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圣贤经
2507700000021

第21章 在交往中培养善行(2)

语出清代郑板桥的对联。这副对联流传甚广,它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与人交往,若想要树立威信,受人重视,总是空口说白话是行不通的。隔靴搔痒式的庸俗捧场没有益处,而实事求是,中肯、直率的批评却很可贵。我国古代圣贤墨子也曾经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你看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可见,有所见地的适当言论要比口沫横飞的抢嘴多舌更能显出说话人的分量,也更能为说话人赢来尊敬。

批评的关键正在于一针见血。如果只是轻描淡写,不触及实质性的问题,不触及一点痛处,批评等于不批评;而借批评之名颂赞美之辞,让听者如沐春风,批评是假,表扬是实,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果批评模模糊糊,转弯抹角兜圈子,会让人听不明白;假如批评不能有的放矢,而是乱放空炮,这样的批评则没有针对性。这种批评怪现象都无非是为了“多栽花,少栽刺,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罢了,这种“好人主义”可以理解,但对待朋友,“批评是爱,吹捧是害”。要去掉私心杂念,端正态度,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缺点和错误,这样才能对其有所帮助。

乌鸟之狡,虽善不亲。不重之结,虽固必解。

语意:乌鸦聚集在一起,虽然相好实际并不亲密;轻率地和人结交,即使一时很牢固,最后也一定要分裂。

语出《管子·形势》。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志为友,小人为朋。交友要交贫,贫贱之交最易识真假。“浇树要浇根,交友要交心”,心灵之交才会肝胆相照。有权时多交清淡朋友,有钱时不交酒肉朋友,得志时慎交逢迎朋友,失意时要交知心朋友。

当年管仲与鲍叔牙,彼此相交,不分贵贱,管仲临阵脱逃,别的士兵都讥笑他,而鲍叔牙却深知其母卧病在床;管仲和鲍叔牙经商,每次管仲都多分一点儿钱,而鲍叔牙皆不以为意。当管仲侍奉公子纠时,为争夺皇位,射杀公子白,却射在其腰带上。最后公子白当上齐王,鲍叔牙力荐管仲,使其当上了相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鲍叔荐仲。管仲当相国后应该好好谢谢鲍叔牙才对,但管仲却不徇私情,当他病重时,齐桓公欲让鲍叔牙接替相国职位,于是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却一口咬定鲍叔牙不适合当相国,因为他嫉恶如仇,以致缺乏包容性,于己于国无利。结果,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意见。鲍叔牙未当相国,却很高兴,认为只有管仲了解他。管鲍之交,重在交心知心,因而传为美谈。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语意:与人群和谐的,称做人间之乐;与自然和谐的,称做自然之乐。

语出《庄子·天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与人为善是一条很重要的实用法则。常注意别人的好处,说别人的好话。不要彼此猜忌、互相指责,不应当总是看到他人的不好或缺点错误,不要习惯于批评他人。尽量消除误解,互相包容,互相同情,互相扶助,减少自私自利的心理。只有与人为善才能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享受到交往的快乐。

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总是不会错的。一个人若能够大彻大悟,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服务,他的人生肯定会愉悦、快乐。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语意:对待别人要大方,自己生活要节俭,自己犯错要严格对待,对别人则要宽容。

语出陈弘谋《养正遗规》卷下。待人要宽,待己要严,这是人们能够和睦的前提,否则,大家都容不得别人的不足,而对自己却大开宽敞之门,很容易导致相互间的矛盾激化。人是有比较之心的,同样的事,自己做了,但别人没做,心里便不平衡,非要人家也按着自己的样子做才甘心。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的人是出于好心,出于爱心,想要大家学自己的样子能得以长进,只是,如果弄巧成拙,做了揠苗助长的无用功,没有效果还会招人怨恨。

