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
2512900000014

第14章 女孩也要自己长大,自立是生存的第一步(1)

女孩要学会自己长大,漫长的人生道路,父母只能给予她们一时的照顾与关爱,却不能永远守护在她们身边。所以,为了女孩将来能够更好地独自面对生活,父母就要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女子的独立性,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爱,不如给她独立自主的本领。只有真正学会自立的女孩,才能在以后的风雨人生路上勇敢前行。

女孩要“富养”,却不能骄纵

男孩和女孩由于存在着先天的性格、身体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今社会上存在着一种“穷养男,富养女”的教育理念颇被人们接受。但是,人们在这个“穷养”和“富养”的概念上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其实,这里的“穷”和“富”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通常意义上财富的衡量。这里的“穷”、“富”的意义是体现在品质、毅力上的。“穷养”儿子,是对男孩一生的投资,富养女儿,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这里所说的“穷”和“富”,包涵了不同于金钱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品质上的培养。不管富养或穷养,都需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对宝宝有求必应。无论富养或穷养,都不能忽视了宝宝良好品质的培养,如自强自立、感恩、坚韧、勤俭节约等。

所谓“富养”女孩,“富养”不仅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是从小要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增强她的见识。“富养”的女孩,因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等她到花一样的年龄时,就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女孩最应该培养的品质首先是善解人意,她有一个好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给予她帮助的人都心怀感激,是一名优雅的淑女。富养女孩不是娇生惯养,而是给她精致的生活,让她自信自立,眼界开阔,尊重他人,做一个有品位、有气质的女孩。

一位父亲曾经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是这样说道:“一个男人要变得高贵,那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他要有成功的事业,要有尊贵的地位,要有足够的钱财,要有良好的学识和修养……一个女孩要变得高贵则十分简单——她并不是一定要有公主的身份,豪门的背景,华丽的服饰,贵族的教育……她只需做一件事,那就是像花蕾一样把自己严严地包裹起来。等到时机成熟,再以最灿烂的姿态盛开于世人眼前。”

富养女孩,更注重的是她的品质的培养,与男孩相比,女孩生活在一个关系的世界里,她们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认可,需要别人在后面推她一把。对她们来说,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别人的助力,就是自己自信、独立、坚强、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多说一句鼓励的话、多做出一个鼓励的行为,往往就会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女儿伤心的时候,把她拥在怀里;女儿?怯的时候,拍拍她的肩膀;女儿忧郁的时候,时常给她一个明媚的微笑;没事的时候,常和女儿静静地说点悄悄话……

其次,富养女孩,要给她丰富的爱,给她阳光般充足的疼爱,但这种爱,是疼爱,而非溺爱。是用光明、温暖、坚信、乐观……这些幸福的字眼,去占据女孩最初、最柔弱而单纯的心灵,把它们变成女孩一生的信念,让她的世界充满爱与幸福。让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体会到爱与被爱的幸福。

女孩和男孩都承担着社会责任,都应该培养其自信、自强、自立、负责等良好的品质,所以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都是以教育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他们培养成一个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康的心态,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是女孩又不同于男孩,因为女孩独特的心理特质——敏感,细腻,脆弱,所以在培养女孩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女孩需要父母拿出更多的爱心与细心,去了解女孩的内心世界,为完美女孩的成长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工作。

育女心经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富养”出一个有着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宽广的心胸、得体的举止、文明高雅的生活习惯的公主,而不是一个任性自私,刁蛮无理,颐指气使的霸道女孩,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真正理解“富养”的含义,富养不等于骄纵。

温室的花朵要不得

作为父母想要给女儿创造最优越的环境,出发点是没错的。“女孩富养,男孩穷养”将女孩与男孩的教养方式做出了明显的区分。自古以来,女孩天性娇柔脆弱、心思细腻、感情丰富,所有家有千金的父母们,都会极尽所能地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宝贝女儿享受到“千金小姐”的待遇。父母给予女孩更多的保护和关爱是没有错的。但是父母如果只知道保护女孩,把女孩与困难、艰苦和挫折隔离开,那这只是在女孩与外界之间隔了一层并不坚固的保护膜,而这道保护膜就会将女孩变成“温室中的花朵”,并不能真正地为孩子遮风挡雨。

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不经历暴风雪的洗礼,那柔弱如小草般的女儿怎能长成傲雪挺立的寒梅?女孩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鲜花,让她们充分感受到人生的绚丽和世界的美好。女孩儿虽然生性娇柔但不能个性软弱,父母包办女孩儿的生活,不但会使女孩丧失独立性,而且会剥夺孩子提高生活能力的机会,这会为她以后的生活埋下隐患。相反地,如果父母在生活中,能够多给女孩一些锻炼的机会,她长大后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出成绩。

现在很多父母,都抵挡不住女儿的“催泪弹”,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宝贝女儿一落泪,就全没了章法,有的爷爷奶奶甚至还装出生气的样子教训爸爸妈妈的“错”,怪他们把女儿弄哭了,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对女孩日后的成长会带来多大伤害。父母屈服于女儿的眼泪,动不动就向女儿妥协,而放弃一些原则性的坚持,长此以往,就会在女儿的头脑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是我哭,爸爸妈妈就会听我的。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容易造成孩子的是非不明,没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任性无理。

很多家长面对女孩的哭闹都感到束手无策——打不得,骂不得。要让她停止哭闹的办法就只有最简单的一条——答应她的要求。正是这种迁就,慢慢地助长了女孩儿的娇气。家长往往不注重培养女孩坚韧、敢担当的品格。但是当今社会中,女孩面临的挑战一点儿也不比男孩少,成年后要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早已不比古代相夫教子的悠闲生活状况了。因此,在新时代的压力下,为了让女孩能够拥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今后的挑战与压力,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女孩的独立性格的培养,让女孩既有百折不挠的韧性,同时也有与生俱来的温柔淑雅。

