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25422600000126

第126章 洞仙歌·空山雨过

赵鼎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人何处,邈如天样。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赏析】

这首词是赵鼎被贬到岭南时所写的,全词写了作者在一个秋夜的行动和思绪。

上片重点写了三个生活细节——独酌、悲吟、孤卧。开头三句写月下独酌:山雨初过,新月朗照,新酒飘香,杯浮月影。“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是说受此屈辱,无处申诉,只好独自长歌悲吟以减轻胸中的郁闷了。“还就寝”二句写孤衾独卧,说的是独酌无味,悲吟伤情,还不如回房就寝,可是由于秋夜天气转凉,孤衾独卧,以及余恨未消等原因,又久久不能入睡,心绪茫然。三个连续性的细节,共同表明作者处境的艰难、愁怀的激烈,以及日子的难以打发的感情。

下片集中描写他独卧孤衾中的所闻和所感,并且向更深的心理层次开掘。“可怜窗外竹”三句,既是景语也是情语,而且是整片意脉的枢纽。窗外的竹子整夜被西风吹得飒飒作响,撩人愁思,于是有下面“奈此九回肠”的感叹;然从“可怜”、“不怕”、“弄”等用语看来,词人又暗暗地赞颂了竹子耐严寒的品质,于是才有词尾处梦寻故土的决心。“九回肠”言愁怨极多。此外亦言心中装满苦恨,致使愁肠百结,前面总冠以一个“奈”字,赵鼎本人面对这些打击与迫害无可奈何,明显地流露出一种苦闷与不平。“人何处”的“人”联系上下文看,当不只是说家中的亲人、朝中的故旧,主要还是指九重之上的高宗皇帝。“解铃还是系铃人”,寄希望于皇帝自在情理之中。故词的结处又从悲怆的叹息,一转而为热烈而执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