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24963000000004

第4章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放弃了鱼,而获取了熊掌。面对两种自己都想要的东西,我们必须学会取舍,从中得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

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飞不远了。”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在明智的选择中,聪明的放弃也占有较重的比例。放弃是生活中时时要面对的清醒选择,学会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渡过风风雨雨。懂得放弃,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在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能兼得鱼和熊掌。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明智的选择胜过盲目的执着,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布下的套子夹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脚,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脚而保全一条性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是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时,主动放弃局部的利益而谋求整体的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

孟子说的也是这样一种道理:人必须学会取舍,学会选择。有所为必有所不为,有所得必有所失。也许,我们更多时候,执着于鱼,执着于有所为有所得,只看到选择放弃时的失落和痛苦,而忘记了如果我们不放弃鱼,就会面临更大的失去熊掌的痛苦。

历史上有个故事:是说汉代荆州太守杨震调任,途径巴邑,曾得到杨震提携的县令王密前往拜见,并献上黄金 10 斤。杨震对此举十分反感:“我过去推举你做官,是因为你有才华,并非为了受贿。”执意不收,王密乖巧地劝到:“半夜三更,无人知晓。”杨震怒而质问:“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人知晓?”王密只好尴尬地拿走了黄金。杨震舍弃了巨额黄金,却赢得了“四知太守”的清官美誉。

生活中经常面临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也就有了选择和放弃,就是所谓的取舍。清醒的放弃和大胆的选择是相一致的,有放弃就有选择。

在鱼和熊掌的取舍之间,放弃是为了更好的选择。放弃一时之利,是为了享有永久之益。我们应该放弃失恋带来的痛楚;放弃受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难言的烦恼;放弃无聊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欲和对虚名的争夺……。记住,凡是主客观条件不相一致的事情、一厢情愿的事情、能办到但不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好处的事情都应属于放弃之列。不会放弃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有所弃,才有所取;有所不为,才有所为。学会放弃,就得知道该放弃什么,不该放弃什么。为了熊掌,我们可以放弃鱼;为了事业的成功,我们可以放弃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我们可以放弃金钱;为了庄严的真理,我们可以放弃利禄。该放弃时就放弃,放弃后,你就会看到天空的蔚蓝,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你就会闻到芳草的清香,听到动人的音乐。从你放弃的那一刻起,你就获取了新的东西:或是快乐,或是信念,或是信任等等。

舍弃是大自然的一种法则,舍弃也是世间万物生存的一种方式。

号称“飞禽之王”的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但有时仍然食物不足,于是手足相残,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穴摔死崖下。金雕妈妈别无选择,只有容忍这种残酷“舍弃”的现实。东北狼一旦被猎手的铁夹夹住,便会把自己被夹的那条腿咬断逃生,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全了生命……

动物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应如此。

一个小男孩在玩耍的时候,把手伸进了花瓶里,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糟糕的是,当他想把手收回来的时候,却怎么也拔不出来。小男孩的父亲发现后,帮着他一起尝试几次,也均告失败。小男孩的父亲想把瓶子打碎,好让儿子摆脱困境。可是,花瓶太名贵了,父亲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小男孩的父亲决定换一种方法再试最后一次,不行就砸掉瓶子。

“孩子,你把手伸直,把手指并拢在一起,往外拔,就像我这样。”父亲边说边给儿子作示范。

小男孩随后的回答让父亲大吃一惊:“爸爸,我不能那样做,如果我把手松开了,我手里攥着的硬币就会掉下来,那可是一美分呀!”哭笑不得的父亲,终于明白了儿子的手拔不出来的真正原因。

听完这个故事你也许会对小男孩的天真报以微笑,一枚面值小的可怜的硬币差点儿毁了一个名贵的花瓶。

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往往我们会守着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舍不得放弃,结果另外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却被我们忽略或者放弃。

从古至今,有无数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弃”二字的把握和体悟。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时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天长地久的爱情;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舍弃了君王一时的尊严,忍辱苟活,卧薪尝胆,经过 10 年的反思、10年的历练,又重新夺回了天下;东晋的陶渊明,毅然放弃了当时世人竞相追逐的功名利禄,回到了山间,过上了“晨起理兴秽,戴月荷锄归”的隐士生活,才获得了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司马迁舍弃了尊严,没有选择体面地死去,在牢中怀着更为强烈的忧愤之情写成了《史记》,完成了一部任何历史书籍都不能与之相比的恢宏史诗;钱学森舍弃了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阻挡,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得到了人民的赞颂;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捷克和波兰时,面对犹太人死难者的纪念碑,他放弃了总理的身份,双膝跪下,虔诚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

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选择面很广,但更要在选择中学会舍弃。因此,舍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一门学问,意味着另外一种追求和选择。懂得放弃,是一种人生哲学;敢于放弃,是一种生存魄力,是一种良好心态;学会取舍,更是一门艺术。

只有学会取舍懂得放弃,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这样,你的世界才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