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186

第186章 醉落魄·无边春色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赏析】

词以“无边春色”起头。次句的“苦”字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著。词中的“南山”大约指的是春光优美之处,也是作者邀请提刑官应懋之游春的目的地。

“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觅”春所见,这也正是本词写作的一个重点。作者先大笔挥洒,用“箫鼓”、“笛”写节日歌舞之盛,用“村村”、“家家”极写范围包容之大,仅此一句就将农村“人日”的风俗景象以及人们的欢乐情绪形象地渲染出来。“祈麦祈蚕”,点出“村村箫鼓家家笛”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祈求农事丰收。对丰收的盼望与担忧,都同时在农民心头慢慢升起,他们怎能不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呢?“来趁”句是上片的结语,明确指出了特定时期季节性的内涵。

下片“翁前”两句转入具体的描绘。“翁前”这正是“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人物组成。用“行”、“坐”、“耕织”三个词点明了三种行当人物的特征。“耕织”则为“农”的本业。作者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的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

作者将种种苦闷、烦忧,都排斥在画面之外了。词的末三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本词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