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未来22世纪
2511700000040

第40章 未来22世纪“环形山形态的城市”

从低引力行星中采集到太空站的建筑材料,通过电磁炮发射进运载轨道,运抵地球甚至高太空的成本,并不比地球上一隅,开发生产出同样的材料,通过海洋运往彼岸大陆的成本,会显得更为高昂。解决了此一成本问题,太空城的作为居住条件的优越性,就不是星球表面及内部建设的城市可以媲美的:在太空中,可以轻松通过自转获得人造重力,同时太空空间无限,太空城可以无限大。太空城不但不受地震火山之类的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妙的是,由于太空城中的生活资源,其保留程度与其容积成正比,因此太空城越大,越是容易形成闭合而长久保存的人造环境。因此,一旦建筑材料的限制解决,太空城规模呈指数速度增长。同时,可以机动的太空城,如同一座移动的太空堡垒,可以把整个国家的太空武力装载其中,而不削弱本身的自卫能力,战斗太空城也是指数级增长,成为第一代宇宙军队的基本模式。

不过,太空城的建筑模式,与地球和各星球城市的建筑模式,还是有其共通之处,那就是“环型山构造”。所谓环型形山构造,就是城市主要社区,是面对着一遍内部最为开阔的公共用地,周边则是居住和生活的功能区。这个构造形态,最早出现在21世纪初,中国大陆房地产疯狂的年代建筑的“开发住用小区”。因为21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政府仍然对于“土地财富”恋恋不舍,吃饭财政正从卖地的变相税收中,养富着前所未有的政府食利阶层,而谓之社会主义。因此中国大陆迟迟不愿实行土地私有的市场自由买卖,有效的土地资源,被人为制造得非常稀缺。有限的开发小区中的公共用地,必须采用环形山构形,才能让尽可能多的住户,享用得到相对封闭小区的公共用地。这种“稀少的公共资源而被尽可能多的住户享有”的形态,正是未来22世纪的新城市的共同特点。

形成环形山城市构造的另一个原因,是21世纪的摩天大楼构形,走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原因非常简单:摩天大楼耗资巨大,而实际使用效率不高,而且随着高度增加而必须增加专用的电梯层,因而效率急速降低,还造成了大气环流和地壳应力等,越来越严重的环保后果。真正的目的,仅仅是为高层用户,提供一种(其实稍瞬即逝的)“位处高处”的视觉效果。因此摩天大楼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可以看到它到达了历史的顶点:大量技术上可以实现的摩天大楼,(部分项目,如香港所谓千禧年的的千层楼),都只是停楼在纸面设计上,却根本找不到必要的投资者!换言之摩天大楼的投资已经落后于技术,早成定局。

相对而言,环形山形态构筑的新社区,只是在原摩天大楼第一期施工的“挖桩”阶段,不再往上架竖钢铁架构的摩天大楼而已,——这是21世纪,质疑环形山形态城市的公众,常常忽视的事实:环形山形态的城市的岩层挖桩成本看似巨大,但即便真的巨大,也只是同等建筑面积的摩天大楼的一部分而已。事实上,单纯运载岩石出城区倾泻,成本非常有限;毕竟每百吨运费也不过百余美元;随着定向爆破和大型挖掘机器的使用,挖桩成本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而且环形山形态的城市(或社区)的特点,就是没有把大量的废料运走,而是堆积在各个深挖盆地的高处,(称为“脊”区),从而在增加了建筑面积的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久而久之,环形山形态的城市构筑,就象一个个深挖的大碗般的盘地(社区),每个社区的公共空间之间,有隧道和公共交通连贯。

