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煮至赤小豆烂熟,再入白米煮粥(宜稀不宜太稠),加入白糖即成,取米汤频服。
适用症
清心导热。适用于小儿面赤唇红,口中气热,烦躁不安,哭声响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银花双仁粥
原材料
金银花、钩藤各15克,柏子仁10克,虾仁、鸡内金各5克,冰糖适量,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
①将金银花、柏子仁、虾仁、鸡内金、钩藤入锅内加水适量,煎20分钟,取汁。
②粳米洗净后熬粥至稠厚,加冰糖调匀,温服,1剂/日,早、晚各1次分服。
适用症
清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心热受惊夜啼。
蝉麦大枣汤
原材料
蝉蜕2克,浮小麦6克,钩藤3克,大枣3枚,甘草2克。
制作方法
上药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煎成1小杯。
加白糖调服,每日1剂,分次服完。
适用症
蝉蜕甘干,疏风定惊,为婴儿常用药物;钩藤、浮小麦平肝镇惊,养心安神;配合大枣养血益脾;甘草清心火,调和诸药。本汤起到平肝养心、镇定安神的作用。
用于受惊后夜啼不止的婴幼儿。
说明
营养不良、脾虚有湿、大便如鸭粪或有木消化奶瓣者不宜选用。
灯芯竹叶钩藤饮
原材料
灯芯草两扎,竹叶6克,钩藤6克。
制作方法
将上物加水同煎为1小杯。
每日1剂,分次服完,可加白糖。
适用症
灯芯草为清心火的常用药,有清心安神、导火下行的作用;竹叶为甘淡利尿药,清心利尿,可使心中积热自小便中排除;钩藤平肝熄风、安神定志。此饮有清心利尿、宁心安神的功效。
用于心肝积热、夜啼不睡、唇赤舌干、尿赤而短、大便干结。
说明
脾肾两虚、小便清长、形体瘦弱、哭声无力者忌用。
龙眼粥
原材料
龙眼肉10克,红枣3枚,粳米50克。
制作方法
将各物洗净,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
定时喂食,作辅助食品。
适用症
龙眼肉甘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类,并能抑制使人衰老的一种酶的活性,所以中医认为龙眼肉“主五脏邪气,安志,久服强魂魄,聪明”,为中药补品中之上品。与大枣、粳米同用,起到安神定惊、和中理脾的作用。
用于慢性疾病引起的夜啼不睡、心脾两虚、受惊导致的夜睡不宁等。
说明
心肝蕴热、大便燥结的不宜选用。
三七炖鸡
原材料
田七6克,鸡肉100克。
制作方法
将鸡肉洗净切块,田七(即三七)切片,同置瓷蛊内,加少量水。隔水文火炖2~4小时,待鸡肉及田七均熟烂,汤液起胶粘状时,调味即成。
晚餐后食用,每周1~2次,连服3~5次,乳儿则喝汤汁。
适用症
鸡肉味甘性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含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田七味甘、微苦,性温,主要是用于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近年对三七的功效,更有用于抗衰老、强体魄方面的研究,认为三七在保健防病方面有很大潜力。鸡与三七炖烂后,能产生许多粘稠胶质,内含多种营养素和胶性纤维,较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充分发挥其疗效。本膳可收益气养血、定惊熄风的功效。
用于心肝蕴热日久、夜啼经数月不愈、烦躁易发脾气、青筋隐现者。
说明
脾虚便溏、夜尿清长不宜用。
百合粥
原材料
百合50克,莲子(带芯)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将百合、莲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与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红糖稍煮沸即成。
睡前食粥,或分早、午、晚食用。
适用症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其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与粳米同煮作粥,则有润肺清心、安神和中的功效。
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夜啼之症。
说明
脾胃虚寒、大便滑泻者不宜选用。
菊花枸杞猪肝粥
原材料
蟹爪白菊花两朵,枸杞15克,猪肝60克,大米60克。
制作方法
菊花去蒂,猪肝切片。先将菊花、枸杞与大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猪肝,稍煮数沸,猪肝刚熟调味即成。
