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圣贤经
2507700000006

第6章 在心地中发现智慧(5)

古代有“南辕北辙”的寓言,说的道理是在方向不对的路上,奔跑是无济于事的,没有经过思考就去做某件事情,其结果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没有给我们留下思考的时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思考,事情再急,也要对其有个基本的认识后再去做,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对于人生中的大事,更要仔细地思考和规划,用一颗平常心去思索问题的求解方式,只有不断地静思才能有所得。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忙忙碌碌,奔波于都市的各个角落,早起晚睡,相当努力,但最后工作却没有多大的起色,原因在于他没有时间去思考工作的方法,没有时间去总结经验和教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需要给自己的思想留出充足的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经过仔细思考,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语意:忍受不住穷困的磨难,就树立不起高尚的品格;忍受不了屈辱的生活,就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

语出清朝申居郧《西岩赘语》。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还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为生的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其中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这就是史书上称为“胯下之辱”的故事。韩信受胯下之辱后,发愤图强,终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大业。这时候再来回想,当时的胯下之辱也算不得什么了。如果当时韩信逞一时之气,用剑刺了那个恶少,自己也将受到官府的严惩,到头来也就不会有所成就。人在成功的路上必然要经受磨难,忍受不住穷困的磨难,就树立不起高尚的品格;忍受不了屈辱的生活,就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人总应该为未来想一想,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把纷繁复杂的事情抛开,专心致志地成就一番大事业。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语意: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去面对坎坷的人世。

语出《曾国藩家书》。什么是平常心?平常心之一是尊重规律和规则,尊重客观现实,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平常心之二是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从容淡定。

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世上有很多的事情,有的自己能够把握,有的自己不能把握,有的是必然,有的是偶然。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很重要的。有一个人买了张彩票,中了500万的大奖,于是他正常的生活被打乱了,天天灯红酒绿,不久因吸毒进了监狱;还有一个人也中了500万,但因家里有事耽误了领奖,于是垂头丧气,整日低迷。这两种人都没能做到拥有一颗平常心,有平常心的人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得意与失意,得意的时候不喜形于色,失意的时候不丢失志向,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始终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样的人才能坦然活在嘈杂的世界里,才能在烦琐的生活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语意:二十多年的时间一直在考虑关于愤怒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没考虑明白,才知道克制自己是最难的事情。

语出《曾国藩家书》。有人说,人最容易控制的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能被自己支配,而其他的外物往往不受我们支配。但我们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控制自己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人总有不同的情绪,七情六欲为人之常情,喜怒哀乐为人之常态。其中愤怒是人最难控制的。

分析让我们愤怒的事情,一般都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愤怒,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愤怒让我们脱离了正常的理智,在愤怒的情况下说出的话或者作出的决定往往会让人后悔。愤怒是需要控制的,因为发脾气的人比被发脾气的对象受损更大。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让自己愤怒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应该仔细想想,这件事情值不值得让我们生气,我们发怒会不会对这件事情有帮助,如果我们的发怒没有任何作用,那么我们最好还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再行解决问题。成功的人是能克制住自己情绪的人,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不能把精力集中于最需要做的事情上。虽然我们不能让自己一生都处于理智状态,但如果能经常思考,经常提醒自己,凡事三思而后行,那么就一定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举世唯一,真字难得。

语意:整个世界中,真是最难得的。

语出《曾国藩家书》。世界上充满了太多的虚假的东西,我们看世界的时候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往往感到迷惘,这个时候我们更能体会到真的可贵。

真诚、真意、真心、真事。真的东西总让我们对世界充满了信心,但是做到“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往往无意间被别人欺骗,也往往无意间欺骗别人。“真”是一种德行,是一种境界。一个能始终做到“真”的人是在道德上有真正修养的人。

“真”是一种内在的境界,因此很容易被外观所掩盖。有两个僧人渡河,见河边有一女子怕水而不敢渡,年长的僧人二话没说,背起女子就过了河。过河许久,年幼的僧人问:“师兄,佛家不是讲究四大皆空吗?您怎么还背一个女人过河。”年长的僧人说:“我背她仅仅是想帮她过河而已,过河之后我就把她放下了,而你虽然没背她过河,但你始终却没把她放下啊。”年轻的僧人顿悟。其实真正的“真”是一种豁达的心态,而不是俗事间的斤斤计较,就像年长的僧人一样,真心向佛,便不顾世俗评论,只循着自己的良心做事罢了。世界上最难得的是“真”,因为“真”需要很高的修养,世界上最简单的也是“真”,因为“真”只要求你做自己就可以了。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语意:多行善事的人经常能得到福分,多做恶事的人常常遭遇祸端,甘于平凡,不盲目攀比是福,汲汲于名利则会有祸端。

