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066

第66章 论文(21)

2指导学生在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收获,激发起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习活动具有方向性的原因。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史家目的,在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而因以增加生活之兴味;睹遗产之丰厚,则欢喜而自壮;念先民辛勤未竟之业,则矍然思所以继志述事而不敢自暇逸;观其失败之迹与夫因恶果之递嬗,则知耻知惧,察吾遗传性之缺憾而思所以匡矫之也。夫如此,然后能将历史纳入现在生活界,使生密切之连锁;夫知此,则史之目的,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非为某权力阶级或某智识阶级而作,昭昭然也。”当然,要求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不是一两堂课能解决的,而是要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在每一节历史课里,都注意加以贯彻,才能完成。例如讲述或是参观万里长城时,教师要诱导学生认识长城的修建过程,是起自战国,历经秦汉而至明朝(现今的长城许多不是秦时修的),认识它对保卫中原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所起的作用,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又如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中学世界历史课的进度正好讲到日本,有的学校文科班在讲唐朝。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唐朝时期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友人学者,在学成归国后,吸收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生产技术和文化,结合日本的实际进行运用和创新,促进了日本生产的发展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了解到鉴真和尚东渡,对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从而使学生备受教育。有的学生说:“古老的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先进的国家,近代以来落后了。我们要用日本遣唐使那样善于学习的精神,学习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加速四化的建设。”这样从历史源流上联系现实,把过去的历史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现实问题上,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行动,很受学生欢迎,使他们在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起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并进一步期待着学习的新成果,未来的期望又进一步调动起学习历史的自觉性。

谈历史课的教学语言

原载《北京教育》1981年第12期

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教学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历史现象已经过去,人民“一代跟着一代过去,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运动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祖国语言》)只有凭借语言这种最生动、最丰富的联系,才能把今人不能感知的大量史事教给学生,即使是观察文物或运用教具,也需伴随语言的讲解。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能否运用好教学语言,是能否把课讲得具体清楚、准确而有表现力的基本条件。下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体现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必须是历史的语言。这样才便于保持历史的真实性,有时代感。例如讲述西周时期,继续推行夏商以来的“井田制”,引用《诗经》里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当时大小奴隶主贵族对可以世代相传的田地和奴隶,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又如讲述中英鸦片战争时,用林则徐向洋商宣布“谕帖”中的声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终始,断无中止之理。”以表明林则徐禁烟的坚决意志。这些虽然是当世书面上的语言,但也是从当时流行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历史。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运用历史语言去讲解历史事实,而是用现代社会的某些事物、现象去解释。如:把秦朝时的“驰道”比作北京长安街的大马路,把北魏、隋、唐实行的“均田制”比成土地改革,把曹魏的“屯田”释为军垦等等。还有的教师,或言必马列,而无史料做基础;或乐道野史,而不辨真伪。这都是失去了真实性、没有时代感的语言,其结果是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都不能正确表达。

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体现历史学科具体性的特点,必须突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1要做到具体地叙述与形象地描述相结合。只有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具体的叙述,才能再现历史形象。在叙述中对某些典型历史的现象,反映历史人物本质特征的地方,进行绘声绘影的描述,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唐末农民战争起义军领袖黄巢进长安为例,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黄巢在头裹红巾,衣着齐整,刀光闪烁的起义军簇拥下进入长安,百姓们夹道瞻仰这位英雄的风采。大将尚让向大家宣布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并把钱帛分给穷人。对于百姓痛恨的皇族、贵戚和大官僚,起义军则毫不容情,立即处死。地主官僚曾哀叹:‘天街踏尽公卿骨’,‘甲、有景象、有场面,爱憎分明,阶级关系清楚,时代感强。历史生活的画面,通过教师准确、具体、生动、严密而有逻辑性的语言,一一活跃在学生眼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2描述与比较相结合。在选材时,要选用能反映史实特征的材料,进行描述和比较,认识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异同和差别,逐步深入地揭示概念内容。例如为了说明西汉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分化的情况,选用《汉书·食货志》中富者“田连阡陌……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贫者“无立锥之地……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商贾“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又如讲中英鸦片战争前后人民斗争力量的增长,很多教师都爱选用流传的两首歌谣,即:在战前是“百姓怕官,官怕洋鬼”。而在平英团、升平社学大胜英军以后,人民、洋人、官吏三者的关系变成“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以上两例,一选自官修史书,一采自流传歌谣,但作为历史语言的共同特点是,在描述中有比较,在比较中进行描述,鲜明、准确地再现了过去的历史现象。

3语言与直观教具、文物资料相结合。直观教具与历史文物资料,反映的都是已经过去了的历史知识,需要教师进一步进行讲述。例如,指导学生观察劳动工具的特征,要通过讲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幅当时人们使用工具的劳动情景——旧石器时代的渔猎采集;新石器时期的畜牧及原始农业;奴隶在田间、冶炼场所的沉重劳动;使用铁器工具的封建小农经济;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等等,使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形成历史概念。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原载《教学通讯》1981年第4期

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使学生爱好学习,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如果没有学习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当前,由于受社会上“重理轻文”的思想影响,历史课不被重视,不少学生学习历史处于被动状态。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让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生动具体的讲解史实,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历史知识是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的。为了让学生正确了解过去,教师只有把历史知识讲授得具体形象,引起学生生动而具体的意象,才能诱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推动学生自觉地、努力地学习。

