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263

第263章 喜迁莺·鸠雨细

许棐

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

【赏析】

上片开头“鸠雨细,燕风斜”句词人将细雨斜风倒装成雨细风斜,将意思的重点落在“细”字、“斜”字上;再加以“鸠”字、“燕”字缀成“鸠雨”、“燕风”,又巧妙地给风雨赋予了季节的特点。用六个字准确形象地交代出了暮春的季节特点,又和下文“春悄谢娘家”的幽静寂寥形成了对比。“谢娘”这里借以暗示词中的女主角是一位贵族人家的才女。

“一重”两句写时光已抵傍晚,天又不放晴,一块浓重的暮云更遮断了少女凝望天边的视线,故而她就发出了怨恨之语。在她内心深处藏有一个“心上人”的影子,她想要与他会面,奈何家规和礼教绝不允许这么做,怨恨之极,只得从“尤人”发展到了“怨天”。但出于大家闺秀的身份,她却又不能直言其埋怨父兄之情,只能将一股怨气尽撒之于帘子和暮云。

“钏金”句和“一春”句就是写她的这种“消极反抗”。摘下了手臂上的金钏,拔下了头发上的玉钗,甚至一整个春天都不愿插花打扮,这实际是暗示自己沉闷春归怨意,同时又是向她父兄的一种抗议行动。

父兄不让她走出深闺,而所怀的恋人也并不能因此而得见,所以她又一次堕入了痛苦之中。“寒”和“冷”两字就反衬了她得不到安慰与温暖的失望心理。而“薄醉不成还醒”更表明她内心的苦闷远非醉酒所能排遣。

在词尾吐出了:“辜负几韶华!”从真心而言实在又是舍不得的。“韶华”与“辜负”这两个词连在一起,极为沉重,内蕴又极为丰富。

全词借物抒怀,细腻中带有闺中少女的青春激情,细品犹如清风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