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切皆有可能
25139400000027

第27章 平衡思维(2)

就算是那些思维超常敏锐的伟大人物,也鲜有同时在好几个领域内都取得卓越成就的。18世纪早期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圣·里奥纳多在一次给校友福韦尔·柏克斯顿爵士的信中谈到他的学习方法,并解释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说:“开始学法律时,我决心吸收每一点获取的知识,并力求将它们变成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在一件事没有充分了解清楚之前,我绝不会开始学习另一件事情。与我不同的是,我的许多竞争对手在一天内读的东西比我一个星期所读的都多。而1年后,这些东西,我依然记忆犹新,但是他们,却早己忘得一干二净了。”

表面上看来,平衡思维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工作的进展和个人的成长。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只有先完善局部,才能有整体的发展和进步。否则,抛开局部而去追求整体的卓越,只能是痴人说梦。

一个具有平衡思维的人,他之所以能够比别人获得成功的必率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仅依靠卓越的才能去实现卓越,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辩证的思维,能够对自己和其所追求的目标进行理性的分析。他们明白,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尤其是对于一个员工来说,他首先所要做的,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自己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去学习和成长。

成事之道常体现在一个人是否“专心致志”上,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工作中所遇到的困境。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专注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精力,坚持找到了实现这个欲望的方法,一直到成功地将它付诸实施并有所收获为止。专注是一种不可小视的力量,它会在你实现成功的过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一位年轻人,从小就胸怀大志,等到上了大学之后,他就立下了志愿:要熟练掌握5门外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每天利用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英、法、德、意、日语,每天不断地背诵,结果10年过去了,他所学的几门外语都还是初级水平。从这位年轻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四处出击、平均消耗注意力的恶果,假如他在10年的时间里,集中精力钻研一门外语,相信他的外语水平一定不是现在这样。

有道是“十年磨一剑”,中国古代的铸剑师为了铸成一把好剑,必须在深山中潜心打造十几年。其成因就是,专注能够保证工作效率的最大发挥。

为了专心做好一件事,每个员工都应该远离那些使你分散注意力的事情,集中精力选准主攻目标,专心致志地从事你的事业,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大多数人集中精力专注于一项工作,他们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在对一百多位在其本行业获得杰出成就的男女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和明确果断的优点。

事实上,平衡思维能让一个人在从事工作时目标明确,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出迅速做出决定的习惯,还有助于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项工作上,直到努力完成了这项工作为止。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追求卓越的人来说,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证明就是,那些精明的商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做出决定的人,而且,他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

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获得了巨大成功。

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并因此使自己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李斯特在听过一次演说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最有名望的律师之一。

伊斯特曼致力于生产柯达相机,这为他赚进了数不清的金钱,也为全球数百万人带来无比的乐趣。

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而且又瞎,但她还是实现了她的明确目标。

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而这无一例外都是专注的结果。

假设你已经厌倦了普通员工的生活,而想成为一位成大事者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十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个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干工作也是一样,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去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望向这一任务将会给你的前途带来的影响上,而且,看得越远越好。这其实也是一种平衡思维。

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精疲力竭。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一个卓越的员工,一个真正善于运用平衡思维的员工,他在工作中绝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梆棰,那样只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反而不利于工作的完成。而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情,就像是游戏中打老鼠一样,一次只能打一个,一个一个地来,你就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每次接到任务的时候,你都应该明确自己所需担负的责任,同时也要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也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一次取舍,成就一生卓越

平衡思维其实就是一种有关取舍的思考方式,因为,只有掌握好得与失,把握住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因素的此消彼长,才能使自己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为追求卓越创造一种相对良好的环境。

几年前,有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在全球畅销一时,职场人士纷纷一睹为快。书中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四个小家伙。为了填饱肚子和享受乐趣,他们每天在不远处的一座奇妙的迷宫里跑来跑去,在那里找到一种叫做“奶酪”的黄澄澄、香喷喷的食物。后来某一天,那些奶酪突然不见了。然后他们又开始寻找,最后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只要寻找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多的奶酪。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当代人工作和生活和寓言,现代生活充满了变化,一时的得失是很正常也很常见的事情,如果你为了这件事情而苦恼,那真是没有必要。重要的是,你要在一时的得失中“取”到对你有帮助的东西。这时候,你的平衡思维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个不善于运用平衡思维思考难题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善于发挥平衡思维的人,能够正确地思考自己的取舍,并立即采取行动。绝不能小看平衡思维在取舍中的作用,有时候,这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有一个经常到山里割草的人,有一次,被毒蛇咬伤了脚趾。他疼痛难忍,而医院又在离这里很远的小镇上。在这个危急时刻,他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巨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他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某餐厅服务员端着托盘在顾客中行走,因不小心与顾客碰了一下,导致托盘不稳即将倾倒,这时候,服务员果断地将倾斜的托盘投向了自己,结果弄得自己一身果汁,而顾客却安然无恙,此举被老板看在眼里,不久这位服务员被提升为餐厅经营部经理。

