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2514100000009

第9章 出chū塞sài①

〔唐tánɡ〕王wánɡ昌chānɡ龄línɡ

秦qín时shí明mínɡ月yuè汉hàn时shí关ɡuān②,万wàn里lǐ长chánɡ征zhēnɡ人rén未wèi还hái。但dàn使shǐ③龙lónɡ城chénɡ④飞fēi将jiànɡ⑤在zài,不bú教jiào⑥胡hú马mǎ⑦度dù阴yīn山shān⑧。

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公元689~约756年),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属陕西)人,一作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开元进士,后为江宁丞,晚年遭贬,乱世弃官居江夏,被刺史闾丘晓所杀。诗作中以绝句成就最高。有《王昌龄集》。

难词解释

①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塞,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②关:关塞。③但使:只要。④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⑤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⑥不教:不让,不使。⑦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⑧度阴山:度,越过。阴山,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诗词大意

明月照在防卫森严的关塞上。由于长期的边塞战争,多年来许多从内地来的战士或战死疆场,或长久不能回家。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名将镇守边防,就不会让敌人的骑兵度过边塞。

名诗点评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怀念,指责了当时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显示出诗人对国防巩固的一片赤诚之心。

帮你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的关隘进行勾勒,抒发诗人希望朝廷早日起用良将,平息边塞战事的愿望。诗的起笔不凡,首句勾勒出边塞雄关的苍凉景象,并暗示这里的战争频繁,自秦汉以来就未断过,此句更运用了互文手法,不能按字面意义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而应理解为“秦汉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指出战争的残酷性,表达了诗人沉痛的心情。第三句借典故,以“飞将”李广的勇敢善战来暗指边疆缺乏英勇的将领。第四句表现了对入侵者的痛恨,同时表现出希望朝廷能派出良将平息边境战乱的愿望。至此,诗人一颗爱国恤民之心跃然纸上。整首诗景象雄浑,气势豪迈,有人评论它是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延伸阅读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