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2517000000001

第1章 凡尔登战的起因(1)

“战争一定会来……一定要加强右翼。”—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临终遗言

1916年2月21日清晨,法国凡尔登天气奇寒。

天色已蒙蒙亮,四周静悄悄,连日来雨雪交加的鬼天气终于稍有好转。隐蔽在凡尔登战线上的德国最庞大的炮兵群已经悄悄脱下炮衣,成千上万趴在战壕里的德军突击步兵已擦亮枪支,戴好钢盔,上起刺刀,子弹入膛。他们屏住呼吸,紧张地眺望着对面不远处的法军阵地。

门西线陷入僵局一年来,德军将领们期盼这—天已经很久了。

德国人和法国人,这两个曾交战了数个世纪的宿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在法国东北部边境重镇凡尔登附近,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代价惨痛的阵地攻防消耗战。这就是著名的凡尔登战役,这场战役异常酷烈,历史上曾被冠以这些名称“凡尔登绞肉机”、“马斯地域的磨坊”、“凡尔登屠场”或“地狱之战”。它成为第—次世界大战的扭转点,这场战争也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走向失败的开始。

一、德国的作战计划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制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在欧洲。爆发,其直接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但真正的起因则是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因重新瓜分世界所引起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夫妇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并到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视察军事演习。斐迪南是奥匈帝国军人党首领,一向叫嚣入侵塞尔维亚。他此次访问的波斯尼亚,1908年刚被奥匈帝国吞并,居民多为塞尔维亚人,具有较强的民族情结。斐迪南的波斯尼亚之行被塞尔维亚人视为挑衅行为,特别是在塞尔维亚青年中激起了强烈愤慨。塞尔维亚爱国青年组织“黑腕”秘密策划了暗杀斐迪南的行动,6月28日,当斐迪南的车队驶过萨拉热窝狭窄街道的时候,“黑腕”成员、青年学生加·普林西普开枪打死了斐迪南夫妇。

萨拉热窝的枪声立即在整个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进而在全世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塞尔维亚政府参与了此次刺杀事件,但是奥匈帝国决定借此事件作为出兵塞尔维亚的借口。7月23日,奥匈帝国政府向寒尔维亚政府发出最后通蝶,要求塞尔维亚政府正式谴责一切反奥宣传,查禁一切反奥的出版物和社团,罢免曾经支持反奥宣传的任何官员,开除学校的反奥教师。此外,奥匈帝国还提出无理要求,由奥匈帝国官员协助塞尔维亚政府查禁反奥宣传,由奥匈帝国法官参与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被告。这些要求限塞尔维亚政府在48小时之内答复。7月25日,塞尔维亚政府把复文交给奥匈帝国使节,答复很温和,除最后两点严重损害塞尔维亚主权无法接受外,其余要求都接受了。塞加维亚政府还表示,愿意把争端提交国际法庭解决。但奥匈帝国借口塞尔维亚没有满足它的要求,于28日悍然对塞尔维亚宣战。

奥匈帝国这一次之所以如此猖狂,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盟国德意志帝国的不断怂恿。德国保证要尽全力使它的盟国“不致被削弱”,并在7月初的波茨坦会谈中,承诺全力支持奥匈帝国采取的一切行动。

塞尔维亚虽然只是个小国,但是有强大的沙皇俄国站在它的背后。俄罗斯人与塞尔维亚人同属斯拉夫人,沙皇一直对巴尔干半岛怀有野心。他认为,如果听任奥匈帝国压服塞尔维亚,沙俄在巴尔干的地位就会被削弱,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后,俄国政府立即发布了军事动员令,俄国的盟国法国则保证全力以赴支援俄国。7月31日,德国向俄、法两国同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动员,要求法国在未来冲突中保持中立。遭到拒绝后,德国立即于8月1日、3日先后对俄、法宣战。

在危机爆发后的最初日子里,英国政府表面上致力于凋解冲突,要求冲突各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实际上却在窥视时机,寻找可以让英国民众接受的参战借口。8月2日,德国政府无理要求比利时政府借道,允许德军过境进攻法国。这事实上破坏了比利时永久中立国的国际地位,而这一点曾在1839年得到列强的保证。比利时政府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同时呼吁英、法、俄诸国保护它的中立地位。英国要求德国尊重比利时的中立,但德国不予理会,英国随即于8月4日对德宣战。