语出《曾国藩家书》。有一个童话,从前有个国王到花园散步,他看到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只有细小的心安草茂盛地生长着,他很奇怪。后来他才知道,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而轻生,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嫉妒而死,葡萄则哀叹自己终身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也死了,牵牛花因为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而病倒了。其余的花草也都是因为自己的平凡而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国王看了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别的植物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么平凡却毫不沮丧呢?”心安草回答:“国王啊,那是因为我不自卑,一点儿也不灰心失望,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我只想好好做棵心安草。”

在我们身边,总有些人不甘于平凡,不切实际地和别人攀比,比吃,比穿,比豪华,比待遇,比享受,比官职,无所不比。岂不知,我们的许多烦恼都是由此而生,我们的诸多不良感觉都是因为心里过多地惦记名利而不会割舍造成的。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心安,才能让我们少一些攀比,少一些嫉妒;心安,心灵才会明亮,才会不受世俗的烦扰,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语意: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你时,你也不觉得飘飘然;全世界的人都非难你时,你也不觉得沮丧。

语出《庄子》。人生历程总是充满着艰辛的,压力总是无处不在。其中有一部分就来自于“他人”。听到赞扬固然令人欣喜,但有时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会影响接下来的判断;而面对别人的议论甚至是非议,心情难免失落或者沮丧。

这也许是因为,人总是有非常强大的自我,我们的自我同时也来自于外在环境的认同和肯定。有人肯定、夸奖就眉飞色舞;有人否定就沮丧、难堪。有时会对正确的意见也听不进去,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例外,要不怎么最好的朋友最后常常成了最仇恨的敌人呢?因为我们只认同别人的肯定、赞赏,难以面对指责……

宠辱不惊的处世原则是大家都了解的,能否学会平静地面对每一件事,而不是去认同外在,认同别人的态度来生活,在今天越来越重要了。在无法消除“他者”的声音之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很符合当前发展的规律。这就要依托强大的内心力量,获得生存意念的平衡。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语意:今日世俗之人,多有做出为(得到)外物而危害身体,甚至丢掉性命的事情,难道这不是很悲哀的事情吗?

语出《庄子》。在这里,庄子明确提出了反对“为外物牺牲”的主张。这与庄周一贯主张的“物物而不物于物”,即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驾驭的思想是相通的。他的这种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西方只在近代才有类似的思想。

让人孜孜以求甚至不惜损身殒命的,无非就是名利二字。而求名,更是常人所不能免除的。名,是一种荣誉,一种地位。名还常常与利相连,有了名,就可能享受更大的权力;有了名,通常万事亨通。然而,无论是官场还是生意场,或是其他社会圈子,成功者、青云直上者、名利双收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为名利所困扰,因过分追求而落败的悲剧。既然现实生活如此之严酷,那为什么不把名利看淡一些,为什么不能视名利如过眼烟云呢?懂得糊涂哲学的人会知道,生活的道路是很宽阔的,人生的价值并不全是能用名和利来衡量的,因此若想活得有滋有味,就应该在名利的砝码上减轻几分,看开名利,看淡名利,活出生活的本色来。

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这样回忆说:“我得奖的那一年真糟糕,得奖当然是好极了,但一年内我什么工作也没做。”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名和利,或者说不能淡泊名利,那么已有的名利其反面效应也是相当危险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人生观不太牢靠、在事业上浅尝辄止的人而言,很容易被捧杀,造成了他的事业与人生的昙花一现。因此,我们绝不能做“半桶之水”,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功成名就能有一种谦逊的态度,自觉地在名利场中做看客,则表明他有一种广阔的心境,自然能自得其乐。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语意: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埋怨别人,知道自己命运的人不会埋怨上天,只会埋怨别人的人不会得志,只会埋怨上天的人没有志气。

语出《荀子》。世上确实有许多不公平的事,有许多值得埋怨的事。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绝对公平和十全十美的事情,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完美,如果一定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变得完美时才开始行动,那就只有永远地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