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2514100000044

第44章 蜂fēnɡ

〔唐tánɡ〕罗luó隐yǐn

不bú论lùn平pínɡ地dì与yǔ山shān尖jiān①,无wú限xiàn风fēnɡ光ɡuānɡ尽jìn被bèi占zhān。采cǎi得dé百bǎi花huā成chénɡ蜜mì后hòu,为wèi谁shuí辛xīn苦kǔ为wèi谁shuí甜tián?

作者介绍

罗隐(公元833~909年),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一说是新登(今浙江桐庐)人。本名横,因十次考进士,没考上,改名为隐。后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诗多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一些作品流传于民间。

难词解释

①山尖:山峰。

诗词大意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名诗点评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帮你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常常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

延伸阅读

传说大诗人罗隐少时家贫,以乞讨为生。一日寒冬腊月,天下起鹅毛大雪,罗隐急忙躲到一酒楼下。楼上县官、财主和秀才正在饮酒,见天降大雪,县官诗兴大发,吟到:“大雪纷纷落地”。秀才道:“都是皇家瑞气。”财主见状,急忙道:“再下三年何妨?”此时,罗隐在门楼下饥寒交迫,冻得瑟瑟发抖,闻言非常气愤,不禁高声接到:“放你娘的狗屁!”这句呐喊真是穷苦百姓的心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