人心都一样,试想,一个人常常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批评,心里哪会好受。一次两次或许能忍,次数多了,必然翻脸。这样,不但不能叫人长进,反而闹了矛盾。何况,我们自己本身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难免指责人时被人反过来指责,等于自取其辱。所以,无论我们看见人家有什么不好,只要不是太过分的,那就宽容,为人祈祷,希望他可以自己化解。同时,我们也把人家身上所暴露出的缺点作为警戒,叫自己谨慎,不要步别人的后尘,以致犯同样的错。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语意:众人都讨厌的人,未必是恶人,可能是直言无隐的君子;众人都喜欢的人,未必是真正的好人,可能是事事投人所好的小人。所以都要作深入的了解和考察。

语出《论语·卫灵公篇》。学过辩证法的人都知道,对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对一个人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否则,你坚持自己的成见,再加上别人的品头论足,你便对某人“盖棺定论”,这只能说明你的浅薄。

一座山,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人,可以左看英俊右看丑;对于某件事,更因为看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对一个人,不能用他的过去来说明将来,也不能用一个角度取代所有的角度。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尽管不一定每一件事你都能碰见,但对你所听见的应该进行调查、分析,弄清事实的真相。这样才能对人和事作出正确的评价,否则,你便会失去一份理解和帮助,便会失去一份本该牢固的友谊。因此,一个人无论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厌恶还是欢迎,我们都应该仔细分析他受欢迎或被讨厌的原因。即君子应当明辨是非,不从众。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语意: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语出《孟子·离娄上》。与人相处应该恭敬礼让,如果自己不贪婪就不会去掠夺别人;如果自己真的恭敬别人也不会出言侮辱别人。当然,有的时候,难免有感觉忍无可忍想要发作之时,比如当你被人误解或觉得无人懂得自己时,就会希望自己为自己辩解,但往往也会造成侮辱别人的后果。“理直气壮”的同时也可能出言轻慢,伤害了别人。其实,我们往往欣赏“理直气壮”,却忽视“理直气和”的绝妙之处。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反过来,对于别人的无知、粗鲁,我们是“以牙还牙”,还是“以柔克刚”呢?

如果说理直气壮是自信,那么“理直气和”就是自信加从容。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在这个充满纷争的世界里,如果能有理又温和的话,那这世界就会变得和谐、温馨。

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语意:若依仗自己的才能而盛气凌人,那就不能得人心;若凭自己的才能而谦虚待人,那就没有不得人心的。

语出《庄子·徐无鬼》。才与德是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称之为贤明,于是常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率。

德才兼备可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是:如果找不到圣人则委任于君子;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呢?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却用来作恶。持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由于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伏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危害无穷。

有德的人让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选拔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贼子,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太多了!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同时审察才与德两个方面,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德才兼备的“圣人”具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在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在其余三类人中,强调人才选拔的次序是:先“君子”,其次是“愚人”。而一定不能任用“小人”,因为“小人”无德而有才,具有作恶的能力,对国家来说是乱臣贼子,对家庭来说是败家浪子。

知人善任,善于洞察别人,则很难被假象所迷惑;要善于发掘和提拔有特殊才能的人,不论地位多么低下,都按照才能加以任用,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有功的将士和官吏,赏赐时不吝千金;而对没有功却希望受到赏赐的人,则分文不给。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语意:君子的主张是,对人淡薄但不厌恶,简略但是文雅,温和且合情理。

语出《中庸》。温文尔雅,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体现,是一个人的修养到一定程度时内在思想的自然流露。一个温文尔雅的人,说话应是轻声细语的,不会给人以任何喧嚣的感觉;说话也是温和善良的,不会给人以任何刺痛伤害的感觉;说话更是能够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与感染力,会让人由衷钦佩并接近他。温文尔雅的风度关键在人表现上,尤其是人的行为表现上。外表气质的培养也相当重要。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应该让人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来。服饰的整洁,行走的昂首挺胸,回首的一颦一笑之中都蕴藏着温文尔雅的气质。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分别注意以相宜的礼貌表示尊重,但要保持人格平等;对下级、晚辈、学生则要注意平等待人和平易近人。男女之间谈话要注意文雅,对不熟悉的异性不能开过分的玩笑。公众场合言谈举止要文明,说话要谦和,幽默不可过度,油腔滑调,也不能旁若无人高谈阔论,大声说笑,给人留下“这是个油嘴滑舌的家伙”的印象。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可做手势但不可幅度过大,指手画脚也是失礼的。大惊小怪,过分紧张,失口失态都是不礼貌的。谈话不可以刻薄尖酸,也不可以喋喋不休,不可以一言不发,也不可以表现出无事不晓的“万事通”姿态。这会使人对你敬而远之。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语意: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作出大贡献,给人恩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语出《论语·阳货篇》。“恭则不侮”是指处世不能有放肆的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骄不躁不嗔,理解他人,待人处世首先恭敬他人,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回敬。正如古谚讲:“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宽则得众”指处世没有狭隘的心态。君子周而不比,出以公心,能全面地看问题,从而明理不偏颇,行为上自然表现出宽以待人的品质。尤其是在处理利益关系时,见利而思义,表现为宽宏大量,取义而让利。