现实中,需要做出重要抉择的时刻实际上很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你只有运用平衡思维,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取长远的利益。

其实,正确思考的变化往往蕴含在取舍之间,因为选择怎样去做是由一个人的思考力决定的。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所以反倒成就不了大事。而那些卓越的人士,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得,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果敢地取舍。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能够真正拥有平衡思维的人,虽然他们只是极少数,但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思考,所以一直都被当作是每一个领域的希望,他们在所做的事情上,都扮演着先锋者的角色,充分施展了他们的优势。每一个卓越的员工最终都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对于这一点,相信每一个员工都会有所体会。

彼得从小聪明好学,在爱德华国王中学念书时,他有一个外号:“无敌神童”。在他身上,有着天才们通常有的那种个性:遵从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因世俗的偏见蒙蔽自己的心灵。上大学时,他最初选修的是法律。但他很快发现,他喜欢做一个富商,而不是一个律师,于是,他只在法律系待了两周,便转到商业系。

大学毕业后,彼得在英国陆军服役,任排长之职。几年军旅生涯的磨练,他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应该怎样决策。他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实战演练告诉他,在很多情况下,指挥员只能依据残缺不全的有限信息决策,不足的部分,一半靠经验,一半靠胆量,也许还有运气。彼得对此心领神会。他总是能在别人举棋不定的混乱局面中大胆拍板,很少有犹豫不决的时候。这一素质成为他日后在商场大显身手的法宝。

从军队退役后,彼得进入英国石油公司工作。即使在这家人才济济的超级公司,他的才干也很突出。他胆量过人的鲜明个性尤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些棘手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都喜欢交给彼得去干,而彼得总是能圆满完成任务。因此,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突击队长”。他的职务也屡获升迁,几年后,即被任命为商务部副总裁,全权负责北美业务。

苏伊士运河一直是英国石油公司的主要航道,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6·5”战争爆发后,苏伊士运河补充关闭,英国石油公司被迫改变航道,从非洲好望角绕行。这样一来,船舶运输问题便变得十分重要。公司紧急召回“突击队长”彼得,任命他为总经理特别助理,主管船舶租用与稠度事宜。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彼得正在家休息,忽然接到租船部主任打来的一个紧急电话:“奥纳西斯先生询问是否租用他的油轮。他要求马上答复。”奥纳西斯是著名的希腊船王,他的油轮因“6·5”战争变得特别红火,所以他开给英国石油公司的条件很苛刻:要么全部租用一年,要么一艘不租,而且价码比平时高得多。奥纳西斯的油轮总吨位高达250吨,全部租用一年,租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租船部主任不敢定夺,所以打电话向彼得请示。

租?还是不租?彼得也感到迷惑。决策的关键是“6·5”战争将延续多久?如果延续时间很长,运输紧张的问题将会继续加剧,无疑必须租用奥纳西斯的全部油轮。但是,如果战争很快结束,高价租用大批超过需要的油轮,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在当时的情况下,最老练的政治家也无法判断战争会进行到什么时候,彼得自然也无法预知。那他应该如何决策呢?

彼得感到遇上了平生最难做出的一个决定,这就好像足球守门员扑救一个点球,无论扑向左边还是右边,都可能是错误的,尽管也可能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召开一个董事会,也不可能商量出一个正确答案,这除了浪费时间和给自己减轻决策责任外,没有任何好处。于是,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认真权衡得失。55分钟后,他终于做出决定:租!

他做出决定的理由是:假设租用奥纳西斯的全部船队而战争很快结束,公司将蒙受重大损失;假设不租用奥纳西斯的全部船队而战争延续时间很长,公司的业务将面临严重困境。前者是局部损失,而后者却是大局受损。为保大局而冒局部风险无疑是值得的。

彼得的运气不错,这个决定日后证明是一个明智决策:随着中东战争的继续,油船租金暴涨,船运异常紧张,英国石油公司却未因这场船灾受到太大影响。

后来,彼得成为英国石油公司的灵魂人物,41岁那年,他荣登总裁宝座。

一个卓越的员工,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合理的牺牲。像彼得斯那样,在情况不明时,无论怎样决策都无可厚非,败得惨或赢得漂亮都有一定运气成分,结果却只好以成败论英雄。在进行这种“押宝”似的决策时,追求败得不惨也许比追求赢得漂亮更明智。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正是平衡思维作用的结果。

一次取舍,成就一生卓越。一个卓越的员工,一定能够在关键时刻掌握好取舍之道。就像一道歌中唱到的那样:“该舍的就舍,该放的就放。”

保持一颗平常心

如今的时代,竞争无处不在,尤其是在职场中,每个员工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和参与竞争。可是,如果我们把竞争看作是争取最大的利益,那就大错特错了。竞争的根本就是显示每个人的能力,谁有能力谁就可以生存发展,实现自己。一个拥有平衡思维的员工,他绝对不会为了竞争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相反,他们永远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就像中国人常说的“知足者常乐”那样,他们虽然参与竞争,但他们有自己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