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与牙齿的疾病与宝宝的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新生儿期开始,父母就要关注宝宝的口腔与牙齿的保健,为宝宝的健康打好基础。
刚出生的宝宝就具有吸吮、吞咽的能力,但这仅仅是一种原始反射的最初表现,随着宝宝的不断生长发育,其口腔功能也将日趋完善。有的爸爸妈妈,特别是一些老人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口腔内有羊水、血等脏的东西,因此,喜欢用纱布或手帕擦洗口腔,这样很容易擦破口腔黏膜而引起感染。这个时期的宝宝口腔一般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这时口腔内尚无牙齿,口水的流动性大,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另外,在每次给宝宝喂奶后再喂点温开水,可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洗掉。如果确实需要清洗时,可以用棉签蘸水轻轻涂抹口腔黏膜,注意千万不要擦破。
6.新生儿眼炎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出生28天内发生结、角膜炎就称为新生儿眼炎。新生儿眼炎分淋菌性眼炎和非淋菌性眼炎两大类。淋菌性眼炎是寄生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淋球菌,侵犯新生儿的结、角膜所致。治疗不及时、用药不当,可导致角膜穿孔,轻者会留下白斑,重者会导致失明。而非淋菌性眼炎是由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病情虽比淋菌性眼炎轻,但也不容忽视。
7.新生儿可以见光吗
新生儿不能被强烈光线照射,因强烈光线会伤害宝宝眼睛。但这并不等于说新生儿不能见光,如果把宝宝的房间布置得很昏暗,或只给宝宝开一盏小瓦数的灯泡甚至彩灯,这对宝宝视觉发育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室内光线太暗,还可能影响妈妈的心情,使妈妈感到视觉疲劳。此外由于视线不清,爸爸妈妈也不能及时发现宝宝是否有皮肤黄疸或其他情况。所以,民间所说的新生儿不能见光是错误的。
8.为什么给宝宝照相时要避免打闪光灯
在为宝宝照相时,细心的父母常常会发现,当相机的闪光灯闪过之后,宝宝的眼睛便会一直眨个不停,这是因为闪光灯的强光刺激了宝宝的眼睛。因为新生儿的眼神经相当脆弱,经不起瞬间的强光刺激。所以,父母们在给宝宝照相时,相机与宝宝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米以上,并在闪光灯上罩一层遮光幕,这样可使光的强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有时不用打闪光灯,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如果相机设备允许的话,也可以让闪光灯的灯光打到墙壁或天花板上,用反射光,而不要直接打到宝宝脸上。这样做的话,既可以得到一张理想的照片,又可以避免宝宝的眼睛不被伤害。
9.宝宝“惊跳”是怎么回事
宝宝在入睡或清醒时,在听到响声后肢体会快速地抖动几下,出现“惊跳”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纤维周围的绝缘组织即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外界响声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这种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少、消失。如果妈妈做一下试验,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还有些父母认为出现“惊跳”
现象是因为抽筋或缺钙,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宝宝肢体抖动时,如果轻轻压住其肢体,可以使其停止活动,而抽筋时轻轻按压却不能停止肢体抖动。
10.可以碰宝宝前囟门吗
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新生儿的囟门是命门,不允许碰,“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甚至医生在为宝宝检查囟门的张力和大小时,也往往会遭到父母的质疑。
囟门,俗称“天顶盖”,是宝宝颅骨与颅骨之间尚未完全衔接的空间。两块额骨与顶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只有脑膜、头皮和皮下组织的菱形空间,叫前囟门;两块顶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小三角,叫后囟门。人们常说的囟门是指前囟门。新生儿前囟门平均是2.5厘米×2.5厘米,当然也有个体差异。宝宝前囟如果过小或过大,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囟门固然很重要,要注意保护,但传统育儿经验中“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
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11.为什么说囟门是反映宝宝疾病的窗口
宝宝出生时,由于头颅受产道的挤压,颅骨常常相互重叠,所以囟门比较小。出生后由于脑的迅速生长,重叠的颅骨被渐渐撑开,囟门反而变大了。正常的囟门外观平坦或稍微下陷,还可触及搏动。随着宝宝颅骨的不断生长,颅骨边缘不断生长新骨,使囟门逐渐缩小,直至闭合。一般来说,前囟门应于出生后18个月前闭合,后囟门在出生后3个月内闭合。