“信则人任焉”则指没有欺诈的心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言必信,行必果,根据对他人心态的分析,把握他人行为的规律,就会信任他人。正是这种信任,使他人做事不疑,一心一意把事情干好。

“敏则有功”指没有懈怠的心态。人生不满百岁,应处世勤劳,总是想着自己多干点。其环境影响自然是带动他人勤劳,结果是做事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指没有苛刻的心态。明理有别,正确地决策就能把事情办好,从而为大家带来利益,既然能为大家带来利益,大家当然就愿意去干。这种不以金钱利人,而以智慧利人,不用苛求他人,就是惠。总之,明理有别,就能大度有容,就能使自身的行为符合规范,按照这种规范行事,所得到的回应就是恭而有敬,宽而有人,信而有任,敏而有功,惠而有动。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语意:君子庄矜而不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语出《论语·卫灵公篇》。这里的“矜”是庄重的意思,君子应该庄重不与人发生争执。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两个人在一起难免有争执,通常还是为些小事争执。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平时感情很好,可是总是喜欢为生活中的小事情而争执,事后又后悔。

其实,只要有争执,在精神上就会留下伤痕,且容易失去亲情、朋友,甚至结了仇家。两人在和平共处时,都不见得能化解彼此的歧异,更何况是争吵时。虽然争执是难免的,但至少我们可以用一种互敬互谅的态度来面对它。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群居动物,渴望与大家一起出出进进、说说笑笑,渴望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有难同当、荣辱与共。但是合群也不等于拉帮结派,君子合群会使人与人患难与共、同舟共济,而拉帮结派是为了获得私利,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亲密关系也就随即消失,由友人变为仇人。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语意:君子用良言赠给人,庸人用财物赠给人。

语出《荀子·大略篇》。良言可以使人受益一世,财物让人受益一时。一句有用的话,一个好的点子都可以让人一生得益,而再多的金钱总有花完的一天。现代人越来越看重金钱,经不住金钱的引诱,为私欲神魂颠倒,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丢掉了原来的那颗赤子之心,把良心道德都抛在脑后,被金钱所左右,成了名利熏心的俘虏。有人为了满足金钱欲,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不择手段,贪污受贿,甚至买官卖官,铤而走险,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一句良言可以让人警醒,可以让人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金钱蒙住了双眼。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劳肯干,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可当他富甲一方后,便变得贪婪冷酷,洛克菲勒的前半生就在众叛亲离中度过。洛克菲勒53岁时,疾病缠身,人瘦得像木乃伊。一位智者向他宣告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一个。这时他才开始领悟到,是贪婪的恶魔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智者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去剧院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他开始过一种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后来,洛克菲勒开始考虑如何把巨额财产捐给别人。北京著名的协和医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建成的。1932年中国发生了霍乱,幸亏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才有了足够的疫苗预防而不致成灾。从那以后,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他。正是“必须作出选择”的良言改变了这个世界首富的后半生,同时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语意:大凡邪恶的小人做事,开始的时候互相帮忙,到了后来就必定相互憎恨。坚守道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开始的时候互相帮忙,时间越长越互相信任,最后更是互相亲近。后世把这种做法当做效法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