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2514100000030

第30章 望wànɡ洞dònɡ庭tínɡ①

〔唐tánɡ〕刘liú禹yǔ锡xī

湖hú光ɡuānɡ秋qiū月yuè两liǎnɡ相xiānɡ和hé,潭tán面miàn②无wú风fēnɡ镜jìnɡ未wèi磨mó③。遥yáo望wànɡ洞dònɡ庭tínɡ山shān④水shuǐ色sè,白bái银yín盘pán⑤里lǐ一yī青qīnɡ螺luó⑥。

作者介绍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的诗也写得很有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绝句更显他引人注目的特点。

难词解释

①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②潭面:指洞庭湖面。③镜未磨:古代镜子是用铜做的,磨了才能光亮。这里比喻月下的湖面虽然平静,但有点朦胧,像没有磨平的铜镜。④山:指君山。又称湘山、洞庭山,在洞庭湖中。⑤白银盘:比喻洞庭湖。⑥青螺:螺,螺蛳。青螺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形。这里用来比喻君山。

诗词大意

秋天的月亮美丽动人,它与洞庭湖的风光交相辉映,优美而和谐。湖面像是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一样。遥望湖中的君山,它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只银盘里放了一只青色的田螺。

名诗点评

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夜月色下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

帮你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朗州(今湖南常德)期间。据说刘禹锡曾六次到过洞庭湖,这首诗写的是他秋天到洞庭湖所见之景。

洞庭湖在月光的照耀下,湖面薄雾蒙蒙,水天一色,清澈的湖水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水如同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远远看去,湖水当中的君山,如同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安放在银盘之上。诗人运用一连串比喻和奇特的夸张手法,由衷地赞美了洞庭湖的奇丽景色。表现出诗人非凡的想像力。这首诗意境深远优美,语言灵秀妥贴,是写洞庭湖的上乘之作。

延伸阅读

长庆年间,刘禹锡、元稹(zhěn)、韦楚客三位诗人相约到白居易家喝酒。席间谈到三国和晋代的兴亡史时,四个人感慨万千。于是提议每人做一首《金陵怀古诗》。刘禹锡最先完成,名为《西塞山怀古》。白居易读后说:“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于是其他三人不再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