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al Taklanmakan
塔克拉玛干——进去出不来的地方,过去的葡萄家园,埋藏珍宝的所在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浮尘在地球的另一边养活了一个群岛
新疆南部就像一只巨大的盆子,南边是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和西藏高原,西边是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北边是天山山脉,这些山脉就像是盆沿,密实地包围着一片多沙的土地,所以新疆南部也叫做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的周缘靠山的地方是广阔的戈壁。戈壁是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构成的地质地带,它是亚洲大陆内这片隐藏最深的土地曾经是浩瀚海洋的直接证据。戈壁地带往下,进入塔里木盆地底部的地方,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按照流行的说法,“塔克拉玛干”是维吾尔语“进去出不来”的意思,但是维吾尔语“塔克拉玛干”中是没有这个含义的。维吾尔语塔克拉玛干这个词组有“广阔”、“过去(的)”、“地下(的)”、“家园”的含义;也有“地下宝藏”的意思,有的专家认为这个词组还与葡萄有关,可以理解为“葡萄墩”、“葡萄园”或“种植葡萄的地方”,也有一说是“埋藏珍宝的所在”。这些含义才是接近本意的,因为在过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面曾经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沙漠深处的尼雅古遗址中,就有完整的葡萄园遗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确曾经是一个广阔的、到处都有荫凉的葡萄架遮掩着的美好家园。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的古城遗址,大都在距现在的公路线以北数十至一二百公里的沙漠之中,这些古城都是被丝绸之路串连起来的,那时候的道路在现在的大漠深处,而现在的公路线,曲里拐弯地绕开了大漠。
塔克拉玛干也不是进去就出不来,在大漠的深处,就生活着许多人。从莎车县沿叶尔羌河北上巴楚、从和田沿和田河及其干河道北上阿克苏、从于田沿克里雅河及其干河道北上轮台、从若羌沿米兰河道及塔里木河下游北上库尔勒,都是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通道,自古至今行人不断。这些通道有的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干线公路,有的仍然是赶羊贩马者的传统路线。
1845年4月,61岁高龄的林则徐遵道光皇帝之命,到新疆南部实地勘察屯垦事务,在完成了阿克苏的履勘以后,从巴尔楚克(现巴楚县)沿着叶尔羌河而上,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了叶尔羌城(现莎车县城)。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整建制的主力团十五团,从阿克苏的阿瓦提出发,溯和田河干河道而上,穿过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驻和田。在此72年以前,左宗棠麾下的一支大部队也是从这一条路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收复了被阿古柏叛乱集团控制的和田。
在昆仑山中有一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牧场,叫奴尔牧场;这个牧场曾隶属于兵团农一师,师部在阿克苏。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牧场的基层干部和职工到阿克苏去开会,常常是骑着马从大山深处走下来,穿过广阔的戈壁,再沿着和田河的干河道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阿克苏。著名诗人郭小川发表于1964年4月的诗作《他们下山开会去了》,就是这个牧场生活的真实写照。
现在有各式各样的探险队,依靠着越野车、大型驼队、电台、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等现代化装备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走了一趟,就有新闻媒体说他们是“史无前例的穿越”、“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壮举”云云,比起骑马去开会的人们,他们是小巫见大巫。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流动沙丘沙漠。
大沙漠向东延伸,一直到敦煌一带。
在大漠的中部,往南流去的塔里木河、孔雀河和向北流来的车尔臣河、若羌河、米兰河,浇灌出了一条狭长的绿色地带,其上生长着茂密的胡杨、红柳、芦苇等耐旱植物,蜿蜒400多公里,被称为绿色走廊。这条走廊最宽处曾达到50多公里。
神奇的大漠群落——罗布淖尔人的大部分就生活在这条绿色地带里。这条可怜而伟大的绿色带子有一个巨大的作用,就是阻挡着西边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东边的库木塔格沙漠的合拢。专家们断言,如果没有这条绿色的隔墙,两大沙漠早已合而为一,而如果这两大沙漠合拢,就会出现一个可怕的情景:在强烈西北风的推动下,大沙漠将以无坚不摧之势向东扩张,覆盖敦煌,吞没原本就容易沙化的青海、甘肃、宁夏,与蒙古沙漠会合。中国西部将成为人类不能生存的地方,而整个人类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也将受到巨大冲击,那将是世界性的灾难。
这片大漠虽地处欧亚大陆的深处,但与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关系可是大着呢。
例证一:每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面刮起了风暴,远在它东方7000多公里、还隔着大海的日本人就很紧张。因为塔克拉玛干上空被狂风吹起的沙尘会影响日本的气候;沙尘降落在日本列岛上以后,会对当地的土壤有影响。美国也不例外。2001年5月23日法新社发自美国华盛顿的一则电讯中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实验室的科学家报告,来自中国北部的沙尘暴抵达美国,使从加拿大到亚利桑那州的地区蒙上一层沙尘。”
例证二:照地质成因,夏威夷群岛上无法产生丰厚肥沃的土壤,只应该是一座布满光秃秃的岩石和长着稀稀拉拉植物的荒岛。但是这个群岛却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生机盎然。这个现象曾令科学家们掉了不少头发:这个岛上的土壤是从哪里来的呢?
