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155

第155章 满江红·和程学谕

方岳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君莫道,江鲈忆。吾自爱,山泉激。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词,是词人方岳应和程学谕词所作的。抒发的是一种借酒浇愁的苦闷,以及意欲归隐又恃于世俗的矛盾心理。

上阕一开篇就给人一种很强悍的气势,描写两种在艰难环境中毅然决然顽强生长的植物,营造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气氛。同时竹和松这两种意象的选取本身也给人一种坚贞不屈的印象。事实上这也是词人所向往的一种境界,或者说是词人自身品质的一种映照。因此词人说自己完全忘记了“东皋秋事,西湖春色”。然而可惜的是“吾辈”们都已经不在了,这样的一番景色也不知说与谁听。词人此时感到的是无限的惆怅,于是有了借酒浇愁的念头。

如果说上阕昭示了词人自己不愿屈从、坚贞不渝的性格特点的话,下阕则是表明自己意欲归隐的心态。“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时间飞逝,岁月短暂啊!既然人生如此短暂,世事有如过眼云烟,那么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来度过这样的余生呢?显然词中词人有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退隐山林。不过虽然词人自己内心有这样的一种向往,似乎并不是轻易的就能让“诸公”接受。其实并不是怕诸公接受不了,而是词人自己内心还在做着一些挣扎,隐与不隐不仅仅是一念之间的事,它必须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其实词人在乎的并不是醒来不知今夕是何夕怕人笑话,而是词人还在犹豫隐隐地觉得退隐山林,与世隔绝这样的人生是否值得真正去践行。至此词人内心的矛盾也坦露无疑,在世俗面前,想要乘着酒性做个潇洒的隐形人,似乎有点可望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