囟门是一扇反映疾病的窗户,前囟门未闭合之前的形态和闭合过程,对提示宝宝的健康状况尤为重要。首先,囟门关闭延迟,宝宝到18个月前囟还未闭合,提示宝宝骨骼发育及钙化障碍,可能患佝偻病、呆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脑积水等。其次,囟门关闭过早有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的可能。但囟门关闭并不意味着脑发育停止,头围不长了。对于几个月囟门就闭合的宝宝,其颅骨与颅骨之间的颅缝尚未融合(正常颅缝融合为13~15岁),脑仍能继续发育,头围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因此,对于囟门关闭略早的宝宝,主要应测量其头围是否正常,并定期检查,了解头围增长的速度是否正常,同时还应评价宝宝的精神神经发育情况。如果均正常则不必过分担忧。
另外,囟门饱满或明显隆起提示颅内压增高,多见于脑积水、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硬脑膜下血肿和颅内肿瘤,也可见于口服四环素后及维生素A中毒。而囟门明显凹陷则常见于严重脱水,如急性腹泻等。
12.新生儿头颅血肿怎么办
宝宝出生几天了,爸爸妈妈可能发现宝宝的头顶偏左或偏右的位置有个软软的大包。几天后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还是软软的。触摸时,宝宝也不哭,好像并不疼痛。
包块下好像没有了颅骨,周围颅骨有些突出,这就是头颅血肿。如果头颅血肿比较大,在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加重暂时性黄疸程度。头颅血肿会慢慢消退,但速度是很慢的,有的要等到1~2个月,有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血肿比较大时,可进行冷敷,不赞成用注射器抽吸里面的积血,这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即使不抽,血肿最终也会自行吸收,所以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头颅血肿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不必过分担心。
13.怎样帮助宝宝打嗝
宝宝吸奶时,同时也会吸进不少的空气,如果长时间排不出这些气体,不仅会影响宝宝的食欲,而且还会使宝宝的肚子发胀,进而影响吃奶。所以,爸爸妈妈需要随时帮助宝宝打嗝,特别是在宝宝吃完奶之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拍嗝”。通常拍嗝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趴在肩上,就是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肩膀上,妈妈用一只手托好宝宝的小屁股,另一只手就用来拍背。对大多数宝宝来说,趴在肩膀上拍嗝是最有效的方式。
二是俯卧在大腿上,就是使宝宝俯卧在妈妈的两腿上,然后妈妈用一只手将宝宝扶好,用另一只手拍背。
三是坐在大腿上,就是妈妈用一只手撑住宝宝的胸部或是扶住他的两腋,让宝宝的头稍稍前倾,用另一只手来拍背。
14.新生儿呼吸异常怎么办
新生儿的身体相当的脆弱,若发生呼吸困难、暂停等异常的讯号时,你需要仔细观察,不可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呼吸困难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早期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浅表和急促。
若呼吸急促,持续时间每分钟超过70次,多为呼吸系统感染所致;若呼吸缓慢,持续时间每分钟15~20次,为呼吸衰竭的表现,提示病情严重而危险;若呼吸增快,还有鼻翼扇动和“三凹”症状,说明宝宝呼吸困难,继续发展会出现皮肤颜色变暗,口周紫绀,甚至出现呻吟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表明病情正在进一步恶化,要立即去医院检查。
呼吸暂停
正常的新生儿有时可以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有时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伴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每分钟少于100次,还出现紫绀和肌张力减低。发作时,不要惊慌失措,最好将宝宝平放在床上,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按压宝宝的胸部,以帮助恢复呼吸。切忌将宝宝紧紧搂抱强屈成团,特别是不要搂住宝宝的脖子,以免造成窒息的严重后果。若病情得不到缓解,应立即送去医院。
窒息
胎儿娩出后,若1分钟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呼吸中枢抑制、损伤,或呼吸道阻塞。发现宝宝窒息时应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做人工呼吸、及时供氧等。多数宝宝经处理后,情况能迅速好转,呼吸转为正常,但仍需仔细观察宝宝的呼吸及一般状况,并注意保暖。
15.宝宝呼吸时嗓子发响需要治疗吗
有时爸爸妈妈会发现,出生不久的宝宝在呼吸时,嗓子会发出一种吱吱的响声。特别是在啼哭或发怒时这种响声会更明显,安静时稍好一些。这时宝宝的啼哭声不嘶哑,也不发热,吃奶也很正常,精神也很好。原来之所以出现这种吱吱的响声,主要是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喉头很软,每当呼吸时,喉头局部就会出现变形现象,使气管变得较为狭窄,这样自然就会发出响声。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柔软的喉头慢慢变得坚硬,也就不会发出响声了。所以不需要特殊治疗。
16.宝宝鼻塞怎么办
