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
24957100000030

第30章 鸟类的祖先是怎样飞起来的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但有这样一个问题很难回答,这就是最早的鸟儿是怎样飞起来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它困扰了人们100多年,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看法。

自从发现始祖鸟的化石以后,一连串的问题就摆在了科学家们面前:

爬行类动物是怎样进化为鸟类的?

这种爬行动物最早是栖息在树上的,还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1984年,国际始祖鸟会议在德国巴伐利亚洲的埃希塔特召开,这儿正好离始祖鸟化石出土的地方不远。在这次会议上,科学家们对前边讲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始祖鸟的祖先原来是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人们把这种观点称为“树栖理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沃尔特·博克教授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他认为,树栖的爬行动物先是借助于滑翔,在树枝之间窜来跳去,后来随着进化,这样的滑翔就渐渐演变成了用翅膀飞翔。

但亚利桑那大学的吉罗德·卡波尔教授不同意这个见解。他认为滑翔演变成飞翔的说法在空气动力学上说不通。他拿飞松鼠做例子,它只能滑翔,不能飞翔,它一旦拍翅飞翔,就会马上掉下来。因此,这位教授提出了与“树栖理论”相对立的“陆栖理论”。他认为始祖鸟的祖先是陆栖爬行动物,它们为了捕食昆虫经常跳跃,经过漫长的岁月,前肢渐渐进化成了原始的翅膀,逐渐获得了飞翔的能力。

在热烈的讨论中,虽然“树栖理论”在空气动力学上遇到了麻烦,却在重力法则上找到了依据。坚持这一理论的科学家认为,爬行动物在树上顺着重力势飞翔,要比在地面上逆着重力往上飞更合乎道理。陆地上的爬行动物跑得再快,也是飞不起来的。

“陆栖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始祖鸟的后肢表明它是适合陆地生活的。

“树栖理论”的支持者却反驳说,始祖鸟前肢上的爪更接近飞松鼠和其他树栖爬行类动物。

坚持“陆栖理论”的学者也不甘示弱。他们指出,始祖鸟身上的羽毛就是从爬行动物的鳞片进化来的,这是“陆栖理论”的又一个有力证据。

但“树栖理论”认为,树栖爬行动物进化出的羽毛,是为了能在树枝上跃得更远。

而有的科学家却不同意这种推测。他们认为,始祖鸟前肢上的羽毛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的。

到目前为止,这两种理论谁也说不服谁。所以,最早的鸟儿是怎样飞起来的?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科学家们期待着有更丰富的化石出土,以早日揭开这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