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021

第21章 学科教育学概论(21)

古云“身教者从,言教者讼”。美国学者布鲁纳在所著《教育过程》中提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认为“要懂得每个孩子心灵的活动,想通过某种特殊的方法是不可能学会这一点,这只能靠教师道德情感的修养。”这两位教育、心理学者,在这里巧合的作了一问一答:是什么样的“模范”呢?是“道德情感的修养”。古今中外的教育学者都一致认为教师的思想品德的修养极为重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师,要在各自不同的教师岗位上培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所需要的各类各级人才,就要不断提高对思想品德修养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始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贡献。

一、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

教育是专业,也是事业和职业。教学是其中的一个专业。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专业和技能,但又有着相同的教育事业的宏观目标。既传递延续和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建设国家的大业。还有着共同的专业精神,这就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终生不渝。教育,对于任何一个时代国家,都是它整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师,首要的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能树立和坚持人民教师的道德信念,这种道德信念的最高表现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指出:“马克思的学说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这也为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提高政治理论修养指明了方向。

职业道德的基本点是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的基础是理解,理解产生于了解本职工作对学生育人成才,对社会,国家作用的重要,在本职工作的实践中,看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敬业”之心油然而生。敬业所体现出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心,就是对学生、人民、社会和国家负责。有了这样的责任心,就能产生兴奋感的躁动,而积极地投入工作,加强钻研。在工作中看到学生学业、思想的进步,品格和道德的养成,学校的变化,离校学生的成就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而产生愉悦之情,在每次走进教室与学生活动的场所时,看到青春四射、勤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学生们,教师们就会自觉、自乐的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贡献出一颗拳拳“赤子之心”也就从“敬业”进入了“乐业”的世界而不自觉。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师表”而为后世取法,就在于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的精神。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职业之乐。可见孔、孟已不只是停留在“执事教,与人忠”上,而已从“敬业”达到了“乐业”的境界。自古至今“勿论中外的先贤”学者,乃至广大教师,不为物质生活所诱惑,不为外界的毁誉所动摇,从不厌倦而始终热爱着教师的本职工作,正是由于他们在理解教师工作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出于对学生、社会、国家、民族的爱,而形成教育的大爱。这也是教师们不惜“视富贵于浮云”,不惜“白首穷年”享受着澹泊宁静的精神生活。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教师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因此要求教师在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讲的一段话,虽已近百年,但对加强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仍有现实意义。她说“教师应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对共产主义的学说感到很亲切,把它当做自己的切身事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在精神方面达到最高程度。”这确是一句具有指导意义的至理名言。

二、进德修业,为人师表是成功教师的重要条件

“名师出高徒”这是广为民间流传的谚语。自古以来追求名师从学的人们难以数计。但何谓名师呢?自古至今,也有约定俗成之论。孔子教学,强调以身作则,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战国时期的《学记》对教师修养的要求是“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道德也。”唐朝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任务确定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通其业,成就其道德者也。”《北周书·卢诞传》提出对教师的要求是“经师(指教经书中知识的教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要从“执事敬”、“乐其道”、“勤于业”诸方面从事教学,加强修养,其修养内容可理解为是进德、修业、教书育人。徐特立同志在所著《徐特立教育文集》中对“经师”和“人师”所作的论述是“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因为中国过去将教经书知识的称经师,现在是教科学知识,为了容易记,所以仍袭用这个名称);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之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人师者都管。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方法,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除了是一个模范人物外,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徐特立同志对以上代代相承、不断深化有关教师修养的传世经典之论,进一步深入地作出诠释。指出要做好人师,必须勤于教师的事业,加强本身的修养,其修养内容包括进德和修业两个方面,要成为这两方面具备的模范人物。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化,对教育事业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学海无涯,教师要在新的环境下,在进德和修业上不能停步,在“人师”重于“经师”、“身教”重于“言教”上与时俱进。在这里再借花献佛送给教师们夸美纽斯的一句名言:“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教导学生”作为共勉。并要求教师做砥砺品德,陶冶心性,增进专业知识、教育理论诸方学识的修养,成为运用良好的有声讲学和无声的语言,变化学生气质的人师,并在这一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于自我教育,为人师表,走上成功教师之路。