美国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土壤学家奥利弗·查德威克对这个群岛中的考爱岛进行了10多年的考察研究。1999年,奥利弗·查德威克宣布了他的研究结果:经过对土壤样品的比较研究,考爱岛上的土壤来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尘被狂风吹起,飘过了半个地球,降落在这个岛上,日积月累,形成了这个岛上的肥沃土壤。
此外,塔克拉玛干面积的变化、河流的变化、植被的变化、风向的变化,等等,都显示着人类与地球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状况,这个大沙漠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平衡的晴雨表。
随便捧起一捧沙子里边就有数不清的金粒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方圆32.7万平方公里,大小等于9.1个台湾岛。沙土最厚的地方达到22公里。
这么大一片沙漠是怎么来的呢?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曾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与地中海相连。随着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它从海底冒了出来,经历过林木繁茂的生物时代,由于南、西、北三面的高山阻住了潮湿的海风,它变得越来越干燥,河海之沙泛起,被干燥强烈的内陆狂风搬动,积聚为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直到今人所知的文明时代,仍然有大片的土地沙化,与大漠连成一片,扩大着这片大沙漠的面积。
为塔克拉玛干提供沙源的还有风蚀的山脉。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在塔克拉玛干的南部、现在的昆仑山的北方,耸立着一个高大的山脉。但是它后来再不抬升了,孤独地趴在盆地之中。剧烈的风雨侵蚀,使这个山脉风化,巨岩慢慢变成了沙粒,被强烈的风吹到原先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的地方沉落下来。就这样,经过亿万年的时间,那个山脉渐渐消失了,而由它变成的沙子却积聚在了现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中。
那个古老山脉的遗迹现在还能见到: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有一条狭窄低矮的山脉从叶尔羌河畔出发,有气无力地爬向和田河边。这个孤独地挣扎在大漠中的山脉,最宽处不过十几公里,高不过百米,名称叫做麻扎塔格,就是圣徒墓山的意思。麻扎塔格山爬到和田河边的时候便戛然而止,形成了两座并列的山头,一座山头为白色,一座山头呈红色,在大漠深处比肩而立的红白二山,形成举世罕见的奇观。
从红白二山处往西行七八十公里,会见到一片硬石戈壁。这片戈壁的石头与昆仑山麓的硬石戈壁上的石头形状是一样的,都是卵石状;但这里的戈壁石却与别处的戈壁石有着质的不同,这偌大一片戈壁滩全是由玛瑙石构成!这里的玛瑙石纹理美观、质地细腻、色泽艳丽,品质极高。
玛瑙石是珍贵彩石,可制成贵重的装饰品和工艺美术品。然而如此珍贵的东西却在这里遍地皆是,无人问津。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遍地都是黄金!
麻扎塔格山在和田河以东也偶有露头,在这个大沙漠东部的民丰县境内,就有几座山包从沙海中冒了出来,称作“东民丰隆起”。这几座其貌不扬的小山包蕴藏着丰富的黄金,20世纪80年代,曾有国家单位在这里开过金矿,收获颇丰。
新疆的山都富蕴着黄金。新疆北边的阿尔泰山和南边的昆仑山到处都有金矿,是有名的金山。被风化成沙漠的那个古老山脉,也是浑身皆金。这些黄金也被风化成了沙粒,随风吹得到处都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有多少沙子呢?方圆32.7万平方公里,最厚处为22公里,在这么多的沙子里,你随便抓起一把沙子,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发现:沙子里就有黄金小粒。
既然俯拾皆是黄金,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趴在沙漠里,把那些黄金捡出来呢?