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即使没有把宝宝带到外边去,宝宝也没有感冒却还是鼻塞,这是因为宝宝在长到半个月左右时,鼻子经常会发生堵塞现象。有时把宝宝鼻子里的鼻垢取出后,鼻子还是不通气,而且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有时这种现象可持续3~4周,甚至达到吃奶时费力的程度。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空气干燥引起的,爸爸妈妈也不要过于着急。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是在冬季,可在暖气前挂上湿毛巾,以减轻空气的干燥程度。如果房间温度太高,宝宝也会感到鼻塞。所以,天气好的时候,要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散步,接触室外空气后,会使宝宝鼻腔通畅。
值得注意的是,切忌给宝宝用成人通鼻药。
17.宝宝有胎记怎么办
几乎所有的宝宝出生时都带有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大多出现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灰青色的斑块。胎记的形状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用手按压后不褪色。这些胎记是由宝宝出生时皮肤色素沉着或改变引起的,一般会在出生后5~6年内自行消退,所以不需要治疗。
18.生理性黄疸需要治疗吗
当爸爸妈妈怀着喜悦的心情看心爱的宝宝时,可能会发现宝宝在2~3天时皮肤开始变黄,最明显的部位是眼白、手掌心和脚底板,这无疑会引起父母的极大担忧。其实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是生理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
爸爸妈妈不必担心。
这种黄色来自血液中过剩的胆红素。胆红素是红细胞正常分裂后的产物,通常由肝脏处理后再经肾脏排出。由于刚出生的宝宝肝功能不成熟,肝脏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大量的胆红素,便会出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2~3天,到了7~10天后逐渐消失。如果是早产儿,由于肝功能更不成熟,所以可能延续到14天之后才能消失。此外,男婴和低体重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或者妈妈有肥胖症以及由催生产下的宝宝,都可能出现。出现这种状况时,医生通常会将宝宝留下观察几天,待血液测试黄疸指数正常后,就可出院。
19.新生儿必须“挤乳头”吗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大,甚至分泌少许乳汁样液体,所以在民间有一种“挤乳头”的育儿习俗,就是挤压新生儿的乳头。特别是女宝宝,认为不挤压乳头,以后就不能给后代喂奶,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不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触之有蚕豆大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这是由于受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此时,千万不要挤压,否则若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使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如果是女宝宝,挤压可能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或形成瘢痕;当宝宝发育为成年女性时,还会影响到泌乳。
新生儿乳头凹陷亦不需要处理。
20.宝宝得了脐疝怎么办
刚出生的宝宝脐带脱落后,由于腹压的作用,脐带残端可能会逐渐增大,腹腔中的液体、肠管或大网膜进入脐带残端,形成脐疝。
民间称“气肚脐”。当宝宝哭闹、排便时,随着腹压增高,脐疝会增大;当宝宝安静时,脐疝会减小,甚至看不见。
脐疝一般在宝宝1~2岁时可自愈,无须治疗。但如果发现宝宝有特大脐疝,这就属于疾病范畴,需要立即看医生,并且进行手术治疗。
21.什么样的大便颜色才正常
新妈妈为宝宝换尿布时,有时会被黑绿色的大便(胎便)吓一跳,以为宝宝得病了。其实,宝宝的这种大便颜色是很正常的。因为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侯,这种黑绿色的物质就存在了。这表明宝宝的小肠蠕动正常,所以出生后可以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通常在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胎便能基本排泄干净,接下来的2~3天,爸爸妈妈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由暗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液。
另外,由于每个宝宝的喂养状况不同,大便颜色也会各有差异。
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宝宝排出金黄色,如同芥末颜色的粪便,形态稀软;喂婴儿配方乳品的宝宝,排便的形状或颜色会有很多种,从淡黄色到褐绿色都有,如配方奶含铁比较多,颜色会深得像黑色等。所以千万不要与其他宝宝的粪便做比较。即使是同一个宝宝,两天之内也会排出不同颜色的大便。
22.新生儿腹泻怎么办
有单纯性消化不良和细菌感染造成的肠炎,消化不良可能与气候变化、受惊和变换居住环境有关。
但是如果新生儿的大便次数多,呈黄色,有蛋花汤样,并伴有血丝和黏液,虽然宝宝并未进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时哭闹,烦躁不安,这类的腹泻,大多数是由一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腹泻,需要加用消炎药和消化药来治疗。
如果大便中水分很多,便水分离,次数达10次以上,有臭味,应考虑宝宝患了腹泻,要及时到医院化验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