俄国士兵开赴战场交战双方阵营分明,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同盟国集团的成员之一意大利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望风转舵,待价而沽。它借口德国和奥匈帝国发动的不是防御性的战争,拒绝承担条约义务,在一段时间内宣布中立。1915年4月,英、法、俄在伦敦同意大利签订秘密条约,保证战后满足意大利的许多领土要求,促使意大利于该年5月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爆发不久,日本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土耳其帝国则加入同盟国方面作战,战争已越出了欧洲范围。1915年和1916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分别参加到同盟国一方和协约国一方。此外许多国家也权衡利害关系,相继加入战争。

对于交战的多数列强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有预谋的。在交战国中,除了塞尔维亚等小国是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反侵略以外,几乎所有大国都打算借战争达到各自的政治和经济目的:夺取新领土,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德国企图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吞并法国的铁矿区,攫取东欧的粮食、原料产地和俄国波罗的海沿岸的属地。英、法、俄、意则先后缔结协定,密谋如何瓜分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的领地。日本参战的目的则在于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诸群岛,以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

德国的作战计划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制定了。1870年,在普鲁士王国与法国的战争中,法军于色当惨败,全军覆没,被迫割让领土。不久,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凭借“铁血政策”和纵横捭阉的外交活动,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为确保其南部各邦的安全,德意志帝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内的洛林地区,使法国暴露在德国未来的入侵面前。法国为防范德军入侵,从东南部的天然屏障阿尔卑斯山开始,向北沿着270公里的法德边界上的4个城市构筑了一系列的坚不可摧的混凝土堡垒,并在其中的艾皮纳勒和图勒两城市之间设计了一个广阔的缺口,为入侵者布下了一个巨大陷阱,准备从混凝土箱形掩体中发射交叉火力歼灭入侵之敌;而在凡尔登以北约20英里,便是卢森堡、比利时和崎岖的阿登森林。

面对法军严密的设防,德国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苦心设计了一个大胆的、借道比利时的迂回作战计划。施里芬是德国1891年到1906年的总参谋长,也是德国著名将领老毛奇及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忠实信徒。他崇尚速决战、战略合围以及大决战的军事思想。

德军将领之所以一贯崇尚速决战思想,主要与德国地处中欧、腹背受敌的战略位置有关。虽然在俾斯麦任帝国首相的时候,德国曾与沙俄签订条约,一度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但是到19世纪90年代初,当法俄再度结盟以后,德国再度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一旦发生战争,兵力居劣势的德军只有依靠速决战,集中力量先击败一路敌军,尔后迅速转移兵力,消灭背后的敌人。

鉴于俄国地幅广阔,不可能迅速击败,而且俄国生产力相对落后,军队动员速度较慢,因此施里芬决定先将战略重点放在西线——在战争初期集中优势兵力,通过先发制人的速决战,在4至6个星期内迅速击败法国,同时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尔后集中兵力对付庞大而落后的俄国,迫使其屈服,整个战争要争取在2~3个月内胜利结束。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败法国,显然不能选择法军重兵设防的东部地区为突破口。因此借道比利时平原、山北部侵入法国就成为德军的最佳选择。比利时虽小,但已实现工业化,拥有可用于入侵法国的铁路、公路、河流和运河。比利时的军力较弱,不可能抵御强大的德军入侵。另外,法国与比利时之间的边境是不设防的。因为自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的作战计划一直是以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莱茵河西岸地区为目标的。法军进攻学派的代表人、最高统帅部的约瑟夫·霞飞早在战前就制定了“第17号计划”。这是1870年以来被批准的第17个计划。在计划中,他把全部兵力都部署在德法边境地区,而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部却没有任何设防。

针对法军的防御部署,在速决战思想的指导下,施里芬率领德国总参谋部的军官们,在1905年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该计划规定,战争初期,德军以78个师在西线攻击法国,在东线用9个师对付俄国。在西线进攻法国的德军中,左翼部署8个师,固守法、德之间设防坚固的国界,顶住法德边界上的压力;右翼70个师组成一支庞大的包抄部队,以闪电战侵入比利时,战时后备军随后跟进,德军主力越过未设防的法比边境,沿海岸推进,强渡塞纳河,先从西面然后从南面越过巴黎,最后从背后把法国主力部队压缩到巴黎以东地区加以歼灭。整个攻势运动如同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以最靠近法国、距离巴黎178英里的边境城市梅斯为枢轴,沿逆时针方向横扫法国的沿海地区,从北、西、南三面包围巴黎,会同在东面法德边境固守的8个师,一举将法军合围歼灭。迫使法国政府投降后,德军主力将立即挥师东进,会同东线守军及奥匈帝国的军队,闪击陷入孤立的俄军,将其歼灭或击溃,迫使沙皇屈服。

