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中华历史典故
25315200000008

第8章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出处】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武王伐纣平话》

【故事】

姜尚又名姜太公,字子牙,东海上人。他出身卑微,前半生流离失所,贫困不堪,但他满腹经纶,胸怀壮志,认为自己是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快七十岁时,听说周文王姬昌在招贤纳士,广施仁义,对有才干的人十分器重,姜太公就不顾路途遥远,直奔西岐。

到了西岐后,姜太公并没有急着去找周文王姬昌,而是在渭水北岸的磻溪(今陕西宝鸡)住了下来,每天在渭水边钓鱼,耐心地等待识才爱才的圣明君主到来。

姜太公钓鱼的办法十分奇怪,他的鱼竿短,线却很长,竿子从不伸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多高。鱼钩是直的,而且从不用诱饵,并且一边垂钓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发现姜尚如此钓鱼,就嘲笑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啊,别说一天了,就是三年、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尚则笑了,捋了捋胡子说:“你啊,只看到表面,不清楚我这样做的目的。在这曲折不定的水里钓鱼,根本不是我这士大夫该做的,我宁愿直接去买鱼,也不会在这水里钓。我的鱼钩为何是直的,那是因为我的目标不是能钓到鱼,而是想钓来王侯。”

后来,姜尚果真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当时姬昌在兴周伐纣,急需大量人才。听说江边在钓鱼的老人是姜尚,他便吃了三天的素食,去拜访之前洗澡更衣,让部下抬着厚重的聘礼,亲自到渭水边将他请到王宫里,并将姜尚封为宰相。在姜尚的辅佐之下,周文王得以兴邦立国,势力日益强盛。周文王死后,姜尚帮助他的儿子姬发灭掉商朝,他自己也被周武王封为齐地的诸侯,最终实现了建功立业的理想。

【含义】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常用来表示贤士隐居,等待时机而出动,有时也暗喻心甘情愿主动去做可能吃亏的事情。如果姜太公只是一个平庸之人,姬昌还会找他吗?记住:机会只会属于有准备的、有才华的人,要想成功,练好内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