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2514100000013

第13章 九jiǔ月yuè九jiǔ日rì①忆yì山shān东dōnɡ②兄xiōnɡ弟dì

〔唐tánɡ〕王wánɡ维wéi

独dú③在zài异yì乡xiānɡ④为wéi异yì客kè,每měi逢fénɡ⑤佳jiā节jié倍bèi⑥思sī亲qīn。遥yáo⑦知zhī兄xiōnɡ弟dì登dēnɡ高ɡāo处chù,遍biàn插chā茱zhū萸yú⑧少shǎo一yī人rén。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同上!

难词解释

①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山东:华山以东,指作者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县)。③独:孤身一人。④异乡:他乡。⑤逢:遇到。⑥倍:更加,加倍。⑦遥:远,在很远的地方。⑧茱萸:一种有浓香的植物,古代风俗,重阳节时在身上佩带这种草,可以去邪避恶。

诗词大意

我独自作客在异地他乡,每逢佳节来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今日重阳,我猜想,在遥远的故乡,兄弟们登高望远时,他们头上都插着茱萸,也在念想着身边唯独缺少了我一个人。

名诗点评

这首诗很朴实地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帮你赏析

这是一首节日思亲的诗。作者当时只有17岁。起首一“独”字,就将诗人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突现了出来。而这种孤独感,在节日里就显得更加强烈,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浓,因为美好的节日往往是合家欢聚的日子。三四句正是承接这一诗意而展开的。诗人不写自己,而是想象家乡兄弟们在九月九日登高望远时,缺少的正是自己一人。这种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写亲人相聚时少了自己的别致写法,更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殷切思念。全诗首尾相应,由开头的“独在”到结尾的“一人”,无不充满孤独感,感情真挚。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广泛传诵,就在于它表达了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思亲。

延伸阅读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