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24931700000007

第7章 上学第一天(3)

午饭后的第一门课程是我的选修课——“市场营销入门”,名字听起来蛮具有挑战性的。但当走进这个班,却只见寥寥十几个人无精打采地坐那儿。任课老师Mrs.Yuse(友斯女士)看上去60多岁,在学校也保持一身职业穿着。与友斯女士打过照面后,她把我和两个同学分在一小组做Group Project(小组项目)。她正在和加拿大一个城市的高中的business class(商务班)合作做一个课堂实践项目——联系美国的某家公司,然后在加拿大帮该公司做市场营销。

我们来到一间电教室去网上搜索那个加拿大城市的情况。同学们都打开google(谷歌)搜索,在search bar(搜索框)内打出各种各样的词组。当时由于用google(谷歌)搜索技不如人,我干脆就坐在那儿想想我能做什么。突然我打了个喷嚏,跟我分在一起的小组成员原本不跟我说话,现在都主动跟我说了一句:“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原来在美国打喷嚏都由上帝先生管理。我乐了,又当场打了个喷嚏。而且托上帝的福,我也想出个主意跟友斯女士讲讲。不过那可不是像做自我介绍一两句话可以解决的。友斯女士走过来问:“需要帮忙吗?”我说不要。“你有没有什么想法跟大家说说?”我说没有。说完话她又在我的身后站了许久,我有点想开口讲我的主意,转过身去,友斯女士已经转身离开了。不过想到自己连那个加拿大城市的名字都还不会念,我就指着电脑屏幕上的那名字,问我的小组朋友:“How do you spell it?(你怎么拼这词?)”他愣了一下。我也感觉我的问法很retarded(愚蠢),这单词怎么拼不明摆在那儿吗?没办法,过去在中学背英语课文的对话背习惯了。我紧接着问“How do you make the sound?”(这个词该怎么念?)他还是愣着。“How do you make the voice to this word?“(这个词该怎么念?)他依然愣着。我赶紧“Never mind”。(算了,别介意。)给自己开脱,也让那位朋友解放出来。

当天晚上在和姑姑通电话时,我对自己竟忘记说“What is its pronounciation?(这单词发音是什么?)”耿耿于怀。姑姑说,用英语问问题表达不要那么复杂,说我当时可以讲How you do pronounce it?或者更简单就How do you say it?

四、终于放学

两点钟的铃声响了。第一天的学总算上完了,心里也好像一块石头落了地,以后每天上学大概是什么样也有了个谱。教室里纷纷走出嘻嘻哈哈的美国学生,汇成一股人流流向大厅的正门,把我淹没其中。走出门一个黄色校车巴士的车队将人流又分成支流,逐渐吸收。我登上的那辆巴士是女驾驶员,亮黄蓬松的头发,一副墨镜,抹着浓艳的口红。她好奇地问我的名字。

“I am Hung.This bus stops at×××(my home address)?(我叫航。巴士是不是停在×××—我家的地址?)”

“That's the last stop.You're on the right bus.Welcome,Hung.I am Mermen.(正是我们的最后一站。你上对车了。欢迎你,航。我是Mermen.)”

我笑笑,挑了一个硬皮靠座坐下,前面的座位和我的座位之间刚好容下放脚,很拘束。美国的车子中就学校巴士没有安全带,这样的狭窄可能相当于安全带的作用。乘这辆巴士的同学陆续也都上来了。有几个吊儿郎当的学生,包括女生,走上来,一起坐在巴士的最后一排。巴士徐徐开动,突然一个刹车,Merman哈哈大笑,看着一个学生从校门前一个100-meter-dash(100米冲刺)往我们的巴士跑过来,最后喘着气登上巴士。

“Good boy,Steve.You're still on time.(好家伙,你还算按时到了。)”

“Jesus Chris.Let's go right now,Merman.(我糟糕透了。走吧,Merman)。”我往里面挪了挪身子,想他可能会在我身边坐下。他四处看了看,看到就在他左手边我旁边的空位,没坐,走到后面的一个空位坐下。校车在路上开,Merman打开巴士上的广播,调到一个乡村摇滚的频道。不一会儿,又是后面那个Steve叫起来:

“Change the **** music.Merman,change the channel.(他在不文明地讲:“换个音乐。”)”

“Steve,would you come up yourself?(Steve,你能不能自己上来调?)”

Steve真的走到前面。广播里不一会儿就唱出Hip Hop歌手50cents粗声粗气、不知所云、夹杂着骂街的唱声。我想,大家上了一天课,想安安静静回家,为什么放这样的音乐。但看他一副痞子相,谁都让着他。我看到Merman这时候在一个不必刹车的地方踩了一个急刹车,往后面走的Steve身子跌了一下。

“Watch your feet,Steve.(注意你的脚下,Steve.)”

“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Merman?Is that the way you suppose to drive?Let me show you how to drive a bus.(Merman,你在干吗?你就这样子开车的吗?我可以教教你如何开巴士。)”

接着,每个人都笑了起来。Merman哈哈大笑。车后更是有人吹口哨大叫:“There you go,Steve.(好样的,Steve)”。

就这样巴士里一路伴随着hip hop blaring(特指街头Hip-hop的喧嚣)的音乐,我回到了家。我向Merman说感谢和再见。Merman格外高兴,Enjoy the rest of your day,Hung.(祝你一天剩下的时间过得愉快。)

晚上,爸爸问我第一天上课感觉怎么样。

“在美国的高中里没有班级的概念,上完这节课就走到另外一个教室,碰到的也都是不同的同学。平均每堂课在一间30人的教室里,我一般能碰到四五个在其他课上认识的同学。国内下课铃响后老师要奔波在不同的教室之间,跟国内不同,在美国每个教室是属于某某老师,门外都有这老师的名字,教室里都会根据他教什么和他的个人口味进行一番布置。”

晚上,我躺在小房间里回忆今天所上的课程。很多感触,千言万语也讲不清楚。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新世界、新的方式、新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