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2514100000068

第68章 村cūn居jū①

〔清qīnɡ〕高ɡāo鼎dǐnɡ

草cǎo长zhǎnɡ莺yīnɡ飞fēi二èr月yuè天tiān,拂fú堤dī杨yánɡ柳liǔ②醉zuì③春chūn烟yān。儿ér童tónɡ散sǎn学xué④归ɡuī来lái早zǎo,忙mánɡ趁chèn东dōnɡ风fēnɡ放fànɡ纸zhǐ鸢yuān⑤。

作者介绍

高鼎(dǐnɡ),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难词解释

①村居:住在农村。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③醉:迷醉,陶醉。④散学:放学。⑤纸鸢:风筝。鸢,老鹰。

诗词大意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名诗点评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帮你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前两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后两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延伸阅读

关于风筝的起源,象春秋时期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或者汉高祖时韩信作纸鸢以测量未央宫的远近,还有梁武帝被叛军围困,其子放纸鸢求援等那样的史实是很多的。这些典故都说明纸鸢在我国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难怪它曾是历代文人诗家的写作题材。

《语文新课标》推荐篇目长chánɡ歌ɡē行xínɡ①

〔汉hàn乐yuè府fǔ〕

青qīnɡ青qīnɡ园yuán中zhōnɡ葵kuí,朝cháo露lù待dài日rì晞xí②。阳yánɡ春chūn③布bù④德dé泽zé⑤,万wàn物wù生shēnɡ光ɡuānɡ辉huī。常chánɡ恐kǒnɡ秋qiū节jié至zhì,焜kūn黄huánɡ⑥华huá⑦叶yè衰cuī⑧。百bǎi川chuān东dōnɡ到dào海hǎi,何hé时shí复fù西xī归ɡuī?少shǎo壮zhuànɡ不bù努nǔ力lì。老lǎo大dà徒tú伤shānɡ悲bēi。

诗体介绍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难词解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②晞:晒干。③阳春:温暖的春天。④布:散布,洒满。⑤德泽:恩泽。⑥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⑦华:同“花”。⑧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⑨徒:白白地。

诗词大意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自悔恨了。

帮你赏析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春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