、有场面的具体描述,诱发学生对史实的想象力,使历史事件鲜明起来,使历史人物形象生动起来,从而给学生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讲述历史事件,应着重于通过对事件情景与人物的描述,运用想象力和判断力,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例如讲述“淝水之战”,要通过前秦苻坚声称能“投鞭断流”,表现他进攻东晋时的骄横和狂妄;要向学生描述东晋谢安在战争时的镇定自若,谢玄的多谋善断,刘牢之的勇敢善战,朱序和东晋人民的爱国情绪和作用。用这类小故事来叙述战争的过程,阐述战争的性质和意义,寓论于史实之中,就可使一幅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历史画卷,不断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想象。学生随着事态的发展,自然地流露出憎恶、担忧、愤怒,疑惑,惊奇、兴奋、激动等不同的神色,持续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有趣味地听取教师的讲述中掌握知识。

刻画历史人物,应着重突出时代赋予人物的特点,来反映一定社会面貌。例如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对于在这次革命战争中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专政奠定基础的人物克伦威尔的性格及其仪表的刻画,就可加深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的印象和理解。有位教师是这样讲的:“在马斯顿战役扭转了战争局面以后,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国会不得不改组军队,选拔新军队的领导人。这时,国会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此人衣着朴素,态度严肃,声音洪亮,压倒全场,名叫奥里佛·克伦威尔,出身中小地主,在伦敦学过法律,后又经营过土地和牧场;1640年,作为新贵族的代表当选为国会议员;1642年,带领由六十名自耕农组成的一队骑兵加入国会军作战,以果敢决断著称。国会就选他做了‘新模范军’的将领,掌握了‘新模范军’的领导权……”新贵族克伦威尔,在严肃中包含着冷酷,果断中渗透着无情,这正是他成为资产阶级铁腕人物的条件和阶级本性。这样对人物的刻画,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既具有吸引力,又富于启发性,学生在兴味盎然中学习知识,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第二,要善于把历史现象和一定的时间、地理环境联系起来。通过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典型环境的描述,说明历史事件的前提条件及发生、发展的过程,指出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和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年代,确定这一历史事件的地理上的范畴。例如讲述到14世纪时,就可阐明为什么“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讲到15世纪初,就可讲为什么世界上这时出现了寻找新航路和新大陆的人,而这些人又首先出现在葡萄牙、西班牙这类沿海国家?讲述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就可阐述为什么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这个地方竟成了欧洲的火药库。生动的描述,具体的讲解,明确的阐析。地图、年表等直观教具的密切配合,可使这些枯燥乏味的时间、地点形象化。这样,就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于求知的欲望。

第三,要善于为学生选择能揭示历史时代的、事件本质的历史文献资料,增强叙述的具体性和充实论断的说服力,帮助学生增进史实的时代感,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和获得能力中形成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讲述秦朝严酷的刑法,引用“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说明农民大起义前夕的社会情景。讲述唐和吐蕃的关系,选用821年唐和吐蕃会盟时所竖碑文:“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彼无此诈,此无彼虞”,说明唐和吐蕃的亲密友好。通过这些原始资料,使学生感到历史脉搏的跳动,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这类原始资料,对学生来说,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引用适量,运用恰当,与有关时代的人、事、情、境有机地结合,学生就会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产生学习历史的乐趣。

第四,引用当时的诗歌、民谣,以增强叙事的形象性和真实感。如讲述1905年俄国革命中沙皇颁布十月宣言时,就可引述下列民谣:“沙皇大吃惊,颁布了宣言,死者得自由,活人进牢监。”这首民谣,有力地刻画了沙皇的恐惧心理,深刻地揭示了十月宣言的欺骗实质,暴露了沙皇残酷镇压人民的罪行,形象具体地反映出客观事实,给人以身历其境之感。教学实践证明,恰当地引用歌谣乃至民间俚谚,以简短清新、辛辣鲜明的文字,表达出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意境,可使学生感到有趣,好懂、易记,产生爱学习的情绪。

二、加强教学的启发性,再现过去的形象,激励学生自觉地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历史课是具有丰富生动内容的,几乎每一堂课都要讲“新的”历史事件,展开人类历史的“新的”场面。但是历史毕竟是过去的陈迹,为了让学生正确了解过去,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种种便利,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一,要善于抓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应该从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出发,坚持史论统一的原则,抓住教学内容中的实质问题,利用旧知识与新课题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矛盾,提出叙事中寓论断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向学生提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叫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与过去所学的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何不同,“大”在哪里?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这一提问,既从旧课中引出了新课中要解决的问题,又突出了讲课的主题和重点。问题一提出,学生就急于去探索,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第二,要善于结合现实,联系切合当前问题的历史故事、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联系现实是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或已经发展而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联系现实体现在教学法上的特点是寓联系现实于传授历史知识之中,切忌史论分离,或是单纯进行思想教育。例如讲授“沙皇俄国的扩张”时,首先追溯俄国建国的历史,并与我国在东北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的时间加以比较,指出直到15世纪中期,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还不过是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一个封建小邦,到15世纪末才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而成为独立国家。16世纪沙皇伊凡四世向外扩张时,我国已是明朝时期,当时在我国东北设置奴尔干都司进行管辖。而且早从唐朝时期起,历经以下诸朝,都在东北设有管辖的行政机构,说明东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新沙皇继承老沙皇的衣钵,企图侵占我国东北领土的野心。这样,学生从历史现象联系现实情况,从现实情况溯本追源,以古鉴今,可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