷纷的现实中,感到名花零落的悲哀,悠扬的笛声中,不忍听到《梅花落》的曲调,表明自己为梅花受风雨摧残而伤感,情致极为凄婉。

全词借物言情,营造出若即若离、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