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那些人
2540900000093

第93章 周代篇(83)

围魏救赵——孙膑(1)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战国杰出的军事家。生卒年代不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

孙膑在青年时期,曾和魏人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这鬼谷子是位德行高深的隐士,有通天彻地之才。他精通数学,日星象纬,占往察来,言无不验;又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莫口难当;还精通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祛病延年;尤其精通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列兵,鬼神莫侧。据说,他的弟子众多,战国时代著名兵家尉缭和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孙膑为人淳朴厚道,谦虚谨慎,加上学习勤奋刻苦,颇得鬼谷子的器重。一天,鬼谷子对众弟子说:“我夜间讨厌听到老鼠的声音,你们轮流值宿,替我驱鼠。”这天夜里,轮到孙膑值宿,鬼谷子将孙膑叫到跟前,从枕下取出一卷文书,对他说:“这是你的祖先孙子留下的(孙子兵法)13篇。当年你的祖先曾将它献给吴王阂间,阂间用其策,大破楚军。后阂间惜此书,不欲广传于人,乃置于铁柜,藏于姑苏台屋祖之内。自越兵焚台,此书不传。吾向与汝祖有交,求得此书,亲为注解;行兵秘密,尽在其中,未尝轻授一人。今见子心术忠厚,特以付子。”并告诫道:“得此书者,善用之为天下利,不善用之为天下害。”于是,孙膑携归卧室,昼夜研习。三日之后即能背诵无误,对答如流。鬼谷子逐篇盘问,孙膑对答如流,一字不遗,并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发挥。鬼谷子很是惊讶,高兴地说:“你能如此用心,你的祖先孙武先生后继有人了。”

谁知,此事后被庞涓所知,庞涓对孙膑顿生嫉恨之心。此人本来就生性奸诈,嫉贤妒能,怎能容忍孙膑超过自己。然而,他非常善于伪装自己,曾与孙膑结为兄弟。一天,弟子们下山极水,听到路人传说魏国厚币招贤,访求将相,庞涓心动,欲往魏国应聘。鬼谷子见貌察情,早知其意,便放庞涓下山去了。庞涓下山前与孙膑相约,此行倘有进身之阶,必当举荐孙膑,同立功业,如若失言,当死于万箭之下。孙膑感佩莫名,挥泪与其告别。

时值战国中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争立,都想依靠武力一统天下。当时战国七雄里头要数魏国最强。魏惠王听说有个自称鬼谷子的弟子前来应聘,便欣然接见了他。庞涓拜见魏惠王,指画敷陈,倾倒平生所学,惟恐不尽。魏惠王问道:“我们的东边有齐国,西边有秦国,南边有楚国,北边有韩国、赵国、燕国。周边都是大国,我们怎么能在列国之中站稳脚跟呢?”庞泪大夸海口:“大王要是让我做将军的话,我敢说,就是把他们灭了都不难,还用得着怕他们吗?要是办不到,我情愿受罚。”魏惠王很高兴,便拜庞涓为大将,另兼军师之职。他的儿子庞英、侄儿庞葱、庞茅都当上了将军。这一批“庞家将”整日操练兵马,雄心勃勃。不久,便率军进攻较弱的卫、宋等国,屡屡获胜,还击退了前来进犯的齐国。一时间,庞泪名声大噪,魏惠王也更加信任庞涓了。

庞涓在魏国受到重用后,并没有实现邀请孙膑下山的诺言。后来魏惠王听说孙膑很有才能,就让庞涓写信邀请,庞涓只得照办。

孙膑接到庞涓的信后,感念庞涓的举荐之恩,立即打点行装奔赴魏国。庞涓见到孙膑后,假意欢迎,并盛情款待。然而不久,庞涓便伪造书信,设计陷害孙膑。在魏惠王面前低毁孙膑,说其私通齐国。惠王一气之下,要处死孙膑。庞涓为了骗取孙膑所学的兵法,又假惺惺地以同学的面孔向魏王求情,把死刑变成了膜刑。挖去了孙膑的双膝盖骨,又用针刺面,然后以墨涂之。

