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书立方4-1分钟识破荒言
24959600000007

第7章 下巴及其他表情的信号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个器官需要协同才可以成为一个健康、协调的人。面部五官虽然各有其不同的表达功能,但却也不是各自为战。在大多数时候,一个情绪信号的表达并不是单独地通过某一个五官来完成,它会牵动其他部位也做出相应的改变,一起完成一件任务。

扬起的下巴

形容一个人非常高傲,人们总是喜欢说他“高高地抬起下巴”,这一生动的描述正来自于生活实践。当一个人的自信心感到不足或者内心充满担忧时,他常常会放下自己的下巴,随之而来的整个动作便是低下头颅。但如果一个人充满了信心,下巴就会不由自主地扬起来,随之而来的便是鼻子、脸部的抬起,这个动作让人显得有些骄傲,同时也表达出满盈的自信。

处于正面情绪中的人,会忽视自己的这种动作,他们通过抬起头颅,展示自己的面部来传递正面信息。如果有人显得委靡不振,周围的人也会鼓励他“抬起头”、“昂首阔步”,也正是因为这种和地球重力相抗衡的非语言行为,能够显示出积极的信息。

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很多记者都围绕着一位电影明星进行采访,关于他最近所拍摄的一部电影提出了很多问题。而这位电影明星也表现得非常热情,对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但是,这其中有一位新入行的记者却问了一个很不合时宜的问题,对于这种级别的演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挑衅。

在电视镜头中,人们发现这位电影明星微笑着,但同时,他的下巴也微微地扬起,让自己的整张脸都显露出来,然后说:“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

虽然在态度上依旧保持着和蔼,但抬起的下巴却说明他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认为回答这样浅显的问题有失身份。

抬起下巴作为一种高度自信的非语言动作,通过反抗重力来表现自身的态度,从而传递自信或高傲的信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这个动作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侧重,有一些地区和国家的人会认为抬起的下巴代表轻视,这也许是因为下巴抬起的过程中整个脸部也不得不扬起,以至于看对方的眼神也会变成斜视,从而显得充满了轻蔑。

咬指甲的人

指甲虽然并不属于面部五官,但因“咬指甲”这个动作的另一个参与者——牙齿属于面部,所以它也可以被认定为和五官有关的非语言行为。这一动作的出现往往代表着正在承受压力、对环境没有安全感以及不舒适的感受。

咬指甲这一动作常常在一些缺乏自信的人身上出现,他们最易感受到压力,也最易缺乏安全感,当环境让他们觉得不能掌控时,自信心便会悄悄流逝,也就会在无意之中出现咬指甲的动作。如果是在职场之中出现这一行为,则充分说明此人已经处于交际活动中的劣势,当谈判或交涉中出现这一动作,那么落败之势则已经非常明显了。

由于小孩子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时常会缺乏安全感,也就常会有咬指甲的动作出现。父母总是斥责孩子不要咬指甲,认为这是一个不卫生的坏习惯,但严厉的言辞只能制止孩子的动作,并不能完全让他们卸下心理压力。如果当一个孩子出现咬指甲的动作,父母应该寻找原因,找到让孩子感到不安的缘由并解决它,那孩子也就会自动放弃这个动作了,毕竟指甲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我表示反对

冷笑、斜视等动作,均是由不同的五官来完成的负面情绪的非语言行为表达。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并没有积累到太高的程度时,他不会采取很激烈的表达方式,但那些情绪却不会因此而消失,它们就好像一层薄雾一样笼罩在人的脸上,虽然不能具体地从某一块肌肉或某一个动作来表现,五官各个部分似乎也没有发生改变,但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却可以敏锐地感受到。

瞬间变得肃穆的脸,充满了厌恶的眼神,以及笼罩着寒气的表情,都是反对情绪的具体表现形式。孩子不能描述父母脸上哪一个部分起了变化,但他却可以感受到父母的严厉。当父母的脸上出现这样的反对信号,小孩会立刻放下手中的玩具,低下头或者远远地躲开。这种敏锐的感受力来自于对那些厌恶姿势的无形感应。

有一对订婚的青年男女来拜访他们的朋友,这对小两口何时成婚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于是众人时不时地询问他们。男方的脸上笼罩着喜气,总是笑呵呵地回答每一个人的提问,告诉大家已经选好了酒店。但细心的人却发现,每当有人提到“婚礼”这两个字的时候,女方的神色便会出现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稍纵即逝,它并没有体现在某一个五官上,却可以明显地被人捕捉到。它便是反对信号,在女方的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婚礼似乎并不期待。

没过多久,便听说那对男女取消了婚礼,原因正是因为女方不满意婚礼举办的酒店。虽然男方坚持在那里举行,但最后还是取消了。

反对信号是大脑对厌恶感的真实记录与折射,通过神色的变化来传递内心深处对所谈论或者面对的事物的抗拒。如果在职场或者生活中接收到了这样的信号,就要引起观察者的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出调整,来适应新的变化了。

FBI训练营

谎言线索:眼睛

如果在交谈的过程中,对方总是在避免眼神接触,或者很少直视对方,这便是非常典型的欺骗线索,通过这一条线索进行追究,你就能很快找到谎言。一个撒谎的人,不管他的心理素质有多好,都会在潜意识里觉得别人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谎言。所以他会尽量避免眼神接触,以防别人通过“心灵的窗户”发现自己心虚。避免眼神接触是防止眼睛泄露信息的最直接反应,撒谎者总是不愿意直视对方,或者眼神总是飘忽不定,很多时候他会一直朝下看。而那些理直气壮的人则不然,他们会全神贯注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尤其是在受到冤枉的时候,更会紧盯着对方。这种坦然的直视正是在要求对方洗清自己所受的冤屈,让别人承认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