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当您拿到这本《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的时候,我首先要向您表示感谢,感谢您的选择,感谢您的阅读。同时,我期待着得到您的反馈,期待着有机会就这些日本的“风俗”情事进行讨论。
稍具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宋代那位在涌动着惊涛骇浪的政海和飞奔着咆哮激流的文海里面沉浮的苏轼,曾经吟咏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绝佳诗句。我呢,酷爱苏轼,堪称“苏粉”,在这本书出版之际,好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便把书名定为了《风吹樱花落尘泥》。
自1988年8月20日踏上日本的土地,我在日本已经走过了26个春夏秋冬。每年4月,我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倾情观赏那瞬间在蓝天白云下盛开怒放、那瞬间在微风下纷扬落地、那瞬间成为赏花人脚下泥瓣的樱花。每年4月,我都能够在赏樱之地看到日本公司结伴而出的人们,看到带着便当盒聚集而来的日本家族,看到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看到蹒跚而行的日本老人。每年4月,我都会为眼前的赏樱风景感慨万千:日本,真的是一个樱花的国度;日本民族,真的是一个喜爱樱花的民族。这种樱花国度造就的樱花民族,势必带有樱花的种种性格。
长话短说,在我看来,樱花最突出的性格就在于那瞬间的逸然极致和瞬间的飘然而逝。而日本民族对极致的追求,常常让人欷歔感叹,
多年来,我一方面关注日本的时政,另一方面也关注日本的“风俗”。时政的变化让我感到日本的政坛好像走马灯般地旋转,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风俗”的流转让我感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浸染骨髓的内涵。
谈论日本,结论似乎不应该总在肯定与否定之间徘徊,我一向主张:对日本爱恨不解乃至纠结不已的中国人,从“风俗”入手观察日本,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这位“邻居”。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日本新华侨报》社长吴晓乐女士,她的倾力支持,让我在走出“雪泥”之后写出了这样一篇又一篇“观察记”。同时,我还要感谢《日本新华侨报》的团队,这些帅哥靓女们帮助我做了许多资料文字的基础工作。
蒋丰
2014年3月17日于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