孙膑变成了一个废人,天天依靠着庞涓过日子,老觉得对不起人家。为了报答庞涓的恩情,他答应把《孙子兵法》13篇背诵下来写在竹笺上。

孙膑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在一旁侍奉他的童仆实在看不下去,便把实情告诉了孙膑。直到此时,孙膑才恍然大悟,看清了庞涓的真面目,真是追悔莫及。如今被庞涓控制着,膝盖已去,两腿无力行走,好不凄惨。但孙膑是个意志非凡的人,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他把仇恨深深地埋在了心里。他一方面与庞涓巧妙周旋,一方面在努力寻找时机,尽早摆脱庞涓的监视,心想有朝一日驰骋纵横,报仇血耻。他开始装疯,把刚写成的几篇兵书一片一片地烧毁,一会大哭,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又做出各种傻相:不是唾沫横流,就是张目乱叫不绝。来人惊恐万状,急忙将此事告知庞涓。庞涓亲自察看,只见孙膑痰涎满面,时而伏地哈哈大笑,时而又嚎吻大哭起来。庞们生性狡黯,恐其佯狂,遂命左右将他拖人猪圈中,孙膑披发露面,倒身卧于龚秽之中。庞涓仍半信半疑,但看管则较从前大为松懈了。孙膑整日狂言诞语,或哭或笑,白日混迹于市井之间,晚间仍归猪圈之内。数日后,庞涓始信其疯。

后来,齐威王派辩士淳于类到魏国去拜访魏惠王。孙膑乘人不备,秘见齐使,以刑徒的身份,慷慨陈词,打动了齐使。于是,淳于宪偷偷将孙膑带离魏国,回到了齐国临淄。

齐使把孙膑带到齐国后,把他推荐给将军田忌。田忌很欣赏孙膑的才能,也很同情孙膑的不幸遭遇,招他为宾客,以上礼待之,言听计从。当时,在齐国的王室贵族之中,流行一种赛马游戏。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胜少负多。孙膑在场观察了多次,发现双方出场的马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种水准,每一种水准的马力相仿,于是对田忌说:“下次赛马,我可以使将军获胜,赌注不妨下得大一些”。田忌非常高兴,和齐威王赛马“逐射千金”。比赛当天,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让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最后再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恍然大悟,依计而行,结果,田忌两胜一负,滋得了千金的赌注。这就是“田忌赛马”故事的来历。这个小故事揭示军事上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在战争中要从全局着眼,善于统筹,为了总体的胜利,可以牺牲局部利益。正确地运用这一规律,就可以从全局上看处于劣势的一方,采取出奇致胜的战术,做出某种让步,而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达到以弱胜强的预期目的。正因为“田忌赛马”这个小故事里道含着真理的内核,所以一直传为佳话,流传深远。另外,孙膑在“田忌赛马”中所采用的方法,也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

其实,对孙膑来说,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获胜不过是略施小计,田忌却由此对孙膑更加折服,并把他正式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和他交谈兵书战策,孙膑尽吐平生所学,两人谈得十分投机,齐威王认为孙膑是个难得的军事天才,真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立即拜孙膑为军师。这样,通过这次赛马谈兵,孙膑一鸣惊人,由一个“刑余之人”一跃而成为统帅齐国大军的首领,在战国群雄角逐这个动荡的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战国中期,魏国已发展成为中原大国,国势日强,曾先后攻占过秦、楚、齐等国的大片土地,对赵国更是凯叙已久,早有独霸之野心。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泪统兵8万、战车500乘大举进攻赵国。魏军长驱直人,很快就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企图一举灭赵。邯郸守将连战连败,情势万分危急,赵成侯急忙振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自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答应救赵,拟拜孙膑为大将。孙膑辞谢道:“臣乃刑余之人,而使主兵,显齐国别无人才,为敌所笑,请以田忌为将。”齐威王于是听从了孙膑的建议,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居于轴车之中,出谋划策,率领8万齐军大举攻魏。

出兵前,田忌与孙膑一起研究作战方针。田忌认为应该率军北上直趋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以解赵围。孙膑不赞成这种打法,他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围魏求赵”的作战策略。他对田忌说:“目前的形势犹如丝线夹缠成一堆,如要解开,万万不能使力乱扯。人家打架,你想拔刀相助,但不能不弄清情势就挥拳加人殴斗。如今魏国把整个战斗力全部投人了这场战争,国内只留下了一些不堪一击的老弱病残之兵。如果我国趁虚率兵攻向魏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要放弃攻打邯郸而回师自救。这样,既可解邯郸之围,达到救赵的目的。又可在魏军长途跋涉,疲于奔命之际,抓住时机,狠狠打击魏军,这不是一举两得吗?”田忌听罢,心中大喜,立即采纳了孙膑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