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24931700000050

第50章 学习英语的成功经验的汇总(7)

·Are paragraphs divided appropriately,i.e.one topic per paragraph?Do they clearly express their main idea?Are the examples or details the student provide well governed by the paragraph's main idea without straying?(段落的分割是否合适,比如你做到一个段落只写一个次主题吗?这些次主体汇总后对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很充足的支持吗?文章中的例子和阐述是不是都扣紧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Do paragraphs have topics and concluding sentences?Is there awkwardness to the sentences or language?(各段落是不是都有开头句和结论句?行文中是否有不通顺的造句?)

·Do the conclusion clearly reiterate what was discussed in the paper?If creative,does the conclusion end the paper in an engaging way?(文章的总结陈述是否清楚地总结文章上文中讨论的内容?如果是比较有创意的结尾,文章的结论是否能吸引读者?)

·Are there grammatical errors or spelling errors?(文章中是否有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在写英语作文时,我们大陆同学把很多工夫花在把一个句子写正确,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先努力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然后再回头修改语法。因此你拿起笔来,想到什么就往下写,有时候手写得顺就写下去。一般教授、老师不会收你写完就马上交上去的英语文章,那只能作draft(草稿)。在美国,写完英语作文后,proofreading(审读文章)是老师要求学生在上交之前必须做的事,这时候你再坐下来检查整篇文章的语法。

虽然我们改语法的能力都是一流的,但往往我们语法上改正确了,可句子写的是什么意思让老外读起来却看不太懂。如果你找一个外国人帮你改文章,他改的是你的word choice(措词),the choice of sentence form and structure(造句的模式和结构)。He/she is ****** your sentence ******r,clearer and more effective(把你的句子修改的更简单明了,更有表现力)。我找美国同学帮我改作文时,他们都说我——一个中国英语教育系统出来的人——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这些方面。总而言之,我建议大家刚开头学写英语多多关注你的措词造句是不是简单明了,意思是不是讲得明白通顺。

另外当我在写paper时,我还有一招“非常”的手段。Paper写了一会儿时,我会停下来,上网随便看看英语文章。整个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会随机看上10篇左右的英语文章。常常那些文章里写的英文会让我对如何写笔下的英语茅塞顿开。另外,我会把那些本土英文里弥漫出来的英语口感和我自己文章读起来的口感作对比,方能体察到自己的文章中哪些地方老外可能会读得不通顺。看完别人写英语的方式,再回头来看自己的就有可能看破不知所云的地方。

第二,我们中国学生经常在句子结构和长度上按照汉语写作文的习惯写英语。回头随便看看书本里的句子,在打逗号时候是比较自由的。中文里,我们写东西的时候倾向于一句话里能包含很多东西,但如果把这移植到英语上不是很适合。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一个中文句子一层套一层的,翻译成英文很难。

我的一位英语教授说:英语是很拘束的语言。实际上,有效的英语表达就是尽量少用长句。写作的时候尽量用短句,约束自己每个句子里最多只用一次逗号,超过一个逗号你的句子就过长了。即使是写一个长句子,你一旦感觉要像解物理题那样在语法上组装它,这时这句话干脆不要写。其实这一点我们改正起来不是很困难,只需要把脑子里观念转变一下。

第三,刚写英语,尤其要避免写思考议论性的、思想性的或者抽象的东西。我一开始也有一个惯性,写英语作文时也像在国内学校写随笔散文那样凭着自己的感触写。在国内,咱们作文追求的是开头引人入胜,文章主体跌宕起伏,意境优美并透露出思想深度,最后结尾让人回味无穷。一开始我按照在国内写作文那种风格用英语去写很“散文”的语句,结果外国老师完全看不懂。很多大陆同学写出来的英语也是这样,如果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时往往我们中国人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但换外国人却不能理解。

刚到国外,刚写英语,对国外文化才刚刚了解,所以写作文的时候应减少阐述思想、高谈阔论。话说回来,外国学生他们自己都不经常写些很抽象的东西。我们作为英语的初学者,更要避免用英语讲很深刻的内容。因为,首先我们语言表达还不是很过关,其次我们在国外的社会还没有太多的经历,平常口语上没和别人多交流,因此一说起感受来全部都是沿袭汉语的观念,造成你和国外英语习惯的脱节。我刚到美国时,英语老师就经常说她在读我文章时都在try to understand what I am saying(试着理解我在说什么)。

打个比方,有句英语谚语是如此表达的“Prejudice and fear cause people to see demons where none exist.”(偏见和恐惧会让人幻想出不存在的魔鬼)。我做为一个从中国来的英语初学者,可能就会写成:“If someone has devil inside his heart,he will always be frightened to think there are devils in the surrounding.”(自己心里有鬼就会到处疑神疑鬼。)这句话,外国人需要绕个弯子才能理解的。

多去写些外国人一般common sense(常识),简单的议论改头换面,在不同的上下文里,能变通灵活地说一些最通俗易懂的道理就是你的胜利。当然,大家要留心我说的字眼,是在外国人生活中common sense的道理!大家请参考本书中关于怎么切入外国人的生活圈的其他章节,然后你才能知道什么样的道理对于外国人的生活是common sense的,这和我们国内一些人际交往的common sense会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