早、晚食用,可间隔服食一段时间。
适用症
白菊花清肝明目,为治眼疾的常用药物。枸杞子滋养肝肾,养血明目。猪肝能补肝养血,起到明目滋补作用,且含多种营养成分,中维生素A,对维护眼睛的视力有重要作用。本粥清肝养血,滋阴明目。
用于假性近视、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疳疾上目、视力下降、夜视不明等。
说明
阴虚火旺、目赤尿短、眼眦较多的肝火目疾不宜选用。
桑葚粥
原材料
桑葚子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先将桑葚子浸泡片刻,洗净后与大米同煮为粥,粥成后加冰糖,稍煮即成。
每天服食,15天为一个疗程。
适用症
桑葚味甘、酸,性微寒,有补血滋阴作用,含有葡萄糖、蔗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糯米暖中健胃、益气养血。本粥主要起滋阴养血和胃的作用。
用于肝血不足、视力下降、大便干结者。
说明
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肾虚无热者不宜用。
黄精瘦肉汁
原材料
黄精15~30克,猪瘦肉100克。
制作方法
黄精稍洗,猪瘦肉切片。先以黄精煮汁,取药汁与瘦肉置碗内,隔水炖约1小时。
每晚食用,3~5天为一个疗程。喝汤食肉。黄精煮后也可食用。
适用症
黄精味甘,性平,主要补脾骨,润心肺。含粘液质、淀粉和糖分。有良好的滋阴润燥作用。猪瘦肉能益阴养血,为常用的食疗滋补品。本汤汁有滋阴养血、明目作用。
用于血虚疳疾、视力下降、面色萎黄、胃纳不佳。
说明
口粘、舌苔厚腻、大便溏烂者不宜选用。食用后,如出现胸满腹胀、饮食顿减则应停服。
鹌鹑炖杞子
原材料
鹌鹑1只,杞子10克。
制作方法
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与杞子同置蛊内,隔水炖1~2小时。
调味服食,饮汁及吃肉。
适用症
鹌鹑味甘,性平,补脾益气,营养价值高,有动物人参之称,主要含大量蛋白质(较鸡肉为多),脂肪较少。杞子滋补肝肾、养血明目。同用则有健脾益血、养肝明目的功效。
用于营养不良、疳疾上目、视力下降。
说明
肝热或肝火旺者不宜用。另外,亦可以鹌鹑蛋食用,每天1~2只,也可收到相同的效果。
鲍鱼决明汤
原材料
鲍鱼30克,石决明30克(打碎),枸杞子15克,白菊花210克。
制作方法
先将石决明煎沸煮20分钟,然后下枸杞子、白菊花及鲍鱼,同煮为汤。
饮汤吃鲍鱼。
适用症
鲍鱼味甘、咸,性平,能滋阴清热、补肝明目,故有明目鱼之称。石决明即鲍鱼之外壳,前人谓鲍鱼“肉与壳(石决明)两可用,……然皆治目”。配以枸杞子、菊花能补肝益精而明目。
用治肝虚目暗、视力下降、眼干目涩。
说明
本汤尚可清肝之虚热,但对肝火实热、目赤肿痛则非所宜。
骨枣汤
原材料
动物骨(长骨或脊骨,猪、牛、羊均可)250克,红枣15~20枚,生姜数片。
制作方法
将骨头洗净捣碎,与红枣、生姜同置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烧开,后以文火烧两小时以上。汤成之后调味即成。
供午、晚餐时饮用,连服5~7天。
适用症
此膳取之中医以形补形之法。动物骨中含有丰富的钙,髓质中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益髓生骨的作用,民间多以此煲汤佐膳。红枣补中益血。本汤有益髓养血、助骨生长的功效。
用于骨折经对位固定治疗的早期阶段,有促进骨折愈合、早日形成骨痂的作用。
说明
骨头需在凉水时放入,切勿待水烧开时才入骨头,选用动物骨,以新鲜为佳,冰冻者饮之。各类动物骨可根据婴儿体质寒热而选择,一般猪骨性平,牛骨偏温,羊骨性热。
菟丝子粥
原材料
菟丝子30克,猪瘦肉30克,粳米60克。
制作方法
将菟丝子洗净,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先煎取药汁。猪瘦肉切丝。用精盐、味素适量腌好。将粳米与药汁同煎成粥,待粥将成时入猪瘦肉,稍沸即成。
作早餐食用,不拘次数和时日。
适用症
菟丝子稍温而润,有补肾益精作用,作粥则和胃益肾。猪瘦肉有健脾养血的功效。本粥富于营养,适用于骨折初期,患儿因伤痛而食欲不振服食,既可当餐,又有辅助治疗,促进骨折愈合。
说明
阴虚火旺、大便溏薄的婴儿不宜食用。
桃仁蛋
原材料
桃仁5粒,鸡蛋1只。
制作方法
将桃仁炒熟退衣,研碎待用。将鸡蛋竖起,在顶端轻敲一小洞,然后将桃仁末装入蛋内,用小竹签搅拌,用面粉封口。用黄泥裹蛋,置炭火中煨熟(如火煨有困难,用烧开的盐水浸熟亦可)。
每日1只,连食3~5天。
适用症
桃仁为活血破瘀的常用中药,与蛋同用,不但增加营养,还可减轻桃仁润肠轻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