很多父母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对孩子的教育采取全新的理念,从一些西方的家庭教育模式中断章取义,毫无原则地让宽松、自由、快乐成为孩子童年的一切,以为这就是对孩子最完美的爱。却不知道,一味地对孩子宽松,则很容易造成她没有明确是非曲直观,没有自己的原则,当她长大后,面对着这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很容易上当。

所以,为人父母者,别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放下你们的担忧,让孩子在各个时期接受当时的她所能承受的一切,包括快乐,包括压力,包括挫折,让她去见识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风风雨雨吧。这样他们就不会在突如其来的压力与挫折面前变得惊慌失措,无所适从了,让经历了暴风骤雨的她更好更快更坚强地成长,难道不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所希望的吗?

育女心经

养在温室里的花朵,固然娇艳欲滴,可她们却经不起一点风雨的洗礼,而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每天接受着风吹雨打,享受着阳光雨露的花朵们则更蕴含着一种别样美丽,所以,作为父母,不要将你的女孩变成一朵毫无抵抗力的温室花朵,让她在风雨中变得坚强,她将更加有勇气面对生活。

做乖女孩,而不是做父母的“玩偶”

快过年了,妈妈打算给安安买件新衣裳,便和乐乐的妈妈约好一起逛百货公司。百货公司人很多,两个妈妈都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挑衣服。最后都挑中了三件比较不错的衣服,把决定权交到两个女孩手里。两个女孩的回答截然不同——乐乐一下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而安安睁大眼睛看了又看,最后一脸迷茫地看着妈妈,怯怯地说道:“你觉得哪个好就买哪个吧!”

安安的妈妈心里很难受,安安从小就乖巧懂事,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但她却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孩子太没有主见了。平时生活中安安也是这样,凡事都要询问大人的意见,要大人帮她做决定。

故事中的安安是个极度缺乏主见的孩子。主见是指一个人自己对事物确定的意见或见解,孩子有主见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在大部分人眼里,女孩子天性温柔,懂事听话的“乖乖女”常常能给家长省不少心。然而,缺乏主见的“乖乖女”在生活中往往盲目顺从,在有疑问或意见不一致时,缺乏深入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从而对别人的意见听之任之。缺乏主见的“乖乖女”在学习上往往也是机械模仿的成分较多,人云亦云,不能深入思考,进而不能有效地进行独立的、主动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

所以面对孩子没主见的状况,家长绝对不能忽视。如果不及时地引导纠正这种现象,不单单会影响女孩的学习成绩,更影响女孩今后在事业上的成功,家庭中的幸福。因此,家长要把她培养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乖乖女”。

1.提高女孩的主见意识

家长可以通过给女孩讲一些因为有主见或敢于坚持自己想法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生活中有主见,坚持自己的想法所带来的好处,同事也认识到无主见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危害性,从而提高孩子的主见意识,增强孩子自主行为的可能性。

2.改变对女孩的价值评价标准

渴望得到关注、赞赏和鼓励,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家庭沟通交流中,大人们不要总把“听话”、“乖”之类的语言挂在嘴边。因为这样容易让孩子觉得一味顺从大人的意志是值得表扬的,从而选择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味地迎合。

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真思考孩子将会怎么理解自己的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比如父母在夸奖孩子的时候,把“你这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真听话”改成“你这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效率真高”,后一句的表述不仅是对孩子的认可,更会启发孩子去思考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高度。

3.相信女孩能够做好自己

父母要知道,没有人天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凡事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平时在生活中不防把“你不行”“、妈妈不放心”换成“你可以的”“妈妈相信你”,看看效果是不是完全不同?相信女孩自己也可以做得更好,才能放开手让她自己去成长。而父母这样的信任也会给女孩更多的自信,从而更好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4.给女孩充分表达意愿的机会

很大一部分家长总喜欢以“孩子还小”“为孩子好”等理由,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事事为孩子做决定,大到朋友选择、兴趣爱好,小到吃饭穿衣,从一开始就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其实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话。要鼓励孩子多说,不抢孩子的话头,聆听孩子的辩解,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给她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才能知道她真正想要什么,了解她真正的需要,也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和帮助她。

育女心经

父母始终要记住,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做家长的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她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成长的空间。给女孩更多表达意愿的机会,是培养有主见的“乖乖女”的重要一步。

过多的保护等于害她

父母生儿育女,自然就有了爱的责任。而爱的唯一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聪明的父母会给予孩子明智的爱,将爱心变成诚心与耐心,给孩子在坎坷的成长道路上一路向前的勇气与毅力,而不是盲目地替她搬开眼前所有的绊脚石,让她失去独自面对风雨的能力。

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跟姥姥住在一起,姥姥对其约法三章,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孩子眼看着上初中了,却连火柴都不会划。这不仅仅是孩子的悲哀,更是家人教育的失败。

著名作家冰心先生曾经在91岁高龄的时候说过这样一番话:“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现,就因为母爱不健康。什么事情都听他的。‘小皇帝’是独生子,什么东西都自己享受。所以,从小要培养孩子不自私的好品质,有东西与别的孩子一起享用,那样才好。”

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许多中国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总是爱向孩子提供一些根本没必要的关怀。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孩子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累甚至痛苦的生活状态中。他们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是那些家有女儿的父母们,深刻秉承着“女儿富养”的金科玉律,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予她极尽奢华的物质生活,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把她当成一个公主一样养。有时,父母甚至省吃俭用,也腰给予女儿最好的物质生活,生怕苦了孩子,却不知,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她以后的生活更加苦。因为孩子在这种溺爱下,已经完全失去了抵御风雨和面对灾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