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250

第250章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赏析】

起句破题,点明夜泊的时间和地点,总写人物的活动。

在一个寒气逼人的季节里词人投宿在仪征江湾。奔波的劳顿并没有将词人拉入梦中,而是长久地无法入眠。他的心中充满了积郁和悲愤,一腔怨愤无处发泄,只好对江长啸,凭借反常的发泄行为来求取暂时的心理平衡。

黄机是一位怀揣恢复大志,关心国家兴亡的知识分子,他奔走呼号,颠沛流离,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希望得到当权者的重用。一个“啸”字形象地暗示出作者奔走无果,壮志难伸,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满腔悲愤。

下片变形象抒情为直抒胸臆,感情的格调也由愤转悲,显示出强烈的悲剧意识。“诗情”句写诗是吟了,但总觉得很不过瘾,因为作者本不想以诗人文士名世,而是胸怀“万字平戎策”,想做一个匡世济民,挽枯扶荣,能够驰骋疆场,扭转乾坤的真正男子汉。作者的匡世大志不是诗所能挽留所能容纳的,他甚至愿意单枪匹马在战场上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江北的金朝依然长居不亡,自己的平戎之策又得不到当权者赏识,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眼见功名难就,心绪正如奔腾翻卷的江水。进又无门,退又不忍,只有断断续续自斟饮,一声长叹两鬓霜了。

结句既是对南宋的沉痛哀惋,又是对自身的沉痛悲泣。词人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了起来,并看到了国家命运对个人命运的制约作用,看到了作为小人物对改变国家形象的无可奈何,对挣脱自身悲剧也无可奈何。这种对人生悲剧原因的认识,正是“泪欲盈掬”的深刻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