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书立方4-1分钟识破荒言
24959600000025

第25章 喜欢?厌恶?身体告诉你

人类身体的躯干是所有内脏的集中营,五脏六腑均在其中,因此其他的身体部位似乎都是为了保护他们而存在。当人遇到某些袭击时,大脑会迅速地调动肢体来保护躯干,有时候会用双手还击,有时候会迈开双腿逃跑。这些保护行为都泄露出大脑边缘系统对周边信息的判断以及我们内心的感受。

作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躯干似乎随时都在准备逃离让它感到不适的事物。这些事物也许是来自生存环境的威胁,也许是来自别人的挑衅,也许是让我们感到厌烦的人和物,也许是凌空突然飞来的一个袭击物。对于这些情况的出现,躯干的反应有时候非常明显,而有时候却非常细微。因此,对于躯干的观察也需要更加细致。而事实上,在生活中出现的非语言行为非常丰富,只要多点耐心和细心,就一定会发现。

对危险的恐惧

人类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加强自己躲避危险的能力,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来自其他动物的袭击,都有可能造成生命的损伤。虽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很多危险早就已经不会出现了,但对于危险的反射却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

在学校的操场上,一群男孩子正在欢快地踢球,他们充分享受着课间活动的快乐,却没有注意到操场里还有两个人正在边走边聊。忽然,足球被一个男生一脚扫射,却朝着那两个人飞去。因为是低着头,他们似乎毫无准备,两个人都没有看到球飞过来。但当球快要砸中其中一人的头时,他猛地向旁边倾斜了身体,躲过了这一次无妄之灾。

危险的出现总是没有预兆,因此防范危险就需要格外的注意力与反应速度。当足球飞向毫无准备的人时,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可当球飞近的时候,大脑快速地下达指令,让身体倾斜躲避。这种反应是快到不假思索的,大脑边缘系统似乎在人体外设置了防护罩,在接收到信息的瞬间便做出反应。身体躯干在这一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它的倾斜、躲避,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管是飞来的足球,还是一根棍子,抑或忽然撞过来的一辆汽车,都会让身体出现快速躲避的反应。而很多躲避动作完成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自己躲避的究竟是什么,只有当脱离了危险,才会去关注刚才飞来的是什么东西。

远离讨厌的人

在遇到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时,我们的表情也许还会继续微笑,但身体却会非常诚实地做出反应。观察那些和自己讨厌的人聊天的家伙,他们的身体往往会朝着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有些人以为他们这么做是为了看得更清楚,但那其实只是身体想要远离对方而已。

在拥挤的城市里生活,很多人不得不经常与陌生人相处,不管是电梯还是地铁,公共场合之中难免要出现这种情况。当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并不为人所喜爱时,身体倾斜以远离别人的动作会非常明显。

电梯里的人总是努力使自己站得更远,以达到避免与人过于接近的目的。而地铁上出现的某些人,也会成为大家躲避的对象。如果高峰期地铁里的人实在太多而不得不与他们站在一起,他身边的人都会微微倾斜身体,让自己远离。哪怕这种远离并无任何的作用,拥挤的人潮还是会将他们推到一起,但这个小动作却让人们的心理获得抚慰。

在一定程度上,倾斜身体以拉大自己与别人之间的身体距离,这一动作可以被认为是领地的扩展。当属于自身的空间获得扩展,大脑便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到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就算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一动作的出现也是在表达这一心愿。

转身离开

让自己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是大脑的最基本需求。当出现身体躯干的倾斜以表达自己的厌恶之情时,身体已经明白无误地说明了此人内心的喜好。随着这种厌恶程度的提升,身体的逃离欲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发展到最后便是转身离开。

在南京的一所纪念馆中,展出了一些战争时的大屠杀图片,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参观。在观看那些展品的人们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身体躯干的情绪表达动作。当他们进入昏暗的展厅之中,会以各种不同的姿态行走、站立。来到展品前,有人会俯下身来,好让自己看得更清楚。开始的时候,人们的动作会存在一些迟疑,似乎不敢确信自己是否要那么贴近。但是,当他们看到好战分子那些残暴的行径之后,图片带给大脑的巨大冲击让他们顿时变得决然。有人会猛地直起腰,身体甚至出现后仰的动作,随后便匆忙掉头离开。

转身的动作是一种在强烈感官冲击之下出现的应激反应,大脑对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深感不适,它急于想要逃离这种困境,唯有转身脱离这个环境。彼此之间保持距离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动作,距离的远近可以用来衡量心理亲密程度。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人们会努力拉开距离;而面对喜欢的人或物,则会尽量拉近距离。

在实在无法将自己的身体躯干移开或转向的时候,人们就会出现转头的动作,以便让自己不看到不想看的东西。这个动作是躯干无法转移的弥补,退而求其次,让大脑可以得到短暂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