三、教书育人,严以律己成为学生血液与德行的指导者

教书育人,首先要建立起教书育人的理念,然后在这一理念和原则指导下开展工作。前人实践、立论,并得以约定俗成的认识,在我看来应是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为学生作出榜样,得以受教成才。“严”在这里指的不只是教师要言行一致,举止行为规范,也不只是《学记》中所讲的“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应突出指的是,教师要在德学、才、识、行几方面对自己从严从难要求。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德、才、学、识,并在行动表现中不断破难攻关,在自我提高上做出榜样。“严”,还应表现在对自己的教师工作,不能只看作是为了养家糊口,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而是为国家育就英才,并乐于终生献身的事业。对待教学不要把它当做只是率由旧章,才能成巧“授人以鱼”的教书匠的行业,而要认识到这是一项必须受过严格的专门训练,不能只是因循旧章就可交待过去,而是要经过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策划,独立思考,精心安排,不断立新而有新识或创见,是“授人以渔”的专业灵魂工程师。卢梭在所著《爱弥儿》中说:教师“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是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用什么东西去教育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易烈蒂曾说:“教师之可尊贵,不仅在于他执行职务不消懈怠,而在于能够以其精神的道德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指引学生。”是故“有今日的健全教师,始有明日的健全国民”。以上几位学者和我国古今的教育先贤的论述,尽管时代不同,国家有异,民族有别,社会制度相左,信仰不一,但在教育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为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把教书育人的理念,融化在整个教育事业之中,把它作为“教育之魂”。这也是历代中外学者所倡导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自觉提高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专业、学识、才智和教学艺术。做到以专业悦人,以学识悟人,以信服人,以诚待人,以德感人,以行育人平等相处,教学相长,用自己的品行、学识、生活和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榜样的作用,成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价值判断的规范,学生学业与德行的指导者。

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文化素养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合格的知识结构与广博的文化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一是主体学科知识,指教师所担负学科教学和教室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知识。二是与主体学科相关、相邻的学科知识,如马列主义的理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相关的知识。三是跨领域的其他专科知识,如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四是文体艺术欣赏和人际交往的广泛社会知识。通过运用这样的知识结构,构成一个日趋成熟完整的体系。除此之外,还应具有教师人格、品行所表现出的文明素养,体现出的适应社会需求和时尚的身心俱健康的教育者和榜样,也就是上一节所讲的成为“人师”的师德。这也就形成了教师文化素养修养的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教师“安身立命”的指导思想。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说,“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的学说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十分完备而严整。”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原则,方法。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进入20世纪后,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随着学科综合化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和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产生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进入到一个交叉科学的时代。竞争机制的出现,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更新,并由此而滋生的社会诱惑,产生的教育教学的难题。教师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善其身、教好学,育其人,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自所教学科领域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及社会上给予的影响,都要面对现实,进行客观的、辩证的思考、体认、体验和领会,形成正确的见解,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解除困惑,展望未来。故而对于教师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既是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也是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学科的专科学识

专科学识,是文化素养的根基。指的是教师所担任的教学科目的主体知识,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学科专业知识。再是与深化主体知识的理解、见解和运作而形成的学科的专科学识。作为一名学科教师,首要的是必须精通所教的学科,对所担任学科的科目,要有扎实的功底,专精的研究,深湛的造诣。具体地讲,要对教学大纲的要旨,要求有深切的理解,对教科书的教学目标、知识范围、技能、习俗要清晰其内容;内在联系、渊源出处、补充教材乃至一些细微之处都需清楚明白;当世学科研究的进展,不同观点、主要倾向都要及时了解。如此,对教材的取舍、分析和运作,才能恰当、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着独自的见解,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表现出“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智能功底。从而立志成为所以事的学科专科所在专业富有学识的专家,把学生带入更高的境地。

三、学科的教育学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紧密相关。

“教”字古写为“”,左侧上端为“”,下端为“子”,“爻”出自《周易》,意思是“经典”,“子”字意为学子,即学生,右侧上端为“卜”,下端为“了”,是古写的“手”字,字意为教师手持教棒对学生施教。(从教育史书籍的插图中,有着中古时期教师手持教鞭打学生之状,也还能看到教师用教鞭、教棒打学生的记载,教鞭成了教师职业的标志,而当今教棒则是指示学生观看图表、板书、影像的工具。)“育”字在《诗·小雅·蓼莪》中有“长我育我”的词语,意为对学生进行培养,引申为教育。

“教育”一词,首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学》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教也。养子使作善也。”孟子所提到的教育是人生乐事,许慎则对“教育”一词阐述了它的内涵,将“教”与“育”分开定义,进一步阐析教育的目的是,教之所为,育人为善。在国外古今对“教育”一词含义的论述是“培育”、“养育”,“应当使人的教育适合于人的本性”、“教育就是引导人增长自觉”,“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等。从我国古代对“教”字的写法,历代中外先师、学者对“教育”的诠释尽管角度不同,观点亦有所异处,但有着一个共同点,即把教育视之为从社会需要出发,从人的本性出发,从周围事物经验中,用当时的道德行为观念,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培养出年轻的一代。不过通过教育在培养人和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为社会培育各类人才的教育活动中,西方更侧重教育者是为个体本能发展的需要。以上对教育一词的诠释,对教育的重要性、目的、作用、功能将应成为从事教育专业认识的起点,也应是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学识的认知基础。