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
24957100000076

第76章 人类为何会得癌症

癌症,如今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甚至可谓谈癌色变。它像个魔鬼一样,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因此现在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可怕的“杀手”之一。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因癌症死亡的多达几百万。近年来,儿童患癌率也显著增加,这一现象令医学家们大为震惊。癌症如此可怕,不禁让我们感到困惑:究竟是什么导致人类会得这种致命的绝症呢?

科学家对癌症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现今已经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并取得了一些临床治疗上的进展。并且指出,即使人类患了癌症,也不再意味着就是走向死亡。但是,至今科学家们仍没有把致癌症的真正原因找到,每年仍有大量的人因患癌症而死亡。所以说,要想彻底攻克这个难关,并揭开它的秘密,还要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

要了解和研究癌症,科学家们首先将注意力放在了寻找致癌物质上。他们首先以动物为试验对象,对患了肿瘤的动物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是一些化学物质和物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比如,许多日本人在广岛的原子弹大爆炸中因核辐射而患血癌;长期工作在铀矿的矿工,患肺癌的概率也大大高于普通人,而且死亡率也相当高。

然而,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也不乏患癌症的人,那么日常生活用品中肯定也含有一些致癌物质。到底哪些物质含有致癌物呢?经过研究发现,诱发癌症的因素还有煤油、润滑油、香烟中的尼古丁、发霉的爆米花和粮食中的黄曲霉素等等。

还有一些科学家提出,癌症还与遗传因素有关,致癌物可能通过基因突变而传给后代。根据一部分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结果,有一种癌症属于“遗传性癌”,它是直接由遗传决定的。进一步的研究后医学家们又发现,那些属于非遗传型的癌症,竟也呈现出明显的遗传倾向。比如,胃癌患者的子女,得胃癌症的几率就比一般人高出4倍;母亲患乳腺癌,女儿患乳腺癌的几率也比一般人要高。很显然,遗传因素对癌症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研究还表明,某些人对癌症具有易感性,这主要是由于其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较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畸变所致。

总之,遗传上的缺陷很有可能促发癌症,但遗传因素是怎样促发癌症的,至今也不能解开这个谜团。

近年来一些医学专家还提出,绝大多数癌症与环境因素都有关。比如,土壤中镁含量低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就相对较高一些;皮肤癌的发病率和饮用水受砷污染的程度密切相关;饮用水中的碘含量过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等。可见,环境因素对癌症的发生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知,诱发人类患癌的因素很多,但是这些致癌因素之间却没有什么共同点,到底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又经过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同样的致癌因素,并不一定都能诱发癌症。也就是说,所有的致癌因素可能都不过是外在因素,还有可能存在着内在的因素。因此,科学家们又开始了对致癌的内在原因的探索。研究发现,组织是由正常组织细胞病变而来,具体来说就是,人的机体内都存在着克服致癌因素的抑癌因素。在这种抑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才会健康发展。如果抑癌因素的作用减少或消失,正常细胞就会发生基因突变,人体代谢功能也会出现紊乱,细胞也因此而无限地分裂、增生。通常来说,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再引发癌症,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

同时,科学家们又发现,人体基因内也存在着癌基因,这也是造成正常细胞癌变的关键。其实,人体内不仅存在基因,还有抗基因。而抗癌基因的发现,也使人类对癌症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是人类最终战胜癌症的前提。科学家们把培养的抗癌基因注入动物体内,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如果研究能再深入一步的话,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可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人类的癌症治疗上。将这种抗癌基因注入人体后,将可以有效地阻止癌细胞生长。

一些医学家在不断研究细胞癌变的过程中还发现,癌细胞的氧含量很低,而蛋白质含量却很高,且癌细胞的表层细胞越深入其裂变能力越差,直至坏死。因此,细胞缺氧可能也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当局部组织受到损坏,并进入窒息状态时,就会改变其生存方式,癌细胞也就由此生成了。

尽管关于癌症成因和发展的说法林林总总,莫衷一是,但这些都只是具体细节方面的分歧,大体来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在其中。但从根本上来讲,人们还没有把癌症的病因彻底弄清楚,目前还处于推测和假说阶段。面对癌症这个疯狂的病魔,医学家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科学的进步,经验的累积,研究的深入,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彻底弄清楚癌症的病因,彻底地降服这个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