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圣贤经
2507700000027

第27章 在言行中传承礼节(4)

因此,大家在评论别人时,得出的结论未必真实可信。朋友熟人之间的互相赞誉,如果不能将上等、中等、下等三方面人才讲述周全,那么就不一定可靠,而那些忠诚厚道的人很可靠。担当品评、称誉他人责任的人,既要对上等人才加以引导、提拔,也要对下等人才加以勉励和推荐。如果不能做到周到详尽地观察,就会产生过失,造成损害。如果偏重于提升上等人才,下等人才最终会被埋没;如果偏重于推荐下等人才而忽略上等人才,那么推荐上来的就不是杰出的人才。因此,如果在品评朋友的时候,顾全了三个方面,就对安邦治国有利。这样的朋友之间的交情是道义之交。如果大家对朋友都齐声称是,那就有党同伐异的味道了;如果大家齐声说朋友的不是,真正的人才就会从此被埋没。如果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大众是无法进行鉴别的。一般人都靠耳朵听见的情况来评判他人,以为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正确的,这就是他们在识人时常犯的错误。

察而以达理明义,则察为福矣;察而以饰非惑愚,则察为祸矣。

语意:明察如果能用来通晓事理弄清道义,那么明察就是福了;明察如果用来掩饰错误愚弄蠢人,那么明察就是祸了。

语出《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有了明察知人的能力却不加以利用或者并不用于正途,那就会造成祸患,这就如同聪明的人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坏事一样,为恶更强。所以说,有了某方面的能力,还应该有一颗正直之心,将其用到正道,否则还不如没有这样的能力。

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是一代明君,但他有时也重才轻德,偏听偏信。在他晚年,就误用了才气有余、德行不足的武将——兵部尚书侯君集。当侯君集带兵攻破高昌时,私取了无数的金银珠宝。然而,唐太宗却认为他战功卓著,继续加以重用。最后,侯君集终于走上了与太子勾结谋反的道路。唐太宗用人不当的事例,说明了对品德进行考察的重要意义。现在,许多成功的企业重视员工品德考核,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语意:听到传闻不可不审察清楚。多次辗转相传,白的就成了黑的,黑的就成了白的。

语出《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脏的食物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学生。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感慨地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我们不时听到一些是非难辨的话,在未查明真相之前不能轻易下定论,亦不能轻易相信谣言。有人说:清者自清,那些不着边际的传言不必费心理会。这种心态固然是大度的,可是也要看情况。如果是一己恩怨还可以暂时放置一旁,任其自生自灭,但如果事关重大,还是应该尽早予以解决。否则,吃了小人亏,并不是好事。所谓“空穴来风”,最起码也要知道流言为何产生,以后尽量避免。只是表示不关心,有时候不过是一种懦弱的逃避行为罢了。如果被不良之人利用,更会后悔莫及。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语意:听到传闻如果加以审察,就会带来好处;听到传闻如果不加审察,就不如没有听到。

语出《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人与人之间的传话时常是不可信的,因为信号递减,越传越走样,所以传闻不可以不察。

春秋时期,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一足,信乎?”(人们传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一看这也是个听而不审之徒,就点拨他说:“从前舜想用音乐教化天下百姓,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和谐五声,用来调和八风,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但舜认为:音乐是天地之气的精华,政治得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使音乐和谐,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够了。”

有很多言辞似是而非。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语意:思想上很小的疏忽或差错,就容易让人说错话、做错事,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因一念之差而害人害己。

语出《曾国藩家书》。在法制节目中我们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犯罪并不是因为惊天动地的大案而锒铛入狱,而往往是因为当时的“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而这种“一念之差”常常又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街上两人开车斗气,互不让道,结果两车相撞,车毁人亡;邻里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最终闹出人命。所有的这些悲剧都在当时的一念之差中产生。

人们最难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绪,而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又很多,难免失意和愤怒,可是当我们情绪好转再回过头来看让我们失意和愤怒的事情,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人处于那种狂躁的状态之下,一不小心,就会容易火上心头,为逞一时之快而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古人讲“三思而后行”,其实是让我们能够从各个方面考虑问题,保持一种理智的状态,不要因冲动而犯错误。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尤其是在自己的情绪难以控制时,要努力冷静下来,客观而理智地分析问题,然后作出决策。否则,自己在冲动的情况下做错了事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语意:越是妄自尊大的人,越是没有什么真正本领的人。

