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老鬼”话新疆
24924600000016

第16章 高台民居的葫芦及其他

可以说,“葫芦崇拜”是中华大地上多民族共同的习俗。从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到迄今为止的吉祥如意祈愿;从神话故事,到现实生活,葫芦的分量,从来不可低估。

“老鬼”可以帮阁下“抖搂抖搂”,看上述所言是不是在“忽悠”人。你瞧,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张果老、寿星老等神仙,是不是都背着个大葫芦呀;云南多民族所喜爱、所擅长的一种乐器,是不是叫“葫芦丝”呀;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作家张天翼的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童话,是不是叫《宝葫芦的秘密》呀?

好了,现在请阁下随“老鬼”去一趟喀什的“高台民居”,看看那里还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儿吧。

“老鬼”称高台民居是“都市里的村庄”,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吧!因为这片高地就在喀什市中心地带,距艾提尕尔清真寺、大巴扎都非常近,四周几乎全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唯有这片足有二三百年历史甚至更“高寿”的老住宅区,仍傲然矗立在一帮时髦“小伙子”中间,丝毫不因自己的老迈、土气,而自暴自弃,自卑自叹。

这里几乎全是老土房,因坡而建,逐层加高,最多的一家竟有7层“楼”。还有“过街楼”、“半街楼”等建筑。而所有的房屋,都是平顶的。

这里的街道曲曲弯弯,没有哪一条是笔直通畅的。这里的道路还大都铺着砖头。初进这里的游人往往晕头转向,如进迷宫。而在外人看来,这里街道的名字也都是稀里古怪的……

我们还是称它为“高台民居”吧,其实它应该叫做高“崖”民居,因为这片民居是建在一座土崖上。但既已叫出,无须更改,“高台”就“高台”吧!

这里地处“两河流域”——吐曼河、克孜勒苏河流域,且下临东湖。早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了。而西域自古干旱少雨,缺石稀木。建土房是传统。

人多房小怎么办,巷子对面的两家居民可互相协商,各出些资,跨路而建“楼”,盖成后根据出资量决定哪家占多少面积——这就是“过街楼”的讲究。至于“半街楼”,不用说,那是自家的房屋面积不够了,在不影响公共交通的前提之下,接出半截来就是喽!如果谁家想搬走而把房子卖掉,可以,但必须同邻里协商好,买主属于大家都能接受的人,你才可以卖掉。房子平顶也是传统,房顶上可建厕所,可做库房,可养鸽子,可观风景,可种花草,还可晾晒瓜果、衣物……

街道弯弯曲曲,是为了减弱春秋大风的侵扰。街道铺的如果是六棱砖,表示可通行;如果铺的是长方砖,那就是死胡同,阁下最好别进去。看上去稀奇古怪的巷子名,其实都有说道,翻译成汉语,分别是“土陶巷”、“皮匠巷”、“铁锅巷”,等等,原来这里住的多是手工艺匠人。至于为什么居民不愿意搬迁,当地人们的回答是:这是块风水宝地,我们的祖先早就住到了这里,这里会给我们带来好运……信不信,由你!

好了,“老鬼”带你去转转吧。

咦,“老鬼”,你不是说这里没有下水道、自来水吗?怎么有了呀?细心的阁下肯定要问。告诉你吧,这里已经被开发成旅游区了,现在家家户户接通了上下水,重铺了砖路,维修了旧房屋,并鼓励住家户制作销售维吾尔手工艺品——尤其濒临失传的诸如土陶、绣品等等。您,可以看个够了。

瞧,那些或光着小屁股,或戴着红领巾的小家伙多可爱。他们在巷子里玩耍嬉闹,一看到我们,马上“哈罗、哈罗”地围拢过来,吵着要你为他们拍张照。阁下可千万别用胶片机拍——人家只要马上在取景框中看到自己的尊容就心满意足啦。看不到?你可就有些麻烦喽,小家伙们会非常执着地缠着你要看画面——不好脱身啊!

门洞里,三两个秀美的维吾尔少女、少妇在悠闲地绣织着花帽;土窑周围,工匠一家在忙活着烧制土陶;妇女在过街楼下漫步,鹤发童颜的老大爷、老大娘在土炕上、藤架下或哄着孙子,或闭目养神;哟,楼梯下的小洞里是什么在蠕动呢?原来是——两只羊羔;而大公鸡却肆无忌惮地跳到了桌子上,高脖大嗓地呼唤着“心上人”……一幅多么恬淡和谐的“农家”画图啊!

你再看看人家的房子、院子吧。“米玛哈纳”式的客房,中西亚的特点明显,而“阿以旺”式客厅,则显得古朴而庄重。不管多大多小的院子,总是栽满了鲜花绿草。窗台上、墙头上、房顶上、平台上,到处是一片鲜活。维吾尔人喜爱绿化、美化的好习惯,不因居住面积的局促而稍有怠懈,这里的见缝插针,多么令人感动!您注意到没有,每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至少都有一棵无花果树,小院子呢,便会把无花果树栽到盆子里。

啊哈,见到葫芦了!这里几乎家家也都栽着葫芦,藤蔓爬到平台上,爬到墙头上,爬到栏杆上,能爬到哪里就栽到哪里。阁下,知道吗?葫芦除了是吉祥之物外,还曾是维吾尔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之物呢。“新疆出门三件宝:葫芦、干馕、大皮袄。”此外,装油、装盐、装糖……就连婴儿的小摇床下,也要放个小葫芦——接“童子尿”呀!这里的人家多栽葫芦,不奇怪吧?

“老鬼”最后再问您一个小小的问题:高台民居,您只跟“老鬼”走马观花逛这么一次,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