很显然,这是个孤注一掷的计划。它反映出德军对突然性、集中兵力、主要攻击方向、迂回包围等问题十分重视。但是它完全建立在这样一个主观愿望上,即比利时无力抵抗,法军不堪一击,俄军动员迟缓,英国不会立即参战。

施里芬当然认识到这个计划有些冒险。但是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德军惟有冒险才可能迅速取胜。根据集中用兵的原则,成功的关键正是尽可能多集中强大兵力于一翼,迅速歼灭法军。

施里芬没来得及亲自实施这一大胆计划,便在大战爆发前的1912年底去世。临终时他多次强调:“战争一定会来……一定要加强右翼。”

继施里芬之后任德军总参谋长的是老毛奇的侄子赫尔穆特·冯·毛奇,又称小毛奇。由于战争爆发时,德军面临的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作了修改,将西线右翼纵队减少了11个师,将左翼部队增加了7个师,并抽调部分兵力加强东线的作战力量。这个被小毛奇调整后的作战计划,就成了“施里芬—毛奇”计划。这个计划表面上似乎稳妥了一些,但是由于集中于西线右翼的主攻力量被明显削弱,德军事实上更难以迅速取胜。这恰恰是施里芬所担心的,这一“平衡”使得德军右翼的卷击计划无法奏效,事实正如他生前所料,西线战场不久就陷入了僵局。

二、德国迅速结束战争的梦想落空

战争是1914年8月4日爆发的。德军首先挑起战端,越过比利时国界,很快于8月20日占领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德军主力随即马不停蹄,挥师西进。德法两军首先在法国边境地区展开了激战,先后进行了洛林之战、阿登森林之战、桑布尔河之战、蒙斯之战等——系列短促的战役。

在初期战斗中,法军的“第17号作战计划”首先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这个由“进攻学派”制定的理想主义计划曾设想:法国军队以19世纪最好的队形出现在战场上,戴着白手套,修饰得漂漂亮亮的军官走在部队前面,士兵们则穿着暗蓝色短上衣和猩红色裤子列队前行,伴随他们的是飘扬的团旗和雄壮的军乐。法军相信这种阵势必会大大提高部队的士气,并将敌人吓得心惊胆战,变得不堪一击。这一计划表明法国军队还没有对现代火力的威力产生足够的重视。黑尔将军在其大作《炮兵》中甚至说:“会战的主体为双方步兵之间的战斗。陆军应该是个人力的陆军,而不是物质的陆军……炮兵仅是辅助兵种,重炮兵无足轻重,军队拥有大笨重的炮兵毫无意义。”法国名将福煦也断言:决定胜负的将是绝对的进攻和古典战斗精神;物质的火力并不能决定战争的成败,只有精神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他强调。步兵在距离敌人400米的地方,瞄准射击已不可能;为减少伤亡,步兵一进到这个位置,就应在火力掩护下,立即发起刺刀冲锋。正是这种脱离实际的战术,导致了法军初战的惨败。每当法国步兵冲锋时,整个战线仗被德军炮火所覆盖,法军兵士们“像倒霉的野兔子一般被打翻”。尽管士兵们仍旧勇敢地冒着可怕的炮火发起冲击,但是几乎是没有人能够活着冲过这些死亡地带。急于收复失地、雪洗当年耻辱的法军统帅部还贸然命令法军主力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发起进攻。结果不仅没有得逞,反而节节败退,被在那里严阵以待的德军防守部队突破了法德边境。

根据局势变化,法军总司令霞飞匆忙修订了作战计划,收缩了防御范围,在马恩河和塞纳河之间重新部署了力量,其中包括英国援军。9月3日夜间,当法国政府被迫从巴黎撤往波尔多时,退却中的法军决定冒险反攻,德军主力进至巴黎附近的马恩河一带时,遇到法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9月5日,在巴黎以东长达200公里的马恩河一线,英法联军突然发动“马恩河战役”,转守为攻。参加这一战役的双方军队多达150多万人。交战中,英法联军发现德军战线出现一个缺口,立即趁虚而入,对德军另一侧展开攻击。经数日激战,德军缺口逐步扩人,主力被迫向北撤退。9月9日,联军终于迫使德军退过马恩河,向埃纳河一线退却。第二天,法军总司令霞飞向世界宣告:“马恩河之战以确定无疑的胜利而结束。”这一战役使德军速决战计划严重受挫。9月14日,极为失望的德皇威廉二世将小毛奇将军革职,任命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将军担任德军总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