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260

第260章 清平乐·晚莺娇咽

周密

晚莺娇咽,庭户溶溶月。一树桃花飞茜雪,红豆相思暗结。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自是萧郎飘荡,错教人恨杨花。

【赏析】

一开头就给女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凄凉清幽的环境,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人以孤独落寞的感受,“晚莺”两句写莺声本来是婉转轻柔的,本来是悦耳动听的,但在满怀离愁的人听来,娇莺的鸣叫也似呜咽哀婉,烘托出一种清冷、寂寞的氛围,引起人无限的惆怅。

在这个时候,突然看到“一树桃花飞茜雪”。“茜雪”是指红色桃花瓣飞落如雪片。词中的她在相思中消磨着美好的年华,其遭际远不如桃花,桃花尚能“灼灼其华”,而她却只能感叹春逝。以上说词中女主人公看到桃花的开放凋零,想到自己现在的境遇,不禁勾起无限的思远怀人之情。

下片进一步阐发了上述的这份情思。“看看芳草平沙,游鞯犹未归家”,是巧妙地融化前人的语意创造出新的意境,化用得不着痕迹,自然贴切,读来意味无穷。

这两句虽融化前人辞句却看起来如同自己的词句,下文“自是”,则是转出新意,尤其是本词的独特之处。女主人公由游鞯未归,想到萧郎飘荡。由萧郎飘泊在外,想到他为路旁杨花所牵系。以“错教人恨杨花”进一步为轻薄浮荡的杨花开脱,出以恕道,便使此作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错恨杨花,即是真恨萧郎,怨恨之情,显而易见,而又并不直接说及萧郎,读来令人叫绝。这两句话,抒情是真挚的,表态是明朗的,似显不够含蓄,但却能给人以愈露愈妙、愈快愈佳的审美享受,道理就在于它在明快显露中说出了从未有人说过的真理,即“萧郎”的飘荡,是造成她们之间的悲剧的决定因素,而杨花却是代人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