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252

第252章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王质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刑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赏析】

词人过隆中而造访诸葛亮故里,“隆中”即诸葛亮曾隐居的襄阳。“桑柘”写哲人已逝去,只见桑柘偎倚在斜阳里。

“世若”三句写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赤壁大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形势一度对蜀汉十分有利。可惜由于荆州的统帅关羽在外交和军事上一系列的失误,从而影响到诸葛亮出兵伐魏都劳而无功。

换头三句写诸葛亮之死。因“转粟难通”,乃有“杂耕渭上”之举。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作法,北伐开始有了成功的希望。遗憾的是同年秋诸葛亮不幸病死于军中,一切希望都化作了泡影。

继而叙述诸葛亮之死后造成的直接历史后果。“一曹三马”,“曹”当作“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至昭子司马炎时,竟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二句谓诸葛亮一死,再也无人能够扫平曹魏,复兴汉室,而使司马氏如蛟龙之逢云雨,顺顺当当地发展壮大,灭蜀、篡魏、平吴,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

然而英雄却未可以成败作论。建兴五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前上疏刘禅,反复劝勉他继承先主遗志,亲贤臣,远小人,并陈述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及北取中原、复兴汉室的决心。这就是千古传诵的《出师表》。“看璀璨”二句,命意在此。草堂翁:指杜甫,他游成都武侯庙时,饱蘸浓墨,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吊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千古名相又得千古诗圣为作此千古绝唱,亦当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