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144

第144章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赏析】

词前三句写了四样景象:清波、阳光、柳和草。春水悠远,春阳晴明,柳条轻柔,青草繁茂。安闲平静,与社日人们的欢乐情景,似了无关系。如此一片清幽澹远之景,正透出诗人的寂寞情怀。接以径直抒情。“老大”两句写春来万物萌发,生意盎然,本应给人以振奋,而诗人却恰恰相反。“逢春”是触媒;“老大”才是根源。再以景收束前片:“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竹帘四垂,本已显示极静,复云“庭院静”,则简直静到万籁俱寂了。景静情独,而关键在抒情。这里极静之景,正映衬了诗人心境之“枯”。但写情并不粘滞,景中寓情亦若不见痕迹。

“怯寒”句应上“老大逢春”用语朴拙真实。本来“夹衫乍着心情好”(李清照),但对于已到“试春衣”之时因“怯寒”而“未敢”的七十五岁老人来说,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踏青时,懒追随”。那么去了没有呢?结果似乎还是没有去。因此想只要有点山野风味的酒食就可以了。“蔌”,蔬菜的总称。《诗·大雅·韩奕》:“其簌维何?惟笋及蒲。”“肴”,荤菜。《楚辞·招魂》:“肴羞未通。”王逸注:“鱼肉为肴。”这里说蔌以“野”;肴以“山”,酿(酒)以“村”为宜,用字准确。既有聊遣情绪的一面,也有追求古风的一面。歇拍由外及内,以描述人的心态作结:“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既有野蔌、山肴、村酿,本想拚一醉,只是因为他担心:“花不语,笑人痴。”把人虽老,犹想学少年人模样的情怀,深切地表现出来,为全篇生姿添色。

青玉案

王炎

深红数点吹花絮。又燕子、飞来语。远水平芜春欲暮。年年长是,清明时候,故遣人憔悴。竹鸡啼罢山村雨。正寥落、无情绪。猛省从前多少事。绿杨堤上,楼台如画,此景今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遣怀思古的婉约词。词中通过今非昔比的景色描写,表现了词人对故人、故景的无限怀念之情。

上阕词人抓住几个典型的景物、事物直接点明时间,是在暮春的清明时分。暮春时的鲜花由绯红变成了深红色。燕子闻到春的气息早早归来。远处河水涨满了堤岸。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然而词人此时并无心欣赏,惆怅之情已经悄然在他心中升腾起来。这样的景色年年都是一个样,而且这样的景色一旦到来也就预示着清明时候到了。清明扫墓,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在痛定之后,此刻又不得不再度体验,伤感之情油然而生,怎不令人无限憔悴。“年年长是”的话语中也暗含了词人的无奈与惆怅之情。

下阕继承上阕的风格,也是情与景相互融合。只是相较于上阕而言,下阕的抒情成分显得更加明显些。在这个充满愁思的清明,突又下起了雨,无不给人一种雪上加霜之感。一句“正寥落,无情绪”直接抒发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在这个怀念故人的时节,偏又雨声沥沥,此刻再回想起曾经的美好光景,看罢眼前的这般凄凉,伤感之情何堪以言!此刻的萧条落寞对比昔日的绿杨翠柳、楼台如画,怎不令人心酸不令人心寒。

这首词属于典型的情景交融、抒发内心感受的怀古之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下阕巧妙地用景物烘托人物的心情,达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同时以对比的方式,追忆过往,也给人以很强的心灵震撼,将原本比较浅近的思念、怀想的主题增添了更多的愁绪,从而增强了全文的艺术表达,也给了读者最强烈的情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