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227

第227章 柳梢青·茅舍疏篱

杨无咎

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宁宁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

【赏析】

这首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的情操,寄托幽思,刻画了一位生性孤傲、不随波逐流的世外高士的形象。

词作上片通过对梅花生长的环境、外在形象的描绘,着力刻画出梅花超凡脱俗的韵致。历来文人雅士总喜欢把他们眼中的梅花置放在清幽、远离尘世的地方。作者同样也如此,无非是借此表明自己的心迹,超凡脱俗,高洁自爱。“半飘”两句是以比拟手法来正面刻画梅花形象。上句写梅花之洁白晶莹,下句刻绘梅树姿态之飘逸,这句是化用林逋的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末三句笔锋一转,紧承首句,再度刻画梅花周围的环境,从而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富清幽、高雅的意境。这些景致和意象是隐士生活不可或缺的,它们都具有隐士的生活和品格高洁的象征作用。

下片词人笔锋转向刻写自己,一位在梅树前伫足凝思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宁宁”写神情专注貌;“移时”谓时间经过之久。这句是刻画词人自己在梅花树前驻足观赏、凝思。“判瘦损”句意谓为了观赏梅花、从梅花那里汲取精神力量,陶冶性情,以致“瘦损”了自己的身体也“无妨”。这里看出词人对梅花的迷恋倾心程度之深。这句以退为进,与柳永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三句词人觉得整日伫立在梅花前流连观赏还远远不够,最好还能让梅花的飘逸神韵、高洁品性时刻与己相伴,于是他便祈想:谁能赋予我才情,能够把梅树的倩影与神韵描画下来、用词章把她刻画下来,成为永恒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