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
24923200000177

第177章 自省照亮灵魂

◆文/佚名

陈子昂是我国初唐著名诗人。他的老家是梓州射洪(现在的四川省射洪县),幼年时他就随父亲一起来到了京城长安。由于父母平时对他非常娇惯,所以他长到十几岁时仍然不爱读书,每天只知道跟他的朋友出城打猎、游玩,要不就是四处找人斗鸡赌钱。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子昂渐渐长大了,这时他的父母才发现自己的宝贝儿子不学无术,一无所长,并开始为他的前途担忧。父母对他平日里的行为再也看不下去了,多次劝他除掉身上的恶习,潜心攻读。可陈子昂早就游荡惯了,哪里听得进去。

有一天,他在游玩途中路过一处书塾,在窗外无意中听到老师在说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是否能够享有荣誉或蒙受耻辱,完全取决于他本人的品德。品德好的人,自然会享受荣誉;品德坏的人,也自然会蒙受耻辱。一个人如果放任自流,行为举止傲慢,身上具有邪恶污秽的东西,就无法得到他人的尊敬。要想成为一名君子,就要让自己博学多才,还要经常用学来的道理对照自身进行检点。如果坚持这样做下去,你的学问和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行为上也很难有什么过失了。俗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别人能做一番大事业时总是非常羡慕人家,可是你哪里知道,人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下了一番苦工夫的!不经过自身的努力就想得到学问,那就如同缘木求鱼一样幼稚得可笑。”

无意中听到的这一番话,使陈子昂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忘记了游玩,马上赶回家,在自己的屋中反思起来,回首自己以前做过的荒唐的事情,心里追悔莫及。从那一天起,陈子昂毅然跟原来那些朋友断绝了来往,把在家中饲养的各种小动物也都放掉了,从此和书本成了朋友,每天书不离手,勤奋刻苦地学习,直至最后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

自省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使人学会自制。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不一定都像陈子昂那么幸运,能够碰到一位老师,说出一些足以打动我们内心的话。但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反思,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司马光的故事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从小就非常聪明,学什么会什么,因此很多人都称他为小神童。司马光也很得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有一天,小司马光路过厨房时,一股香味迎面扑来,走进厨房一看,原来仆人正忙着做司马光最爱吃的八宝饭。司马光一见,立即嚷着要吃。可是,八宝饭还没有做好,怎么吃呢!一个机灵的仆人笑着逗司马光说:“看到这些青核桃仁了吗?如果你能把核桃仁上的这层青皮剥掉,马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八宝饭了!”

司马光一听就乐了:“这好办,你们等着,我很快就可以剥掉!”说完,跑出厨房,坐在院子里,认真地剥起核桃仁来。没想到,这层青皮虽然很薄,但是要想剥下来却并不容易。

一开始,司马光用指甲一点点地抠,可是,抠了半天,不但没有剥出几个,反而捏碎了不少。就在小司马光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一个丫环走过来,悄悄告诉他:“公子,你只要把核桃仁放进开水里泡一下,就好剥了。”司马光试了一下,果然很灵,所以没一会儿工夫就把一大盆核桃仁都剥出来了。

看着白嫩嫩的核桃仁,司马光高兴极了,急忙拿去给姐姐看。姐姐惊奇地问:“这都是你自己剥的吗?”司马光本来想说这是丫环教他的,可又怕丢面子,就说:“当然了。”

司马光话音刚落,父亲就从旁边走过来,非常严肃地说:“光儿,我刚才明明看到是丫环教你剥的,你怎么不肯承认?”被父亲一批评,小司马光的脸顿时红了。

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这时,母亲走过来说:“光儿,你父亲说得对,是别人教你的就是别人教你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怎么可以撒谎呢!你应该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做人可一定要谦虚呀。”那天晚上,司马光就一直在房间里认真地反思自己。从那以后,他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自我反省,看看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做得不对,并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虚心向别人请教,终于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