这种形态的城市建筑,产生在房地产疯狂年代的香港和中国,(历史上21世纪初的中国的高房价政策,其实是向香港所学,却忽视了21世纪及之前的香港,财政资源得益于大陆金融和财政的补贴;因此而令高房价下的大陆居民,痛苦剧增!但是当时的官方经济学者,却谓之房地产拉动了经济增长,直到凯恩斯主义大萧条的灾难,铺天盖地不可遏止!);却在(同样是饱受高房价国家政策摧残的)日本首先得到完善。在日本福冈首先形成了第一个“广泛(超过十个社区)环形山形态”的城市,如同19世纪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大楼,被视为是第一座摩天大楼一样,被公认为第一座概念完整的新城市。它由(可以由无限)多个环形山形态的社区组成,特点是连贯各社区公共用地(即盆地中心)的公共交通连贯,(因此小汽车成为过时之物,因为个体交通本身就过时了),公共用地中央的CBD,及与之连贯的旱桥和捷运(自动人行道,早期只用于机场的水平交通),和受益于立体城市构筑的的地下排水系统组成。

“环形山”上的雨水等,自然会往谷底流,因此很容易由集中的排涝系统加以疏浚。而且,环形山形态的城市,可以与丘陵乃至山地地形吻合,而无须让城市建筑,再占用(对于农业来说)富贵的平原用地。因为这个原因,当新形态的城市出现后,马上被中国西部的山地城市疯狂采用。如古称山城的重庆,甚至争辩称,他们才是新形态城市的始祖,而不是日本的福冈。理由是重庆自古以来就是依山而建,大部分建筑楼层,本身就已经是适应着山地上的不同平面。这与环形山形态的城市构筑观念,如出一辙。后期的新城市,甚至把中短程飞机场也移进城市,因为“脊部”正是跑道的理想建设位置,低陷的生活区,对于“山顶”的飞机起降噪声,感受程度要比平地上的机场小得多。这样一来,昂贵的机场建设用地,也被合并到环形山形态的城市构造之中了。无怪乎被视为一场“城市规划和建筑”的革命,也被未来世纪的学者,视为“摩天大楼告别历史的最佳的挽歌”。

对比20-21世纪时期,“平面上建有摩天大楼”的旧城市形态,与未来22世纪的“环形山形态”城市的区别,可以发现,前者本质上是“平面上的城市”,因此它们必须占有平原上的城市用地;而只是用摩天大楼实现有限的立体实现。环形山形态的城市,则在本质上就是“立体的城市”,立体的凹凸平面自然比平面大得多!(意味着城市积水也好清理得多);因此也就无须再用摩天大楼的点缀了。在新形态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甚至成年累月,都无须离开自已的“环形山社区”。如果他们需要实现城市交通,其经验也无非是“走上高脊坐飞机”和“走下谷底坐公交”而已。当被后期刻意堆砌起来(而非山体原生)的新脊,保留有足够的建筑空间时,它们就成为人造的地下城。由于冷空气的重力较大,环形山形态城市不但解决了城市对流问题,还进一步降低了城市夏季空调能耗。

不过,大陆上的旧形态城市,无论如何,总有相当多的市民,认为“旧的形态才是真正的城市,反正俺自幼小在这里就生活得挺好”,所以变改也显得缓慢。一直到海洋城市出现后,环形山形态的新城市才占了主流。因为环形山形态的城市明显适合于公共陆地狭小的海洋浮岛:生活区位于边缘,还可以共享无边的海景,从而为内部留下尽可能多的,在海洋城市看来是更珍贵的公共绿地。大陆上的海滨城市,海滨是容易被海浪和海风扫荡的公共用地,只有富人的住宅才面向大海。但是在海洋浮岛城市,则是相反地:公共用地和绿地,放在看不到海的内部;而家庭住户特别是穷人,共窗户和阳台,就直接面向大海,因为它们才是城市的“外墙”。人类移民进入太空,在月球上定居后,环形山形态的城市更是成为正宗。道理很简单,环形山形态最容易保留城市中心的空气和生态环境,周边则是居住用地。因此太空城市走出低引力的垂直坑道后,清一色都是环形山形态的城市和社区。即便是太空站中的城市和社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