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135

第135章 水调歌头·大别我知友

王以宁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洲。

【赏析】

全篇词豪迈粗犷,作者再现了大别山纵横辽阔、莽莽苍苍的雄浑境界,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感情色彩。上片起句“大别我知友”句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情感意识。在突兀雄壮的大别山前,激起心灵深处的感情波涛:“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阔别了十年的山色,景色依然清秀如故亲切自然。十年前作者曾游此山,念及当年邀陪游山之人:“常记”三句将朋友的豪放性格又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狂客”二字从唐朝贺知章自号的“四明狂客”而来。四明宋时称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鲒碕山在其境内,故称“鲒碕狂客”,以贺知章为比拟写出这位汉阳使君的豪逸狂放:“杖策拥羊裘”,通过拄杖披裘的艺术形象,表达十年前朋友相逢时一块儿雪后游汉山的快乐的情致。衬托了大别山雪后的迷人的凌晨景色。

下片以飞动的笔调,把久别相逢的激荡豪情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黄粱”三句承上启下,与上片的“常记”句相衔接。这里的“与君”句与上片“邀我”句遥相呼应,过去是雪后“杖策拥羊裘”登上山头,这次老友之间因偶然的机会相逢,“相逐飞步碧山头”,彼此豪兴仍不减当年。“碧山头”指大别山巅。他们在“碧山头”举杯痛饮,畅谈今古,两人都壮志未遂,悲愤填膺。“举杯”句写重游大别山的种种感慨,叹息过去“英雄骨冷”,现在想来清泪难收。紧接着从汉阳鹦鹉洲的眼前景致联想到祢衡作《鹦鹉赋》的故事,因此作者以“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洲”结束全词。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