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那些人
2540900000108

第108章 周代篇(98)

儒家亚圣—孟子

孟子(前385年一前304年),名柯,字子舆、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孟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来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在周游列国时,魏惠王听说孟柯要来,亲自赶到都城的郊外去迎接,用接待上宾的礼节招待他。第二天,魏惠王请孟柯谈谈怎样才能给魏国带来利益。孟坷却说:“是仲尼门下的弟子,只知道仁义,不知还有利这件东西。”魏惠王想效法秦国用霸道来富国强兵,见孟子连利都不肯谈,就觉得他太迂了。于是客客气气地打发他走了。

孟柯见魏惠王不用他的“王道”,就又去宋、滕等国游历。但宋、滕是小国,在当时已夹在大国中间朝不保夕,因此,根本无法推行自己的一套主张。这样,孟柯又到了齐国。齐宣王接纳了他,让他当了齐国的客卿。一天,齐宣王召孟柯去谈政治。宣王道:“以前齐恒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您给我谈谈好吗?”孟柯还是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不谈齐植、晋文霸道的事。只是用仁爱之心对待百姓,讲王道,天下就能统一、安定。”

齐宣王见他这样说,就又问道:“那么,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用仁爱之心去实行王道吗?”孟柯回答:“当然可以。”齐齐宣王问:“你怎么知道我可以呢?”孟柯说:“我听说有一次有人牵着一头牛走过,您见了,问:‘将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说:‘杀了它用牛血涂钟祭祀。’您就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牛索索发抖的样子。’牵牛的人问:‘那么,就不用血涂钟祭祀了吗?’您说:‘怎么不涂呢!用一头羊来代替它吧。’不知有没有这样的事?”齐宣王回答说:“是的,有这件事。”。

“这就说明您有仁爱之心。’孟子乘机说,“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们活着,不忍心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声音,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都离得厨房远远的。可那些不了解您有仁爱之心的人,还会说您是小气呢!,齐宣王被孟子说得心里舒服极了,就又问:“那么,我也能施‘仁政’了?”

孟柯说:“当然能。其实,施仁政并不难。比如说要一个人挟了泰山跳过北海,他说不能,这是真的不能;但如果叫他去为一个老人折一根树枝做拐杖,他说不能,这不是不能,是他不愿意去做。现在大王施仁政,就像叫一个人去折根树枝那样,是能够办到的。”“那么,您的仁政怎样施行呢?”齐宣王又问。孟柯说:“这也很简单,只要将您对动物的仁爱之心用到百姓身上,减少战争,减轻百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并且用仁义礼智去教育他们,使社会上父子、长幼、朋友之间相亲相爱,秩序稳定,生产发展,国家自然会富强起来。”可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呀!齐宣王像魏惠王一样,要的是立刻富国强兵,称猫诸侯。因此,他只得对孟柯说:“先生说的道理我很佩服。但我很愚昧,恐怕一时学不了。.

一天,孟子对齐王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债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又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编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说着,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面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也就是“一曝十寒”成语的来历。

有一次孟子和梁男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饭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佰《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后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将“始作场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当时的战国,诸侯王国那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来到梁国,去见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后人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孟柯见自己的主张到处碰壁,无法实施,于是孟子退而讲学著书,在教学活动中孟子得到很大的慰藉,尝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公元前304年,孟柯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