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论语·雍也篇》。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做事与求学的三个层次即知之者、好知者、乐知者。拿我们的工作来说,面对每天“重复”的工作,如果我们只是为工作而工作,虽认真对待,却毫无乐趣而言,这样一天工作下来就会很辛苦,这就是“知之者”;工作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与自己情趣爱好相投的工作,那么,一天工作就会很轻松,这就是“好之者”;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从中都能体味出工作的乐趣,从工作中获得人生的快乐,这样每天工作下来就会开心无比,这就是“乐之者”。求学也是如此,“知之者”把学习当成任务来完成;“好之者”把学习当成兴趣去钻研;“乐之者”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让兴趣成为梦想的翅膀,让兴趣成就终生的事业。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并能从中获得快乐,那么这个人将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把兴趣融入到工作或学习中,工作或学习的质量将立即得到改善,数量将大为增加,而由此带来的疲劳将相对地大量减少。
善弓者,师弓不师羿;善舟者,师舟不师奡;善心者,师心不师圣。
语意:善于拉弓射箭的人,只学习后羿的弓法而不学后羿的一切方面;善于驾船的人,只学习的驾船方法而不学习的一切方面;善于动心思的人,只学习圣人的思想而不学习圣人的一切方面。
语出《牧令五箴》。有效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之一。要在成功人士那里学习的并不一定是他的全部品质,而是他获得成功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需要向成功的人学习的方法,肯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得通的、可操作的,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法大可不必耗费精力去钻研。其次,向成功的人学习,就必然要直接或间接与成功者为伍,受他们的世界观、思维方法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特别成型的方法可供参考,求教者也可以从成功者本人身上获益良多。正所谓“跟好人学好人,跟巫婆跳假神”。没有好的思想来引导激励,没有好的方法来指导成功,走下坡路是必然的。因此,向成功的人学习方法,才能早日成功。
所谓成功者成功的方法,也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个人,成功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所要做的是从别人成功的经验中吸取能为自己所用的东西,并运用到自己身上。
任何一位成功者,之所以在某一方面高人一筹,出类拔萃,必定有其与众不同的方法。只要分毫不差地学习他的做法,就能够做出和他相似的成就。学习方法,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拘泥于成法,能够独立思考,才是学习的真谛。学习者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不用老师教,你的能力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你的能力显著增强之时,也就是你获得成功之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语意: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现在常用以比喻别人的批评可以帮助自己改正错误,别人的意见,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语出《诗经·小雅·鹤鸣》。一个人如果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会使自己增长很多的见识,会让自己少走很多的弯路,获得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实践,从而更好地走向成功。如我国历史上的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就因为数代秦王听取百里奚、商鞅、张仪等人的意见从而使得秦国壮大继而统一全国。唐太宗就因为以史为镜,听取魏徵等一班诤臣的意见,从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贞观之治”,成就了自己的大业。
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开拓思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网站论坛上,对于一个问题,网友们会给出多方面、多角度的意见。使人在拓宽思路的同时,感受到群众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是说自己的能力就不如人,而是最大程度上消除自己考虑问题的瓶颈和盲点。不论他人的意见对错与否,至少在考虑问题时多了一个视角,多了一个思路。唐代名臣魏徵说:“兼听则明。”就是告诉我们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会使你少犯错误。由此可知,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意:我为人性格内向、怪癖,唯一的嗜好是写诗,追求写出美好的诗句;如果经过努力了,还是写不出好诗,不能感动读者,我就是死了也不甘心啊!
语出唐代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体现了杜甫作诗精益求精的态度,这更是一种尽善尽美的人生态度。
我们有许多人在很多时候往往不愿意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只用“差不多”、“还可以吧”来搪塞了事。结果因为没有把根基打牢,所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像一所不稳定的房屋一样倒塌了。
失败的最大祸根,就是养成敷衍了事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
做事精益求精,不但可以使你的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并且可以使你的才能迅速增长,学识日渐渊博。当然,还将大大地影响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把工作做得完美无缺的人,不管走到何处,总会受到别人欢迎的。所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把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做得尽善尽美,对于每一件事情,都应该倾注全部精力去做。
事情不分大小,都应该使出全部精力,做得完美无缺,否则还不如不做。请相信,一个人如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他的生活也一定会过得充实愉快,无牵无绊。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意: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语出《论语·为政篇》。思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其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反过来,只是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不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使自己走在危险的边缘。如果说思考是房屋,学习则是地基,没有地基,房屋是无法建立的。思考和学习是并生共存的关系,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这是在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同地域、种族的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为人处世,学习求知,都应留些时间给自己,静静地思考、消化所学的内容。如此,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掌握精华。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语意: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
语出《周易·系辞下》。这句话道出了《周易》通变思想的真谛。归纳“通变”思想,无非两点:一是事物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程度,就注定要发生变化;二是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同步发展,也即适变。通变,也就是“与时俱进”。
一次,某电台邀请了一位商界的奇才做嘉宾,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道。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道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但他回答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呢?”人们愕然。