语出《西岩赘语》。自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心灵是需要自尊的。但自尊不等于妄自尊大,也不等于对自尊特别敏感,妄自尊大就是自命不凡,对自尊过于敏感其实就是自卑。有句话说得好:越自卑的人自尊心就越强。自尊心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就成了一种病态,对我们的自身发展是不利的。

人往往有穷富之分,但再贫穷的人也有自尊,正常的自尊会使人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现状并积极地去改变目前的处境,而那些没有正常自尊的人往往会回避自己的问题。当别人谈论贫富之时,他拼命地炫耀自己并不存在的财产,其实是在暴露自己的不足。

在财产上是这样,在学问上也是如此。越没有读过书的人越喜欢夸夸其谈,希望用自己的话语来掩盖自己的无知,倒是那些真正的大家,扮演了倾听者的角色。因此,生活中我们应当做一个低调的人,正视现实,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正,而不是用别的东西来掩盖它。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语意:尖酸刻薄的话能让人感觉一时的痛快,而被这些话打击的人则会埋下怨恨的种子,留下后患。

语出《曾国藩家书》。古代有两个读书人,其一贫,其一富。贫穷的读书人向富有的读书人借钱,富有的读书人不但没有借给他,反而当众作了一首诗来羞辱他。贫穷的读书人感到无地自容。过了很多年,这个富有的读书人家道中落了,而原来贫穷的读书人则考取了功名。于是家道中落的读书人找到当初被他羞辱的人,希望他能提拔一下自己,不想他只得到了一些银两,而没有得到提拔。理由是贫穷的读书人还记得当年羞辱他的那首诗。

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不乏尖刻者,但尖刻只能让自己一时感到痛快,对于自身则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尖刻并不能帮助别人,只能让别人怀恨在心,从而给自己埋下隐患。人们习惯用静止的眼光来看人,看到一个人落魄便取笑,看到一个人得势便奉承。但不知,有一天落魄的人也许会变得富有,得势的人也许会寄人篱下。对别人尖酸刻薄只能让自己失去更多的机会,我们期望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必须怎样对待别人。知道了这些,为人处世之时便能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宽容。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语意:聪明的人如果只注重显示自己,那么他的德行是浅薄的;一个人如果一味追求辞藻,说明他的福分还是浅的。

语出《曾国藩家书》。有句古训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讲的是如果一个人太招摇就会引来不必要的祸端。因此,有智慧的人行事总是低调的,不会过分地显摆自己。

古代有很多因为过分显示自己而招致祸患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杨修。炫耀自己的实力只能引来别人的忌恨,因此,一个人,虽然很优秀,但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应虚怀若谷,才能团结别人,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好谈己长只是浅。

语意:喜欢谈论自己的长处是因为自己浅薄,真正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应该是一个谦逊的人。

语出《曾国藩家书》。乡间村头,往往为聚谈之地。古代有一年轻人,平时喜欢看兵法,每与人争辩,没有一次不获得胜利。这个年轻人以为自己把所有的兵法都学会了,见了人就谈论自己如何如何通晓兵法。渐渐地,村头与他争论的人都不敢与他谈兵法了,只有一个老头每次听他说完都只是微微一笑。年轻人很想和老头辩论,但老头每次只是笑,并不说话。一天,有一官员下乡探望这个老人,这个年轻人才知道老人原来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而今卸甲归田隐于乡野。年轻人再回想自己吹嘘兵法的日子,不禁感到自己的浅薄。

很多人喜欢谈论自己的长处,喜欢在人前炫耀自己,他们不明白真正有修养、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会把他们的长处内化在自己的心里,而不是整天挂在嘴边。真正的长处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来。喜欢谈论自己长处的人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浅薄;只满足于炫耀,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如果我们常常满足于自我陶醉,喜欢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的长处,终究会像那个村中的年轻人一样,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