如果谁想通过这种办法发财,那就尽管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去好了,那里天宽地阔,有的是地方,谁也不管谁,甚至连工商局和税务局的人都很难找到你。
你可以不顾一切地在大漠里拣黄金,到你老的时候可以拣到一堆黄金。不过这一“堆”不太大,大约有绿豆粒那么大小。沙子里的那些金粒太小了,小得让你只可有所想,不可有所得,不然这个世界上的黄金也就成了沙子了。
巨大的沙山能像毛毛虫一样爬动
对于变得越来越娇气的现代人来说,沙漠里的自然条件是极为恶劣的。
夏天,沙漠里无遮无掩,太阳火一样地直泻大地,地表温度高达七十多摄氏度,能轻易地烤熟鸡蛋。干燥的空气中不含一丝水分,人的身上不见出汗,体内的水分却在迅速地蒸发。在这种时候,就是有一个自来水笼头,人也会很快地因失水而死亡;因为喝进肚里的水还没来得及通过消化道和血管到达体表、渗透进组织细胞里,那里的水分却早已蒸发完了,细胞被烤干、烤死;尽管他肚子里一包水,他还是被渴死了。
沙漠中的风暴是极为恐怖的。原本平静得死一般沉寂的天空上,突然从天边滚过来一片黑色,转瞬间这黑色便像一道把世界分成两界的黑幕,无数鬼怪在那黑幕中翻滚着、咆哮着,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天地似乎翻了个个儿,白天变成了黑夜,人间变成了地狱。碗口粗的胡杨树在狂风中像根草棍似的被折断了,巨大的沙山在黑暗中像条毛毛虫似的爬动起来。在新疆南部乘汽车旅行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一场大风之后,原本平坦笔直的公路上,忽然横卧着一座不知从何而来的高大沙丘,汽车只好摇摇晃晃地开下路基,在没有路的戈壁大漠上艰难爬行,运气好的话在绕了一个大弯以后再回到公路上去。一场风常常要刮一天一夜,有时候要两三天才渐渐地平息下来。
风是停了,空气中却漂浮着浓重的沙尘,人们很难找得着太阳的准确位置。这就是浮尘天气。天上如果偶尔飘来一片带雨的云,并且有雨滴落向大地,那雨滴却在空气中被浮尘吸收,变成泥点,噼噼叭叭地掉在地上,这就是南疆人所说的“土雨”、“泥雨”、“鬼雨”。
从每年的春天开始到六月,是沙漠里多风的季节。过了这个季节,还会时不时地刮上一场风,风大风小,要看老天爷的兴趣而定。即使是小风,沙漠里也依然是沙尘滚滚。有时候一场风刮过,百十来米高的沙山会顺着风向移动20多米远;有时候大风过后,原本平坦或低洼的地方却耸起了一座高大的沙丘。
强劲的漠风把沙尘吹进了玉门关,就成了沙尘暴(塔克拉玛干只是若干个尘暴源之一)。
沙漠底下是一个海洋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沙漠是寸草不生的死寂世界。其实并不然。目前科技人员已经查明并登记在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有高等植物20科53属73种,动物有272种。大漠其实是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沙漠的景象就像波涛滚滚的大海,只不过这些波涛是凝固的,是富于变化的。在一片由沙丘链组成的山脉的一旁,必然会有一道宽阔的沙谷。沙谷的最低处与沙山的最高处,有时候会相差200米。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下面是一个真正的海洋。大沙漠南、西、北三面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上都有大量的冰川。中国的大江大河都发源自冰川脚下,冰川是淡水的固体水库。中国冰川集中在青藏高原和新疆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与天山山脉,因此塔里木盆地周缘山脉是中国陆地淡水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
每年温季来临,山上的冰雪融化,汇入千万道沟壑,形成一条条河流,流向盆地的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浩浩荡荡的塔里木河也把所有水都留给了大沙漠,自己最终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成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千山百川的水都在大漠的下面汇聚,形成了一个浩阔深邃的地下海洋。
1987年以后,中国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经过联合考察,已向国内外宣布,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下面,水的总量超过8万亿吨,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线不超过10米深。如果这些水与黄沙换个位置,沙在下而水在上,那么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是一个平均水深24米的淡水海洋。谢天谢地,这些水幸好被藏在了沙漠下面,免于被污染,免于被过度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