“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想的。”这就是成功之道。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只是我们没有想过。如果说“变通”是适应环境,时势造英雄,那么“通变”则是领导变化,英雄谋时势。不知变通,就不能够适应时势;不知通变,就会处处受制于人,无法前行。尤其是对政治人物及领导而言,一味地变通,只求适者生存,将难以创造更有价值的生活,因此通变能力更加重要。政治人物,应该具有高瞻远瞩、正确判断的能力,以实际的行为来赢得大家的信任。民心所归,还比民意所趋来得要紧,也来得牢靠。人有智愚之分,一个贤明的人,他的意见应该更加受到重视。所谓曲高和寡,一时的阻碍和困难不应成为领导者掣肘的借口。真正有能力的领导人物需要高瞻远瞩的襟怀,引领方向的魄力,这才是通达的至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语意:只有先去学习和教授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
语出《礼记·学记》。不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同样,不学习,就不知道自己学问的匮乏。它启示当代的人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面对着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想使自己的知识不匮乏,思想不生锈,就要勤奋学习新知识,不断了解新事物,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热爱生活的人,会衡量出生命的质量。善于经营人生的人,能体验到人生的精彩。而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智者永远谦虚谨慎,善于向他人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有愚者,懂得了事物的一点点皮毛便沾沾自喜不可一世,到了真正做事的时候就难免左支右绌、眼高手低了。古人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语意:读书的方法,在于循序渐进,遇到问题要多读几遍,多思考。
语出朱熹的《四书集注》。循序渐进既是读书之法,也是处世之法。一个人在前进的路途上不要畏惧过于遥远的目标,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忙碌于一个又一个眼前可以企及的小目标就是追求理想的第一步。不要抱怨每天忙碌于如此多的琐事,成功从来都无法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渐进,让每天的忙碌都发挥功效,才能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在人生道路上,人的生命就如同一张储蓄卡,只有不断地往里存,适当地往出取,才能保证这张卡的价值。当我们无限制地透支时,这张卡不仅会没有价值,反而成为负担和累赘。生命很长,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一下子把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循序渐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生命就像一条河流,它在行进过程中会遇到山石或草丛的阻挡,懂得迂回而过,才能得到锤炼。甚至可以认为,河水的流动是循序渐进的,如同我们的生命,总是能听到欢快的人生之曲。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语意:天资聪颖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语出《论语·公冶长篇》。聪敏好学是一种好品质,这样的人可以积极汲取周围的养料,让自己更加完满;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也要不耻下问,但这个道理真正实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一个人放下身段,做出降低身份的事情是很困难的。这也就是常说的“面子”问题。
其实,人的“身段”、“面子”是一种自我认同,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有时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感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多。但是,在非常时刻,如果还放不下身段,就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甚至会让自己无路可走。
相反,能放下身段的人比放不下身段的人在竞争上多了几个优势:能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能力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刻板的观念,而能吸收各种资讯,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资讯库,这将是他的本钱;能放下身段的人能比别人早一步抓到好机会,也能比别人抓到更多的机会,因为他没有身段的顾虑。放下身段,也就是: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同时,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那么路就会越走越宽。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语意: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是用来端正人们的品德修养的,而教师的作用是端正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
语出《荀子·性恶》。荀子认为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想要在道德上不断进取,应当“师贤师”,即向深谙礼义之道的教师学习。礼义道德是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教师则是正确理解礼义道德的人。
人要能够成才,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学习的同时,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的养育与师长的教导,实质上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自己的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
荀子“师贤师”的思想,是孔子“择仁而处”思想的发展。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在生活道路上,应该学会为自己选择贤师,为自己找到正确的领路人。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语意:周文王在被拘禁的情况下,把《周易》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围攻、绝粮等困厄,困道不得行还能作《春秋》。屈原被流放,写出《离骚》。左丘明失明,创作了《国语》。孙子被用刑,留下传世兵法。相传吕不韦迁到偏僻之地,召集名士写作《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留下名篇。而最早的典籍之一的《诗经》也有一部分是圣贤发愤著书而成的。
语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上面提到的这些名著都是圣贤之人在经历厄运的情况下发愤而作出来的,这旨在说明一个道理:大的成就、功绩多是在人们不得志的时候创立的。由此不难得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只要自强不息,即使身处逆境也是可以获得发展的。
其实,人们成才与否,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逆境成才的道理并非是说只有吃苦才能有所成就,那些顺境成才的事例多不胜数,如果个个都要吃足苦头,岂不是庸人自扰?另一方面,假如条件不如人,资源不丰富,身处这样的逆境就不能成才了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并不是每一种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往往是福。困苦更会刺激人的进取之心,让人奋斗。对于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而言,让他们吃点儿苦,懂得生存的不易,是有好处的。如果一点儿压力都没有,那么让这样的孩子前进是很困难的。
古今成大事者,几乎都在青少年时吃过苦,受过难:岳飞沙盘习字,刺字“精忠报国”;范仲淹少年时喝粥度日;高尔基儿时捡破烂儿,当学徒……逆境一方面给人以困苦、饥饿、疲乏、忧虑;而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这些困难,坚定了人们的意志,使他们不断地克服困难,在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磨炼自己,最终得以成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意: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