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24963000000018

第18章 不因闲言而忧郁

有人的地方就有闲言。1935 年 3 月 8 日,一代影后阮玲玉在人们的流言蜚语中结束了自己年仅 25 岁的生命,含恨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以此印证了“舌根底下压死人”的俗语。

闲言阻人上进,那些能正确面对闲言的人往往都能走得更远。

从前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群青蛙在比赛谁能爬上最高的铁塔。比赛开始了,一大群的青蛙看着那高大的铁塔议论纷纷:“这太难了!我们绝对爬不到塔顶的……”、“塔太高了!我们不可能成功的……!”

听到这里,有些青蛙便放弃了。

看着那些仍然继续爬的青蛙,它们又继续说:“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

就这样你一言它一语,越来越多的青蛙退出了比赛。但有一只却越爬越高,最后当其他的青蛙都无法再前进的时候,它却成为唯一到达顶点的选手。

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于是便跑上前去询问,才发现原来它是个聋子!

是的,嘴巴是别人的,但人生却是自己的!虽然我们不必做个真正的聋子,但却要永远充满希望、乐观和积极,不要只听那些消极、悲观的话,因为它只会泼别人的冷水,浇熄你的毅力。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闲言碎语,惹人生气、心烦。生活中,也就有那么一些人,专门爱吹毛求疵,鸡蛋里找骨头,挑剔别人的不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要发怒、不要生气,而应该要心地坦然。因为“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加在你身上的是种种污蔑不实之词、是见不得人的,它就不会天长地久地欺人耳目,更不容易弄假成真,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同时,面对闲言,肚量要大。大可不必抬不起头,沉不住气;头脑一定要清醒,对形成委屈的原因,要进行认真思考、冷静分析、正确对待;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也要恰当地对待自己,对人对已要实事求是。

对那些闲言碎语,不管来自于何方,出自于何人之口,都泰然处之,一笑了事,谎言就会自生自灭。

闲言是社会的怪胎,却又无处不在,它把每一个人席卷其中:言者捕风捉影、信口开河;传者人云亦云、添油加醋;闻者半信半疑、真伪难辨;被害者莫名其妙、有口难辨。

但无论如何,任何人听到关于自己的流言,心中都会极为愤慨,有些人甚至径直去找“肇事者”大吵一架而后快。可这样处理的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结果闹得沸沸扬扬。

面对闲言,首先不宜暴怒,而应开心才是。要知道,已知的谣言总比那些未知的谣言好对付,这至少证明你还很有份量,存在制造谣言的价值,被抬举成议论的中心还能颇有嚼头。

化解闲言蜚语,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身正不怕影子斜,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很多时候闲言有粘连性,你不理会还好些,你一理会,它也就有了“真正的主人”,不仅消止不了,反倒更“说明问题”,揽言己身。闲言确如一只好斗的公鸡,只要你蔑视它、不和它硬斗,慢慢地它就没有劲头了。

现代社会中的现代组织,人与事越来越变得错综复杂、微妙神秘,要想完全脱身,置身于一切闲言之外是不可能的。几乎很少有人能一生都不曾被人造谣中伤过,但我们必须明白:嘴长在别人脸上,但耳朵在自己身上,完全有可能让它去少听少传。

闲言是春天里的绵绵细雨,让人感到惆怅难熬,感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像满城风絮如雪花般飘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一寸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言如幻似梦,虽然不真实,但一样可以击碎每一个柔弱的心灵。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满城的闲言已经泛滥,再多的解释也会被别人认为是掩饰,解释越多误会就越多,越想把事情澄清,事情也会变的越来越糟糕。这时为何不洒脱地说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让我们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一切的闲言,也许这时候的沉默“无声胜有声”。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闲言如飞花,荒诞并且让人不可理喻,然而再荒诞的闲言的背后总会跟着一群无知的大众,总会对闲言深信不疑。世道如此,人言可畏!闲言只是一场梦,梦醒后方会觉悟,我们何不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当我们一觉醒来的时候,闲言也许会就此烟消云散,消失的无影无踪;一觉醒来,我们才如梦初醒,虚惊了一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闲言总会颠倒黑白,扰乱人们的思维,拨动我们的每一根神经。对此我们不妨来大呼一声“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浑浊而我独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随波逐流,方显英雄本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这样的胸怀和大度才能包容所有的闲言蜚语。

认清闲言就等于拨开云雾见青天。闲言就像一淌污黑的臭水,如果我们不想“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该擦亮我们的眼睛,拨开我们眼前的迷雾。我们不愿做那浑浊的污水,要做那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仙子。

用理智沉淀闲言,就像大师耍太极,以柔制刚;又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一个平静的心灵就可以沉淀所有的闲言蜚语。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他们之间的玄妙对谈,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领受的,试看下面这则记载在古尊宿语录中的问答:

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了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那么,怎么尽可能的避免闲言呢?“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要以为把他人是非告诉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道人是非者,既然在你面前说他人的坏处,自然也会在他人面前说你的坏处。他们乐于道人是非,是妒心过盛的原因,他们心里往往巴不得他人越来越倒霉,越来越困窘。聪明人与这类人交谈,是不会推心置腹的。相信没有人敢保证自己不会让人讲是讲非的,就算你做到八面玲珑,亦难避免是非的纠纷,当你们处身于这个境况时,你会如何面对和应付这种人事压力呢?总有一些人喜欢揭发他人的秘密与隐私,甚至添油加醋地进行加工和传播。他们很少考虑当事人的感受,也没想过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如果你处于漩涡中央,正被谣言或尖锐的言论所困扰,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将喜怒哀乐明显地表现在脸上。你可以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保持沉默,绝对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或“以牙还牙”,这对谁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

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更多的,是面对生活时的从容不迫、泰然自若。面对闲言蜚语,学会了一笑了之、随它自消自散;面对平淡生活,知道了平淡必定是一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