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24999100000037

第37章 水旱第三十六

大夫曰:禹、汤圣主,后稷、伊尹贤相也,而有水旱之灾。水旱,天之所为,饥穰,阴阳之运也,非人力。故太岁之数,在阳为旱,在阴为水。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天道然,殆非独有司之罪也。

贤良曰:古者,政有德,则阴阳调,星辰理,风雨时。故行修行于内,声闻于外,为善于下,福应于天。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无丘陵高下皆熟。《诗》曰:“有渰萋萋,兴雨祁祁。”今不省其所以然,而曰“阴阳之运也”,非所闻也。《孟子》曰:“野有饿殍,不知收也;狗豕食人食,不知检也;为民父母,民饥而死,则曰,非我也,岁也,何异乎以刃杀之,则曰,非我也,兵也?”方今之务,在除饥寒之患,罢盐、铁,退权利,分土地,趣本业,养桑麻,尽地力也。寡功节用,则民自富。如是,则水旱不能忧,凶年不能累也。

大夫曰:议者贵其辞约而指明,可于众人之听,不至繁文稠辞,多言害有司化俗之计,而家人语。陶朱为生,本末异径,一家数事,而治生之道乃备。今县官铸农器,使民务本,不营于末,则无饿寒之累。盐、铁何害而罢?

贤良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用力鲜,功自半。器便与不便,其功相什而倍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剧,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

大夫曰: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用,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故有司请总盐、铁,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虽虞、夏之为治,不易于此。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则刚柔和,器用便。此则百姓何苦?而农夫何疾?

贤良曰:卒徒工匠!故民得占租鼓铸、煮盐之时,盐与五谷同贾,器和利而中用。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家一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更繇省约。县官以徒复作,缮治道桥诸发,民便之。今总其原,壹其贾,器多坚,善恶无所择。吏数不在,器难得。家人不能多储,多储则镇生。弃膏腴之日,远市田器,则后良时。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耰淡食。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发征无限,更繇以均剧,故百姓疾苦之。古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农民不离畦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材木,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焉。是以王者务本不作末,去炫耀,除雕琢,湛民以礼,示民以朴,是以百姓务本而不营于末。

“大意”

大夫说:水旱灾害是自然造成的,大概不仅仅是官吏的罪过吧。

贤良说:古时候实行德政,于是风调雨顺。当务之急,在于消除饥寒的病根,取消盐铁官营,解除山海禁忌,实行井田制,致力于农业,少搞土木建筑,节省费用,百姓就会富足。这样,就是遇上旱涝灾害,老百姓也不会受苦。

大夫说:论述问题应该简明扼要。你们说说盐铁官营到底有什么害处而非罢不可呢?

贤良说:朝廷所造的铁器衣具,老百姓使用不便利,不顺手,虽然劳动繁重,但收获却不大。

大夫说:官府统一铸造业,有很大优势,也能保证质量。如果主管官吏讲明铸造铁器的方法和要求,那么制造出来的农具自然便于使用。这样,百姓还有什么苦脑的呢?

贤良说:盐铁官营,统一价格,铁器多是次品,质量好坏无法选择,专卖的官吏又经常不在柜上,因此很容易耽误农民使用。而且,官营以后,价格很贵,很多人只好用木农具耕作,百姓为此很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